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良杰 《公路工程》2010,35(2):78-80
桥梁洪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在桥位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避免桥梁水毁,保证桥梁在设计标准洪水频率下安全运营,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水文计算加以重视。由于水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水文资料的获得相对有限,据此资料来推求大、中桥洪水设计流量时,因采用不同的理论及方法很可能得到差异较大的结果。结合参加浏醴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经验,针对浏阳地区水文、水利的特点,基于浏阳河大桥的桥位设计,探讨了桥梁洪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笔者接触到桥梁溃坝水文计算,应用《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以下简称《桥位规》)时发现若干问题,商榷于后,供交流参考。一、桥位处的溃坝流量《桥位规》7.4.2条中,位于非永久性水库内的桥梁,应按溃坝情况验算。溃坝后库内桥梁的桥下流量按图-1所示的图式计算  相似文献   

3.
以金沙江流域关河大桥的桥型方案比选为例,介绍了桥位设计流量、主跨最小长度、最高洪水位及最低桥面标高的计算与确定方法;依据项目的功能和特点确定了比选原则及可供比选的桥型,同时结合桥位水文、地质条件,对连续刚构桥、箱型拱桥等大跨径桥梁在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等经济技术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出最佳桥型方案。  相似文献   

4.
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是黄河干流上濒临入海口的最后一座特大型桥梁,桥位河段水文条件十分复杂。该文论述了桥位河段设计流量、水位、河道冲淤、防凌、通航要求和小浪底工程的影响等桥渡水文要素和桥梁设计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道路设计过程中的桥梁和涵洞布设需要满足防洪要求,构筑物设计前必须经过桥涵水文计算, 其是确定桥梁跨径、 涵洞孔径的基本参数之一。桥涵水文计算前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进行现场洪水调查, 获得流域的汇水面积。汇水面积一般在实测地形图上根据分水岭勾勒, 但项目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前期方案阶段,很难获得大比例的地形图。网上的卫星地图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之一,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 结合某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 利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暴雨推理法,计算暴雨流量, 并以某桥跨布设进行过流断面复核。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公路桥梁设计频率洪水推求的重要性,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有洪水观测资料与无洪水观测资料进行桥梁设计洪水流量计算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以间接法确定设计流量时,与桥涵水文工作者的经验、调查分析工作的深入细致程度关系很大。在使用上还有实际困难,所得结果往往精度不高。近年来,我们用我国多年平均洪水流量模数及其参数进行大、中桥设计流量的计算。这一方法不会因经验不足而造成大的差误。它是基于对一些河流观测到的洪水资料的分析,找出其中流量与某些参变数的关系,再应用到条件类似的河流中去。若在同一地区内,气候条件相似,汇水区内的土壤条件、地表植物情况都相同,则洪水流量只与汇水面积的某些几何数值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西藏日喀则地区一小流域处拟建的桥梁为工程背景,通过水文分析,确定桥址处设计洪水流量,然后利用经验公式和形态断面法,结合桥址处断面图,计算出设计洪水位,进而推算出符合实际的桥梁孔径、桥面标高及冲刷深度.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是全国31个、全省5个的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为做好城区南淝河河道超标洪水情况下的重点跨河桥梁防洪应急工作,确保跨河桥梁处于安全受控状态,首先对合肥市进行近70年来的降雨特性分析及洪水规律分析;然后对跨河桥梁防护设施进行风险调查;最后进行3座重点跨河桥桥址处的水文要素调查分析、防洪空间状态分析及洪水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最终确定桥梁是否满足防洪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跨河桥梁防洪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高等级公路K5 1 470跨河桥桥位变更设计为例 ,对桥位变更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桥位选择、水文计算及桥孔净长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娄廷会 《中南公路工程》2011,(4):106-108,123
简要介绍了一座多跨连拱景观桥的结构设计。为实现业主墩顶空腹区不设立柱的全透空景观要求,笔者对拱上建筑的结构形式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并最终找到既满足景观又满足受力的合适形式。同时介绍了该桥具有一定特色的主拱圈和深基坑推力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强夯置换法在高原重盐渍土路基施工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万频 《中南公路工程》2011,(5):108-110,114
在青海格尔木盐湖地区察格(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但通过科研、设计、试验、施工、检测等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果。主要通过阐述该地区盐渍土特性和成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简单介绍了盐渍土的防治方法和强夯置换法施工原理,介绍了该路段路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参数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及载荷试验检测证明: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处理高原重盐渍土地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目前沥青路面在层间粘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规范设计计算方法中将沥青路面层间粘接状态全部采用完全连续不妥,并根据工程实际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粘接状态,提出了滑动系数取值表,并分析了考虑不同结构层层间粘接状态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常存在明显的偏压,一般在偏压洞口明暗交界前方设置明洞。为减少开挖量,偏压侧临时边坡往往较陡,受降雨或施工扰动易产生失稳滑塌。针对隧道洞口临时边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反算边坡力学参数,并进行边坡破坏模式特征的探讨,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与防护以及现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五里墩长大隧道的施工,围绕"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开挖平行流水作业法",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方法、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组织与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形成了浅埋粘土砂土小净距段快速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存在的高温车辙病害现象,研究了以粗集料CBR值确定粗集料比例、以矿料间隙率确定细集料比例,根据沥青混合料所处不同结构功能特性确定粗集料设计密度的适合于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抗车辙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吕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05-107,111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8.
T梁预应力智能张拉精细化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前松 《中南公路工程》2011,(4):155-157,169
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采用智能张拉能够解决传统张拉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节约投资,正在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树根桩技术在重力式挡墙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公路麻石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洛阳铲灌注桩群桩基础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采用树根桩加固技术进行处理,先对这种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的原理与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了加固设计计算,给出了树根桩加固设计方案与相应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经树根桩加固处理后,该工程挡墙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多数单位均按照现行技术规范[1]的要求,对所拟定的几家集料供应场所提供的集料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从而择优确定集料。研究发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集料,其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表现出的性能,并不完全与其物理力学指标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进行集料的选取时,不能仅参考集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确定。最终集料的选取与否还是应当取决于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