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中,首次并成功采用浅埋暗挖法建成了南运河、西门、四马路等区间风道和营口道车站部分出入口和风机房等附属设施。文章以营口道站1号风机房通道暗挖施工为例,介绍了浅埋暗挖法的特点以及隧道施工人员针对天津地层特点所采取的对.  相似文献   

2.
李红军 《隧道建设》2003,23(2):10-13
介绍了深圳地铁某区间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过大的情况,从地层特性、地下水的影响、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其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工程实践提出了在富水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隧道施工,采取控制适度排水、增加台阶长度、减小开挖进尺、及时施做二衬的控制地层过大沉降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动态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有限元对CRD工法及其相关辅助工法进行隧道开挖模拟分析,总结了隧道地表沉降规律等,为沉积层中地铁区间单线双洞隧道在软弱围岩且小间距条件下,进行浅埋暗挖法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某城市地铁隧道的开挖过程,模拟分析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预测了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上部桥基及樱花西桥时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冯建霖 《隧道建设》2015,35(5):473-477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与T2航站楼之间的单层双跨连拱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垂直下穿机场跑道,采用超长管幕下十导洞分步暗挖法施工。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建隧道施工地表最大沉降值平均为9.28 mm,控制变形情况良好,采用超长管幕保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切实可行;2)3个断面变形拟合得到的确定调节系数平均为0.951,地表变形符合Peck公式;3)变形拟合得到的K值平均为1.903,为北京地区常规数值的3~6倍,管幕的存在对新建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具有阻隔及扩散作用;4)变形拟合得到的Vl值平均为0.201%,略低于北京地区常规施工方法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建文 《路基工程》2017,(3):216-219
以上海地铁6号线11标深源体育中心站—世纪大道站浅埋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借助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从横向地表沉降与土压力分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浅埋盾构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和土压力分布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时,不可避免对邻近桥梁产生不利影响,过大的沉降变形或沉降差将对既有桥梁产生较大的安全使用风险。深圳地铁5号线深民区间隧道下穿梅龙立交桥,区间右线从桥台外下穿梅龙路,左线从桥台和平南铁路之间穿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给出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桥梁的变形控制方案,介绍了富水软弱地层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以及对桥台的加固措施,总结了控制地表变形和桥台沉降的主要对策,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桥梁安全和梅龙路正常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8.
王腾 《路基工程》2017,(1):160-164
以某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GTS数值模拟,探讨了隧道埋深、地层条件、支护条件等因素对地铁区间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和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大,均使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效应减小。而支护强度对最大地表沉降量Smax、地层损失率Vl及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北京地铁隧道施工不同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的不准确问题,对北京地区13 条地铁线路、903 份隧道工程的地表横向沉降槽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的不同,分别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隧道在黏性土地层、砂卵石地层等区域的沉降槽Peck 公式拟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分布形态、相关统计值以及与隧道相对埋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1)地层损失率和宽度参数的数理统计结果可以很好地指导北京及类似地层条件的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的确定; 2)施工方法和地层条件是影响地铁隧道周围地层变形的重要因素,工程地表变形控制应注重相关研究; 3)建议各地深入开展地铁隧道沉降槽的拟合分析研究,为隧道工程影响区划分和影响范围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勇 《隧道建设》2005,25(Z1):86-88
介绍了深圳地铁车公庙-竹子林区问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过程,分析了在富水浅埋的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哲强 《隧道建设》2006,26(5):41-42,46
南京地铁鼓楼站D2出入口通道,覆土厚仅1.3~1.6m,且通道上方有电缆线、给水管等。结合该工程对明挖顺作法和浅埋暗挖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拟采用浅埋暗挖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计算,施工方法及措施要点。该通道已顺利完成,既未影响中央路的正常交通,而且地面沉降、结构变形、工期、防水均满足要求,且其设计施工经验已成功用于其他车站出入口通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地铁施工沉降监测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地铁四、十号线黄庄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施工临控量测结果,总结了四号线黄庄站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下地表及拱顶沉降产生的原因及沉降规律,并提出控制沉降的措施。对后续工程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铁浅埋暗挖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振飞 《隧道建设》2006,26(5):97-100
由于地铁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投资大、周期长、要求高等特点,而施工过程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并引发工程项目的控制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通过对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东单站区间隧道施工中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地铁浅埋暗挖工程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多条近接隧道施工时后行隧道开挖对先行隧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天津地铁5、6号线四线交汇隧道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复杂断面,采用数值软件FLAC3D,模拟富水地层中四线交汇隧道开挖时隧道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该复杂断面处,后行隧道施工使先行隧道整体位移具有偏向开挖隧道移动的牵引趋势,且先行下部隧道竖向整体位移较横向整体位移变化更为显著。在渗流作用下,先行下部隧道施工产生的地表沉降量及沉降范围相比后行上部隧道较大,验证了富水地层中渗流作用对土体变形影响程度及范围均远大于开挖应力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成都地铁1#线天府广场暗挖试验段的施工情况,介绍了砂卵石地层中采用CD法和台阶法进行的施工对比,以期为成都地铁工程大范围展开暗挖法设计、施工积累一定的经验,也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浅埋暗挖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对地表变形的要求愈加严格,仅依靠工程经验已很难实现。结合天津地铁天津站-建国道站盾构区间试验段的现场监测结果,对掘进过程中盾壳摩擦力、刀盘扭矩、掌子面压力和注浆压力等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参数化模拟分析,并针对盾构掘进参数的波动造成的地表沉降计算结果进行风险损失等级的可拓法风险评估,基于风险损失评估结果以及盾构掘进参数实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风险失效概率,从而计算出各致险因子的风险值并提出相应的精细化控制措施。结果表明: 1)该隧道试验段致险因子按风险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盾壳摩擦力、注浆压力、掌子面压力、刀盘扭矩; 2)在该区间后续下穿高速铁路的盾构掘进过程中,针对风险值较大的盾壳摩擦力、注浆压力波动制定精细化的风险控制措施,最终使地表沉降稳定在5.1 mm,满足了铁路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浅埋地下工程的基础概念,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指出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同时对浅埋暗挖各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墙法和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双CD法及特大断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中洞法、柱洞法、侧洞法和桩柱法)的施工要点,适用范围及条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强调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8.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2):240-245
为实现深圳地铁1,3号线老街站通过2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对1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旺旺  韦宏鹄 《隧道建设》2015,35(2):139-143
采用盾构法施工不可避免会引起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沉降。为了研究盾构侧穿桥梁时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以北京昌平二期工程盾构侧穿桥梁为例,采集桥桩和地表沉降变化数据,结合盾构推进土压和注浆量,分析桥桩及桥梁周边地表在不同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得出:1)当盾构低土压侧穿桥梁时,会引起桥梁横向的差异沉降;2)低注浆率穿越浅覆土层及不良填土层时,隧道正上方范围内的地表仍会发生隆起变形。因此,盾构侧穿时,必须保证合理土压和注浆率,防止桥梁发生断裂裂缝及穿越不良土层时出现地表冒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PBA法施工暗挖地铁车站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大多处在繁华的中心城区,周边环境对变形非常敏感,为了减小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控制变形措施。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及7号线PBA法施工暗挖车站,针对北京地区各典型地层条件及PBA工法特点,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1)PBA法施工暗挖地铁车站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导洞施工及扣拱施工阶段,所发生的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90%; 2)不同的地层采用PBA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相差较大,根据施工所引起地表沉降由大到小依次为粉细砂及中粗砂层,粉土、粉质黏土层,圆砾-卵石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