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摩托车作为一种轻便、灵巧、快速、省力的交通工具,颇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摩托车给人们带来方便和财富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凸现出来,那就是无处不在的摩托车已成为人们身边可怕的交通“杀手”。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2年我国摩托车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直接损失不断上升,2002年我国摩托车事故死亡21236人,占机动车事故死亡人数的19.4%。随着我国摩托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摩托车交通事故发生起数也是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惨重。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不得不令我们去认真思考摩托车交通安全问题以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引起其上游路段通行速度的下降和交通流量的堆积,从而引发交通拥堵.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基于北京市事故数据和路段速度数据分析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车辆速度变化特性;接着,根据交通事故信息和事故路段流量与速度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异的拥堵判定模型,并对其时空维度的约束条件加以限定.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引发的拥堵时空范围进行量化描述;最后,依托仿真数据与北京市真实事故数据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时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3.
1.摩托车交通事故的特点 目前,摩托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从其违章行为的类型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所谓五小车辆即: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燃油助动车、电瓶助动车、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这"五小"车辆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特别是社区街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五小"车辆使用人的高度重视.下面是笔者亲眼目睹的情景,请观之.  相似文献   

5.
为量化建成环境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本文构建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2019年美国某州老年人交通事故数据,从老年人特性、车辆特性、道路特性、道路环境特性、建成环境特性这5个方面选取17个影响因素,利用平均弹性系数捕捉各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更高;建成环境因素中事故发生地300 m缓冲区 内存在购物中心为随机变量,其均值与男性老年人、车道数为3显著相关,方差与道路控制方式为未控制显著相关;摩托车、直线、湿润等因素显著增加了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研究结果有助于交通管理者采取适当的策略降低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多、发生频率高、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通过对以西安市作为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等特点,即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存在“高峰”现象,多发区域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位和主干路上,机动车驾驶员是事故的多发人群,但行人引发的事故死伤严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思想麻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技术不精、工作失职等都是迟早要发生交通事故的必然因素,如遇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如果刹车不及,必然会发生事故。事故的预防从这点上来看是“难防”的。而这种突然情况在何时何地出现,却具有偶然性。从这点来讲,事故又是“可防”的。对于  相似文献   

8.
爆胎是因轮胎某一局部的机械强度受到严重削弱而突然爆破。爆胎一旦发生,轻则汽车将发生侧滑、甩尾;重则汽车将连续地翻滚。这样,不仅危及爆胎汽车自身的安全,而且会使来往车辆因躲避不及而发生连续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爆胎的原因很多,针对高速公路爆胎事故成因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部公路沿线居民日常活动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和摩托车三种出行方式,由相关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知,该三种出行方式事故率偏高、事故发生程度严重.从时间分布、年龄、性别、事故类型等方面对三种出行方式对应的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事故形态和事故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公路沿线居民日常活动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和摩托车三种出行方式,由相关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知,该三种出行方式事故率偏高、事故发生程度严重。从时间分布、年龄、性别、事故类型等方面对三种出行方式对应的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事故形态和事故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比例较大,事故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为此,文章通过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由于其环境特点及成灾特性,发生交通事故后救援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提高救援效率成为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对隧道群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进行了救援车辆派遣研究,借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考虑了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分析了潜在事故发生的特点与概率,针对多个救援点与多个事故点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救援点的救援物资储备与各事故点的救援物资需求情况,以最小救援成本为目标函数,运用机会成本法建立救援车辆派遣模型,以依次派遣的思想求解模型,得出最优派遣方案.方案不仅使得救援物资得以充分利用,更提高了救援效率,因此,能够为实际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问题突出的特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乌鲁木齐市2007~2012年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性.选取乌鲁木齐48条主干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量控制法对其进行事故多发路段鉴别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道路特征和事故形态、道路用户、环境等因素,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类,并依照这个分类对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数据收集,通过事故特性分析,找出发生较大机率的道路交通事故类型,根据不同事故类型的预防对策,提出包括对道路设施本身和道路用户方面的预防对策,从而降低该路段上的交通事故。运用这一手法,不仅对现有道路事故的预防,而且还可以对一条新建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估,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营运车驾驶员造成事故原因特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人因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驾驶行为的本质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安全意识、风险感知和驾驶技能为驾驶员引发交通事故主要致因,为驾驶员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对保障公路交通安全运输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从事公路运输的货运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基于对4家货运企业的实际调研,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货运驾驶员失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树模型,并对事故树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预防驾驶员失误的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货运驾驶员失误及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极易发生,危险性很大,且控制事故的途径较少;紧张、饮酒、疲劳、药物与疾病对货运驾驶员失误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南安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进行事故预防和控制,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中总结其事故特点和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和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种成因,进而提出有效措施来控制交通事故,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真正的本质安全,有效改变交通事故预防、控制滞后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干扰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交通中不同车辆间的相互干扰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混合交通中车辆型号差异、行驶速度差异等产生的相互干扰会导致驾驶人产生安全心理压力,从而出现不安全操作,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通过优化行车环境,加强驾驶人培训和管理等措施,来减小环境给驾驶人带来安全心理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3年以下驾龄和10年左右驾龄的驾驶人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群体;2:00~6:00与15:00~16:00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时段;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远高于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生理节律、驾驶人因素等。通过保证驾驶人有充足的睡眠与短暂休息,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及使用疲劳预警装置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疲劳的产生,减少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门口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幼儿园门口两边的围墙全部用石头、红砖砌成,存在较大的视盲区,出入门口的车辆或幼儿不能够判断交通状态,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二是上、放学期间,接送幼儿的家长川流不息,幼儿生性顽皮、活泼好动,突然由左到右或猛跑都是常见的行为,因此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三是有的家长开着私家车在幼儿园门口(有的是小巷)倒车、调头,稍不留意就会发生事故。同时,进进出出的机动车辆还阻塞交通,影响其他的家长接送幼儿。四是有些私家车车主刚刚拿到驾驶证,驾驶技术不娴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门口拐弯时不减速、不鸣笛,一味横冲直撞,这都是发生事故的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