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采用后轮独立悬挂系统的汽车增多,现在80%的汽车既有前轮定位也有后轮定位的要求。汽车转向盘出现抖、偏、沉.转弯后转向回位不畅.或碰撞修复以后,都必须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在碰撞修复后汽车装配允许偏差必须恢复到撞车前的水平.四轮定位也不能降低车身和底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采用后轮独立悬挂系统的汽车增多,现在80%的汽车既有前轮定位也有后轮定位的要求。汽车转向盘出现抖、偏、沉,转弯后转向回位不畅,或碰撞修复以后,都必须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在碰撞修复后汽车装配允许偏差必须恢复到撞车前的水平,四轮定位也不能降低车身和底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转向轮摆振引发的转向盘和车身振动现象,选用某型轻卡商用车作为样车,考虑悬架及转向系统干摩擦和轮胎非线性,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转向盘和车身的整车十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轮胎力选用魔术公式模型,干摩擦选用Stefanski-Wojewoda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由转向轮摆振引发的整车振动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前轮摆振诱发整车产生自激振动多极限环现象,大幅自激振动与初始激励大小相关;振动幅值随车速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干摩擦幅值增加,摆振幅值和区间都相应减小,且多环区间加大,中间过渡单环区间消失。  相似文献   

4.
汽车操纵轮的自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操纵轮自振的特征有些车型存在着操纵轮的摆振问题,表现为在汽车直线行驶时,操纵轮(一般是前轮)以一定的振幅和频率绕主销轴左右摆动,并进而导致车身的晃动,一般称为“汽车摆头”。汽车操纵轮的摆振,破坏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降低了汽车的使用安全性;使转向系统增加了额外负荷,加速转向系和轮胎的磨损。因此,解决汽车操纵轮的摆振问题,是汽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汽车操纵轮的摆振,按其振动性质和表现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强迫振动性质的高速摆振,一是具有自激振动性质的低速摆振。  相似文献   

5.
汽车主动悬架和四轮转向系统的耦合分析及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转向动力学子模型、悬架动力学子模型以及考虑两者耦合效应的综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悬架系统主要通过轮胎动载荷引起轮胎侧偏力变化,从而引起转向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而转向系统则主要通过离心力影响簧上质量的侧倾运动,从而引起悬架运动特性发生变化;主动悬架与四轮转向协调控制系统在减小车身侧倾和前轮垂直载荷波动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车辆横摆响应和质心侧偏角响应.  相似文献   

6.
控制赛车.其实就是控制“重心转移”。说得通俗些,当赛车转弯时.通过合理的刹车、转向、加油、换挡.使车身重量转移到不同的轮胎.使不同轮胎与地面产生不同压强.形成抓地力差.例如前轮抓地力大于后轮.外侧轮抓地力大于内侧轮.从而使赛车进入“循迹”状态.实现顺利转弯。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线控四轮转向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全方位移动电动汽车的线控四轮转向系统转向模式。四轮能实现±90°偏转的四轮转向技术,可实现任意角度的平移,绕任意指定转向点转向以及进行原地旋转。运用Simulink软件建立四轮独立转向模型,分析了所设计的四轮转向控制算法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车身侧倾对转向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对转向系统通常采用的参考模型进行修改,并探讨了轮胎侧偏刚度和车速对参考模型横摆角速度的影响.得出结论为,轮胎侧偏刚度对参考模型的横摆角速度增益有较大影响:前轮侧偏刚度的降低使横摆角速度大致成比例地减小.利用最优前馈和反馈控制方法,提出了四轮转向变增益跟踪控制策略.采用非线性半经验轮胎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增益跟踪控制策略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有重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轮轮心与车身相对位移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车轮轮心相对车身位移的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以通过测量螺旋弹簧应变来获得轮心相对车身位移的试验方法,并在东风试车场对该试验方法进行了实车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转向轮摆振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汽车转向定位、转向轮失衡、轮胎特性等技术参数变化对转向轮摆振的影响,提出了防止转向轮摆振的具体措施 。  相似文献   

11.
汽车四轮转向运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汽车四轮转向的转向特性 ,概述了四轮转向运动规律 ,分析总结了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 ,指出了四轮转向系统所面临的困难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四轮转向技术(Fourwheel Steering)并非全新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的本田Prelude轿车、马自达602轿车及GM Blazer XT-1概念车都曾经应用了四轮转向技术.对于这些原本灵巧的紧凑车型而言,四轮转向技术在改善转向性能方面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韩海兰 《上海汽车》2021,(10):30-36
制动行驶安全性是汽车安全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针对某车型的高速制动行驶跑偏问题,基于TRIZ理论,对车辆制动跑偏现象进行因果链分析,同时结合CAE仿真分析、主观评估及客观测试“三位一体”的评估方法,对路面、车辆配重、轮胎、悬架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身界面点尺寸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发现其中主销内倾角、控制臂前衬套硬点位置、控制臂后衬套刚度和左右轮制动力转向角差异对制动跑偏的敏感度较大。考虑到项目时间节点,确定了调整四轮定位参数范围、控制车身制造工艺公差和增加管路压力主动控制系统3个解决方案。文章对制动跑偏问题的研究过程及结论可为后续其他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多连杆悬架与双横臂悬架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某轻型客货两用车双横臂式前悬架系统为多连杆悬架系统,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该双横臂与多连杆前悬架及转向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轮跳方法、加载地面制动力和侧向力方法,对两种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与弹性运动学特性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连杆悬架对车身的侧倾和纵倾、车轮定位及顺从转向效应等都比双横臂悬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工程机械新型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4轮转向试验平台的转向原理,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4轮转向各个工况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结果表明,4轮转向比传统的2轮转向稳定性好,转弯半径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当前四轮转向技术的发展程度及控制策略,结合电控转向技术的应用对四轮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利用ADAMS软件对国内某前轮转向轿车的后悬架进行改造,建立具有主动悬架与四轮转向功能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在考虑了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和轮胎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了汽车在不平路面弯道性能试验,揭示了汽车在悬架和四轮转向综合控制下的动力学特性,为四轮转向车辆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保证汽车转向车轮作无横向滑移的直线滚动,要求转向轮外倾角和前束有适当配合,转向轮外倾角产生的外张力与转向轮前束产生的内向力相互抵消,以保证转向轮朝正直方向行驶。当车辆使用过程中转向轮外倾角和前束发生变化,两参数的平衡被破坏时,转向车轮就会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将产生侧向滑移现象,称为转向轮横向侧滑。  相似文献   

19.
轮眉半粘接结构为一种全新的SUV轮眉连接方式,新的连接方式给生产过程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在项目初期解决轮眉开胶问题,基于鱼骨刺图,详细梳理了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试验,筛选出主要原因为车身凹扣热熔胶鼓包、轮眉及车身对手件的尺寸偏差、粘接表面清洁与粘接工艺不当等因素。针对主要问题,改进相关零件结构设计、优化零件尺寸、完善表面清洁与粘接工艺,快速解决了轮眉开胶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四轮转向较之常规的前轮转向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论文针对汽车四轮转向的操纵稳定性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四轮转向控制策略,实现汽车不同车速下的四轮转向控制。确定了二自由度车辆转向参考模型,进行低速时前后轮转角比例控制,高速时根据参考模型和实车横摆角速度、横摆角速度偏差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进行前后转角控制。应用Car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搭建了仿真模型,编写了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策略使汽车四轮转向相对前轮转向有效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