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齐  孙棣华 《ITS通讯》2004,6(3):35-37
针对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对多源信息集成的实际需求,在介绍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基本原理、特性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采用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作为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集成的支撑平台,给出实现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讨论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独立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在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以及数据融合挖掘等方面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共用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平台各模块的功能。该共用信息平台在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的集成上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独立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在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以及数据融合挖掘等方面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共用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平台各模块的功能。该共用信息平台在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的集成上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交通信息化、智能交通共用平台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综合平台的概念.指出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从智能交通共用平台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综合平台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研发了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预警系统。基于国内交警部门对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预警系统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网络结构和功能结构;采用Oracle和ArcGIS作为数据库开发管理工具,构建了系统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基于WebSphere开发平台,开发了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预警系统,并阐释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界面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融合系统通过关联系统的信息整合,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基于对IT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的特点,数据预处理的分析,结合数据融合的级别,提出一种新的面向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不同的数据需求.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变通系统的现状,研究综合变通信息系统的整合,提出并论述了系统整合中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厦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信息融合系统通过关联系统的信息整合,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基于对IT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的特点,数据预处理的分析,结合数据融合的级别,提出一种新的面向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不同的数据需求.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及GIS平台的基本功能,指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中存在的“设计型故障”很难被检测和排除,“设计型故障”成为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主要问题。笔者利用形式化方法对交通安全控制系统进行严格的模型验证,提出了系统模型验证的安全性约束和安全性路径的概念,给出了模型验证的推演方法,为解决智能交通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型故障”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信息系统内部安全审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量存在的信息系统内部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审计和入侵检测技术的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平台,并具体给出了其内部工作流程和实现机制.鉴于信息系统内部安全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建立系统内部人员的个人诚信信息,并将其作为入侵检测的匹配条件之一.针对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了误用检测技术和异常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事后审计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建立入侵检测模型,最终实现对信息系统内部审计信息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监测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防御体系的关键技术.目前存在的网络流量监测技术大多没有动态预警和控制功能,且不支持IPv6.本文给出了一个可扩展的网络流量动态监测预警体系,该体系基于“流”的监测方式,形成以流量分析、入侵检测和统计报表联动预警控制的动态安全防御体系,能够以串联或者并联方式部署,灵活性高.实验表明,该体系数据获取率高,通过各个模块的联动,有效提高了网络监控实效.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是缓解成都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对成都市ATIS建设应用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基础上,采用“SOA+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方针,从数据采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和运维保障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从建设运营机制、绩效考核、增值运营角度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在纵横向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服务拓展、运营机制方面有所改进,对改善成都市未来出行信息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各子系统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应用服务4个方面的功能。按功能模式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重点讨论了该体系结构功能的实现方法,特别是信息交换接口层和信息处理层。信息交换接口层通过识别信息格式的标识实现了信息格式的转换:信息处理层通过时至数据的规范化统一信息内容,采用路网点位交通参数与GIS图表的映射,实现路网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结合信息采集技术可靠度等级划分,采用数据关联校验方法解决了数据准确性验证问题。  相似文献   

16.
Google Earth自2005年诞生以来,将原本昂贵的遥感影像免费公诸于众,且分辨率不断提高,并提供了信息标注和网络共享功能,立刻引起全球网民应用Google Earth的热潮,其应用已从最初的图片浏览、旅游、导航服务,延伸到地理教学,甚至土地调查、辅助规划、辅助成图等专业技术领域。但Google Earth在给大众带来乐趣和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威胁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高分辨率影像造成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标注共享功能造成的信息泄露,而威胁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三个层面。因此,应从这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应对:在国家层面应加强自身防范和国际合作,政府应加强监管和立法,并推进技术防范,而社会应做好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广大网民则应做好自律工作。只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在享受Google Earth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将其对信息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信息由模拟转为数字,传媒信息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类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文本分类模型,并应用该传媒信息安全系统,从而减少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严峻性,提出了一种汉字信息加密、在BMP图像文件中隐藏、恢复及解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提出了一套以安全为核心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AHP与GST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全指标及其他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和检验。借助GST中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立交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并最终确定出最优方案。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评价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尽管分布式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相比集中式系统具有容错性好的特点,但是,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由于多米诺效应的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安全性降低.本文建立了大流量条件下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随空中流量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流量时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低于集中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