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抗车辙性能相关关系的研究,提出控制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成型空隙率(压实度)的重要性。根据实践经验,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施工情况,提出控制好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空隙率的因素很多,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以及理论最大密度决定着空隙率的计算值,室内装料操作程序影响着沥青混合料密度的测定。本文通过不同装料操作方法,室内旋转压实成型试件,结合APA车辙试验,分析旋转压实装料操作对空隙率和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补充完善了旋转压实装料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沥青路面压实质量,介绍了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沥青混合料在碾压阶段温度分布状况,并通过钻芯取样得到检测点压实度和空隙率,从而验证红外热像仪检测的有效性,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和压实度、空隙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红外热像仪可有效检测沥青混合料在碾压阶段的温度分布,反映路面压实状况;红外热像图谱亮度高区域对应路面压实效果不佳,路面存在压实不到位或碾压遍数不够等问题;碾压后温度与压实度和空隙率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2 3和0.959 9。  相似文献   

4.
卢永贵 《东北公路》2000,23(2):21-23
本文讨论了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空隙率参数,试验验证了各种密度指标在分析混合料的空隙率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简单有效的确定温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根据Superpave体积指标设计思想,提出采用试件的体积指标控制温再生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在最佳沥青用量的基础上,测定不同拌和、压实温度下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设计空隙率确定压实温度,并进行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40%RA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为4%时,拌和温度可降低至155℃,压实成型温度可降低至140℃,在此拌和、压实温度条件下,温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温度对压实施工非常重要。沥青面层功能优劣、是否产生早期破坏以及使用寿命长短,都与混合料压实后的空隙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沥青混合料抗冻性能差问题,结合表面自由能理论对低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了设计,研究了低温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并分析了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及空隙率对抗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与环境温度、击实次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有效改善混合料抗冻性能;最不利空隙率为8.3%,临界空隙率为12%;LB—13级配初始强度及抗冻性能均优于AC—13级配。  相似文献   

8.
任晨 《上海公路》2020,(2):10-12
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排水降噪的功能型路面,其骨架空隙的结构使其具有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的性能特点。现研究了排水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了空隙率、压实度、分块施工对-13排水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损失、动稳定度、扭转飞散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隙率偏大和压实度不足,都会降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飞散和抗车辙性能,分块施工造成的冷接缝不利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扭转破坏性能。因此,应加强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率设计和压实度控制,尽量减少施工冷接缝。  相似文献   

9.
对铺筑厚度在30~70 m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C,采用常用的两种施工工艺压实.建立了现场取芯试件空隙率和路面厚度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厚度增加,空隙率先减小再变大.得出了不同工艺的以空隙率最小的AC-13C压实最佳厚度和设计现场空隙率下的适宜压实厚度.  相似文献   

10.
卢超  刘化学  刘强 《路基工程》2012,(4):98-100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测试是沥青路面性能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针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分析了探地雷达(GPR)在测试介电常数中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空隙率与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采用探地雷达测试沥青路面介电常数来反算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Marshall与Superpave设计方法中的沥青混合料(HMA)不同压实工艺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是建立基于交通量与空隙率(密度)的沥青混合料击实次数Nm与旋转压实次数Ns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中,压实次数关系的建立采用两方面技术标准,即交通量(ESAL)标准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或密度标准,通过不同国家(中国,美国,日本)试验数据及规范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基于交通量与空隙率(密度)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压实次数的关系,即Marshall的击实次数2×75对应Superpave的旋转压实次数80~100。在此基础上,考虑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研究结论建议采用Marshall的击实次数2×75对应Superpave的旋转压实次数100作为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实验室压实次数,提出了中国HMA的Superpave旋转压实次数Ns建议值。同时,对于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的体积及强度性能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改性剂SBS掺量、油石比、压实度及空隙率几个施工关键技术参数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SBS的掺入能够大幅提升其抗车辙性能,压实度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呈正相关,当沥青混合料具有最佳的油石比和合适的空隙率时,其高温抗车辙性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高涛涛  张金雷 《中外公路》2011,31(4):233-238
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集料颗粒间的距离减小,空隙率降低.可通过测量热拌沥青混合料试件横断面内部颗粒间的距离估计其压实度.为此,在级配及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已知的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技术会生成一条校正曲线.用混合料的设计信息(级配、沥青含量、空隙率)模拟出热拌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二维横截面.应用测定邻近颗粒间距离的方法如D...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学习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高性能沥青路面研究成果,论证了集料级配组成控制点和禁区的重要性,提出了统一的集料组成建议值表;论证了以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4%作为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并在解决了集料有效密度和压实代用方法后,提出可供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体积配合比的计算法,论证了以空隙率为7%作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害试验制样标准的合理性,建议引用他们的试验法,文中并建议空隙率≤7%可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以代替压实度  相似文献   

15.
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都是主要基于体积参数,但是这两种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均很大程度上受试验室压实方法的影响,该文主要评价压实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方法包括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两种试件尺寸)、法国旋转剪切压实机(PCG)压实法以及LCPC法国碾压机碾压法。对压实方法、试件尺寸和旋转压实次数对空隙率和最佳沥青用量、力学性能、永久变形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在中、重交通下,对于公称最大粒径≤12.5 mm的沥青混合料,推荐采用直径100 mm的SGC试件;如果旋转压实次数小于该文采用的100次,则建议采用直径150 mm的SGC试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温拌再生技术,利用GTM设计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设计并确定拌和与压实温度,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随压实温度和旧料掺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温度(100℃、110℃、120℃、130℃、140℃)、不同旧料掺量比例(0%、20%、30%、40%、50%)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压实温度的提高而减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GSF、旋转稳定值GSI随着压实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压实温度一定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旋转稳定值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旧料掺量在40%以下、压实温度在100℃~140℃范围,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Superpave混合料施工压实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伟民 《中外公路》2007,27(5):188-190
Superpave混合料沥青含量偏少,施工时难以压实,因而造成空隙率偏大、路面渗水、耐久性降低等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有的州已采取降低压实功能、减小设计空隙率等措施,以增加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因此需要对Superpave设计方法继续研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仅采取"高温强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封口膜密封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通过与常用空隙率试验方法对比,分析表干法、蜡封法、水中重法以及封口膜密封法的优缺点。封口膜密封法操作简单、对试验设备要求低,可以方便地测出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空隙体积对试件空隙率影响较大,封口膜密封法得到的空隙率比蜡封法大,数据的变异性比蜡封法小。  相似文献   

19.
从施工角度就如何减小沥青路面现场空隙率提出了减少离析,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加强压实,减少现场空隙率等几点技术措施,对沥青面层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袁传泯  杨锐  聂堂鸿 《中外公路》2011,31(1):217-220
精确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尽管现有许多方法广泛应用于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但是这些方法对空隙率较大、吸水率较高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所得的结果仍难以令人满意.笔者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常用的传统测定方法与新型测定方法的原理、误差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