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国海军的装备研制和技术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旅洲”级、“旅洋”Ⅱ级防空驱逐舰,“旅洋”Ⅰ级和“江凯”级、“江凯”级改型新一代多用途驱护舰的服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研制能力和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跨越式的提高,明显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某些性能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同型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1991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加入现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具备防空能力。2002年,外媒不断传出中国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下水的消息,并且刊登了舰艇上安装中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的局部图片,由此引发了对迅速提高中的中国舰队防空能力的极大关注。与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每种舰艇都有与作战思想相配套的系统,由于近年来新军事思想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围绕中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系统配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第一种水面舰艇,051型驱逐舰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及作战能力的提升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现代化、走向远洋的开始。虽然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新一代大中型驱护舰的陆续服役,昔日作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中坚力量的051型驱逐舰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但是051型驱逐舰却并没有因此被淘汰,在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并经过现代化武器升级后仍有较多数量的051型继续驰骋在中国的万里海疆。而当051型驱逐舰未来在中国海军装备序列完全消失时,则预示着中国海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区域控制、威慑能力也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在70年代“旅大”级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只有4艘“自豪”级和2艘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这就是一个大国海军所有的重型水面舰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国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6610型火炮护卫舰,该级舰也称为“江南”级护卫舰。这是中国首次尝试自行设计大型作战舰只,目的是为替代越来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战舭做准备。中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没有任何办法从国外获得装备以更新破败不堪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新型舰艇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舷号为170、171以及舷号为115、116的两型驱逐舰。人们关注的热情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第一种专用防空驱逐舰。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构成上的空白。同时它们的建成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海军长期缺乏可靠、有效的海上区域防空手段的问题。对提高中国海军在中、远海的独立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内看,在同一时期发展两型功能相似的大型防空驱逐舰是非常少见的。而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海军。为何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同时建造两种专用防空驱逐舰.的确令人感到十分迷惑。而且.这两种防空驱逐舰虽在主要功能上相同。但在很多设计和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却存在有诸多区别。这种差别不仅直接影响到两者在防空作战中的效能和作用。同时也对各自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起龙襄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猎豹"级护卫舰是越南海军水面舰艇重要作战力量。论文阐述了"猎豹"级护卫舰在俄罗斯的发展建设情况及五种型号的装备配置,详细分析了越南引进的"猎豹"3.9级护卫舰武器装备性能和特点,并结合越南海军水面舰艇作战使用指导思想,研究了"猎豹"级护卫舰对海、对潜和防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海军的整体面貌和作战能力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这十多年间,几型国内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驱、护舰更是让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其中,“旅洋”级多用途驱逐舰在整体技术水平、吨位、作战能力、自动化程度及协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上一代“旅沪”级,达到或接近了国外同类舰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装备序列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导弹驱逐舰,它不仅在外形上与第一代旅大级有着明显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舰上的雷达、武器、动力、电子战设备方面也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整体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该型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整体作战实力的增强,在大、中型驱逐舰的设计建造能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了中国海军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被国外称为旅沪级的导弹驱逐舰。相对于第一代旅大级驱逐舰,旅沪级可以说没有任何继承性,全新的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的应用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使其在技术层次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第一次在一艘中等吨位驱逐舰上布置了如此复杂而繁多的新型系统,其中很多技术的应用填补了海军装备中的一些空白,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荷兰“七省”级护卫舰、英国45型驱逐舰、德国F-124级护卫舰、西班牙F-100型护卫舰的入役以及法、意将在2010年前服役的“地平线”级通用护卫舰,欧洲各传统海军强国的新一代驱护舰艇均已到位。对这些新型舰艇稍做比较就可发现,欧洲各国不约而同地将新一代水面主战舰艇锁定在6000吨以下的中型防空驱护舰上。很显然,他们都认识到各自海军舰队最大的缺陷所在——舰队区域防空力量的严重缺失。上一代欧洲国家驱护舰艇的防空武器,不管是意大利的“蝮蛇”,法国的“海响尾蛇”,还是英国的“海狼”都只具备点防空能力(英国42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海标枪”虽然名为舰队防空导弹,但其实际性能难担此任),其舰队防空任务往往仰赖美国人。伴随着新世纪欧洲各国国防战略的转变,欧洲国家开始寻求独立远洋作战能力,这为欧洲新一代防空驱护舰的研制铺平了道路。实际上,欧洲国家早就在致力于这方面的技术发展,90年代末法国研制的“紫菀”防空导弹是欧洲在这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但是舰队防空系统(先进中远程防空导弹+相控阵雷达+作战指挥系统)不仅仅是一型导弹就能解决得了的。因此,迟至新世纪初,欧洲各国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在解决相控阵雷达技术和系统整合方面,欧洲各国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形成了4种防空系统瓜分欧洲  相似文献   

13.
