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因素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路桥涵季节性冻土冻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冻胀率进行分类供防冻害设计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季节性冻土地区(简称季冻区),路基随季节交替发生冻结和融化循环变化,产生的病害主要是冻胀和翻浆。本文结合抚顺市城市道路冻胀状况调查,分析道路冻胀翻浆产生的机理、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今后抚顺等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城市道路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季节性冻土的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季节性冻土地段路基出现的几种病害,论述了季节性冻土路基产生的原因,简要地介绍了几种解决冻胀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翻浆是常见病害之一,翻浆通常伴随冻胀问题产生,所以对翻浆的防治主要应该考虑路基冻胀的问题。通过对引起冻土区公路路基冻胀的因素及冻胀机理进行分析,并探讨路基翻浆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冻胀翻浆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基的冻胀和翻浆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针对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水分迁移和冻胀翻浆特点,为指导设计和施工,对冻胀翻浆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路基冻胀翻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天山腹地G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工程,通过地质调绘、挖探、工程钻探、电法测试、地质雷达检测、地温监测、取样试验等勘察手段,查明了区域地层岩性、冻土类型及分布规律,通过对冻土纵横向分布情况、冻土级别、冻胀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的路基设计原则及处理方案,为路线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冻胀率与切向冻胀力的测定,建立了季节性冻土切向冻胀力与土的冻胀性关系最佳曲线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推荐了不同冻胀土类的胀切向冻胀力值,为防治公路桥涵冻害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角度,讨论季节性冻土区交通道路的冻胀、融沉现象,为寒区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对季节性冻土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季节性冻土的处理和研究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量试验,分析了影响路基土的冻胀因素,根据其结果提出了公路路基土季节性冻胀分类及其分类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多年冻土区和深季节冻土区的一些桩基公路桥,在冻胀尤其是极强冻胀作用下,发生不少变形损坏现象。所以研究冻胀力作用下的桩基的受力特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冻土地区桩基在冻胀力作用下土冻胀特性,其次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桩基冻胀防治措施,为今后季冻区的桥梁基础施工提供了有效地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1成果简介我国季节性冰冻地区分布广泛,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使公路工程抗冻耐久性问题十分突出。虽然长期以来在路基冻胀机理和防治技术方面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然而由于季节性强、路基属于隐蔽工程及研究手段等因素影响,基于野外路基冻结过程、特征的冻胀机理研究还有欠缺。道路冻深计算公式及影响系数的研究较少,路基冻胀特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路路基冻害影响着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害的分类方法以及冻害形成的基本条件,探讨了路基冻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冻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5%,冬季冻结、春夏季融化的季节性冻土遍及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疆域,占国土面积的53.5%。季节性冰冻气候对公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伴随着土体中水的冻结和融化,发生着一系列特有的现象。尤其是在挖方路段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路基填土冻胀性强的路段,随着大气温度的下降,土体温度降到土中孔隙水结晶点时,土体便发生冻结,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时常面临的冻胀过大且冻胀率较难测定的施工难题,依托杭州某复杂地层内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实例,采用数值分析不同假定冻胀率对冻土体内力和主隧道变形的影响,通过冻土体内力变化制定出冻土体的临界冻胀率,同时对主隧道竖向变形进行监测,并结合主隧道计算竖向变形反馈出实际冻胀率,最后根据实际冻胀率和临界冻...  相似文献   

16.
高原冻土区路基的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交通标准化》2013,(19):111-112
在高原冻土区的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是冻胀及融沉,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加以预防,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原冻土区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季节性冻土的冻融变化是隧道产生冻害的主要原因,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是季节性冻土区隧道冻害研究的技术基础。以运营的准池铁路杀虎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隧道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温度场随外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份为冻结期,10月和4月为反复冻融期;每年相同时间的围岩冻结深度随年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7~10年达到基本稳定期。  相似文献   

18.
G219线所处区域属青藏高原,人烟稀少、空气稀薄,属于季节性冻土及高海拔长年冻土,其工程性质随温度、应力和水分变化而变化,结合项目特点,对冻土路基施工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王志斌 《交通标准化》2014,(19):138-141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土建工程领域中近年开发的一种新型轻质填土材料,将其应用于软基处理、冻土保护、冻胀翻浆防治、桥台台背填筑等,可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与服务使用水平,降低养护成本。基于此,重点论述了轻质土的冻胀与热传导理论、材料特性,以及其在冻土地基保护和道路冻胀翻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冻土地基的特性 冻土地基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冻胀性。然而产生这个特性主要是因为自然因素,大气的温度。由于温度的变化就会导致土中的水分发生一些相变,而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度降低,温度降低之后,水会结成冰,土的体积就会变大,这就被称为冻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