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19日上午,“海巡152”、“碧海一号”、“惠港拖一”等8艘船舶突然在大亚湾海域集结,火速驶往惠州港东联壳牌码头水域,紧急处置中海壳牌公司T805储油罐泄漏入海的15吨化工原料油!现场围控警戒、布设围油栏、探测油气浓度、喷洒消防水、抛洒消油剂,一场声势浩大的海上溢油清污行动紧张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域环境的恶化和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高度关注,水域清污技术领域正在迅猛发展。为了降低传统清污作业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提高清污效率,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水域中污染物的识别进而做到自动清污,已经成为各国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水域污染物的种类、特点与识别难度,综述了水域污染物识别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固体污染物识别装置与液体污染物识别装置的识别原理与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防污     
《中国海事》2010,(8):80-80
天津海事局清污船舶积极参与大连湾溢油清除工作 “7·16”事故造成大连附近海域大面积污染,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交通系统所属力量要全力开展清污工作。18日19时48分,天津海事局指派正在龙口港执行航标作业的“海标11”轮,即刻从龙口航标作业现场赶赴大连,支援辽宁海事局开展海上溢油清除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海难事故中,海事主管机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行动,相关作业费用属于清防污费还是救助费,常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根据作业目的划分清污费用和救助费用。该规定源自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索赔手册》,是确定救助费用能否作为一项污染预防措施费用在油污基金中获偿的原则。然而,理论界对上述原则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实务中也有法院将其作为区分救助法律关系和清污法律关系的标准。从梳理该原则的起源入手,分析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9,(12):48-52
通过分析船舶油污事故中强制清污行为的属性,梳理清污行为中涉事各方的法律关系,总结强制清污费用属于民事性质债权的原因,提出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的对策建议,包括由海事部门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规范代履行的流程、加强对清污行为的监督、设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针对强制清污费用的先行支付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组织(IOPCFUNDS)依据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相关公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在缔约国发生的大部分船舶油污染事故都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赔偿。但是,我国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不得不面对的局面是“谁清污,谁吃亏”、“谁受害,谁倒霉”,污染清除单位得不到及时的补偿,油污受害人得不到合理足额的赔偿。为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7.
“7.16”大连新港溢油事故是建国以来大连市最严重的溢油事件.事故发生后,政府积极利用遥感技术对油污信息和清污效果进行了监测.环境小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星座,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基本满足油污清除需求.在溢油应急期间,尽管天气条件比较恶劣,环境小卫星依然获取了6景影像数据,有效地掌握了油污分布和清污情况.随着环境小卫星星座的最终建成,完全可以胜任包括溢油监测在内的众多环境灾害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8.
“桑吉”轮所载货物凝析油,不属于《1992年责任公约》所调整的“持久性油类”范畴,此外其还装载有1900余吨船用燃料油。该案作为世界上首例“凝析油”油船海难事故,因此导致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并不明朗,适用不同法律可能导致相关方赔偿责任限制差异巨大。探究“桑吉”轮案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不仅有助于满足我国现实司法需要,更可为我国乃至世界处理此类油污损害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文中将从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角度,对“桑吉”轮油污损害赔偿问题可能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1,(11):22-23
10月5日,一艘载有1700吨燃油的“雷纳”号(Rena)货轮在新西兰东部的奥兰加海港触礁搁浅,随即约有50吨油溢出,油污长达5公里。新西兰环境部长尼克·史密斯称.这是新西兰近10年发生的”最严重的海洋环境灾难”。  相似文献   

10.
7月16日,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区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起火事故,引发大量原油泄漏入海,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大连市委、市政府指定辽宁海事局作为海上清污工作的指挥部门,迅速组织开展海上清污行动,把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失降到最低。经过九天九夜的连续奋战,海上清污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此次事故暴露出了我国在重大水域污染事故应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水域污染应急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为防治海上油污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正加快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船舶防污体系,并从“防、治、赔”三个方面开展船舶溢油防治工作。在事后索赔中.清污费用是否可得到优先赔偿.污染责任人是否可因此享受责任限制.也被诉讼双方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剑 《珠江水运》2012,(17):48-49
2012年9月26日上午10时,惠州海事局指挥中心"12395"海上报警电话急促响起,值班工作人员接到报警电话:一艘正在大亚湾马鞭洲航行的货轮与渔船发生碰撞,两名渔民落水,货轮油舱破裂并引起火灾,油污正向惠州港方向飘去,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将严重污染周边海洋的环境。情况万分火急!"‘海巡152’船现指定你船为马鞭洲现场指挥船,迅速前往现场指挥清污。"在一声果断的命令之后,"惠州  相似文献   

13.
刘昌江 《珠江水运》2002,(10):21-21
9月4日下午,在广州沙角水域15号锚地,一艘长230余米、装载7700余吨燃油的希腊籍船舶“OLIMPIC SERENITY”轮出现严重走锚,最近时距离16号锚地过驳的“国航”轮不足200米、离29号灯浮不足100米!造成正在卸油给“森洋”轮的“国航”轮作业中断,两轮被逼离开作业锚地。后经广州海事部门7个多小时的全力救助和协助,在多次移回原锚地仍不能阻止走锚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最后只得改抛沙角17号锚地。 9月4日下午1点20分左右,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值班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监控着辖区交通安全,突然,值班员发现沙角海事处水域15号锚地的“OLIMPIC SERENITY”……  相似文献   

14.
根据美国《油污法》的有关规定,所有超过300总吨的船舶(政府公务船舶和无推进动力且未载运原油、燃油及危险品的驳船除外)前往美国所有的水域都需要办理美国油污财务担保证书。本文针对办理非油轮船舶油污保险证书为例,简单介绍美国油污证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海事机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中的职责定位,划分船舶油污清除中可能产生的三种情形,依据法律规定明确海事机构职能,形成自行清污不越位、组织清污不缺位、强制清污不错位的法律定位,进一步明晰海事机构职责边界,为海事机构全面履行清污职责、有效减少履职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受害者的权益,介绍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事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将移动式钻井平台纳入中国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范围的可行性并提出实现途径。扩大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范围的意义:有利于我国油污基金目的实现;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及时开展清污,减少油污损害。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04,(8):48
中国船级社2004年7月21日下发“关于巴拿马运河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要求即将生效的通告”的通函,通函全文如下:巴拿马运河当局于2004年6月4颁布了“巴拿马运河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要求”。该要求旨在保护巴拿马运河水域的公众安全、环境和避免过巴拿马运河船舶的溢油事件。巴拿马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日12时20分许,中国籍“千岛油1号”轮(载重吨3980吨)装载3800吨重柴油(比重略大干水)出大连港驶往广州。在大连港油轮锚地与马来西亚籍集装箱船“川崎凌云”轮发生碰撞,“千岛油1号”轮右舷5号舱水线以上破损,洞口约10~12m^2,约有30吨货油溢出,污染了水域(经过提炼的重燃料油难以回收,更难以蒸发和分解.对海洋生物的损害远比原油严重)。为避免破损洞口继续溢油造成更大污染,  相似文献   

19.
文中专题分析2009年MAI(POL公约附则I修正案“关于防止油轮间海上货油过驳期间造成污染”的履约要求和我国海事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全面履约和实现对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油船间货油过驳作业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迅速发展,铁矿进口量逐渐增加,主要由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东南亚诸国进口。而进口铁矿石“缺斤短两”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时,每航次货物短少数干吨之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