为对付反舰导弹和飞机的袭击,防空型驱逐舰逐渐成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主力作战舰种。从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到德国海军的F124型“萨克森”级、韩国海军的KDX-Ⅲ级、英国皇家海军的45型“大胆”级驱逐舰等,无不把防空和反导作战作为其主要使命。虽然这些舰艇都是新近出现的或是正处于研制之中,但防空型驱逐舰这个名称却并不新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就审时度势,根据实战需要研制了一款专司防空袭作战的驱逐舰--“战斗”级防空驱逐舰,它可谓防空驱逐舰的先驱。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投入都不会违背经济学原理,必定是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情况下,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效率。海军的投入是庞大的军事开支,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更为重要。中国海军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效能的作战体系,其中水面舰艇是发展的重点。中国早期的海军舰艇发展计划立足于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海军装备技术一旦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战略战术体系就将出现革命性的飞跃。然而,其中不免有些悲哀,那些我们几十年来所熟悉的舰艇,很可能会承载着“少年“时期的风华和年轻时代的强悍而最终成为历史的记忆。“江湖“级系列护卫舰就是首当其冲的代表。从1975年至90年代初,中国海军总共建造了“江湖“级系列护卫舰30余艘,这是中国海军最庞大的水面舰艇型号序列。这型护卫舰首舰510号于1975年12月28日正式服役,至今已发展了三种改型。然而,022近海快速攻击艇以及更大的“江凯“系列新型护卫舰的服役,却使“江湖“级系列护卫舰大部分面临着淘汰和更新。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宙斯盾”(中国台湾称“神盾”)作战系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攻防兼备的全天候、全空域舰载防空和反导弹系统。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舰艇摇身一变就成为具备强大防空作战能力的超级战舰,是远洋舰队的防空支柱,也是世界箨国海军的梦想。中国海军不十落后奋起直追,被外界广泛称为“中国神盾”的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已存2003年4月下水舾装,而且好戏连台,另一种被称为“中华俄式神盾”的新  相似文献   

16.
衡量现代水面舰艇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它的攻击火力,还要看它的自我防御能力。只有增强舰艇战时在高危海区的生存性能,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打击效能。防空作战能力是水面舰艇关键的防卫能力之一。考察世界各国近年来下水服役的新舰和在研的各种未来型舰艇,无论大国海军还是中小国家海军,都把增强舰艇防空反导能力放在显著位置,为舰艇装备大量的不同射程的防空导弹系统。其中舰载近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舰艇防御,被誉为水面舰艇的“贴身卫士”,担负抗击低空来袭飞机和反舰导弹的重任。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母舰的安危。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前不久举行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展上,俄罗斯突然展示了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9000吨级重型驱逐舰的3D图片,使得该级舰一下子成为该届防务展中最为人注目的亮点。 9000吨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装备有强大的火力打击系统、防空和反潜系统、作战指挥系统、搜索和目标指示系统与通信和防护系统,可以对水面舰艇、岸上设施实施导弹攻击,支援登陆作战,还可以实施反潜作战。该舰技术先进,用途广泛,隐身性好,作战威力大,被称为俄罗斯海军“21世纪第一舰”。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发展,现代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系统已经形成包括舰队航空兵在内的远程、中近程和末端等多层作战体系。不过,以驱护舰为代表的一般水面舰艇吨位和尺寸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射程的防空武器均集于单艘舰艇,即使给单艘战舰装上足够多的设备和防空武器系统,其实际作战效能也难以产生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遂行战斗任务能力的考核评估一直是基地化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论文以防空反导训练科目为样本,在特定训练环境构设下,从实际作战效能出发,研究水面舰艇综合防空作战能力的评估方案,构建水面舰艇防空作战能力评估要素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按照定量考评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考评思路,采取确定单元权重、计算层次权重矩阵、评估末级要素得分和进行综合评判的步骤来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提出的模型在基地化训练中得到实际应用,对建立水面舰艇防空作战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