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部原油管道三塘湖注入支线投产工程为例,运用实验方法,分析注入油品对干线运行产生的影响。认为在2~50℃的范围内,向兰成油中掺入小于等于40%的三塘湖原油,不会对西部原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通过进一步研究制定并实施管道投产及注入方案,确保注入支线及干线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三塘湖注入支线投产为同类管道注入支线投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管作业是长输管道投产或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分析了曹津长输原油管道清管作业实践,结合清管设备、清管前的准备工作、清管工艺流程和清管器的跟踪方法对长输原油管道清管作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长输管道投运、开展在线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铁锦(铁岭-葫芦岛)原油管道投产后的运行数据及关键参数的跟踪与分析,不断调整、优化运行方案。在确保管线运行平稳安全的前提下,对管线总传热系数、管线热力配置、清蜡周期、调节阀开度进行了优化。2016年铁锦线燃料油单耗较2015年同期铁秦线下降50.31 kg/(10~4t·km);电单耗下降21.8 k W·h/(10~4t·km)。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可以看出,优化后管道运行效率提升明显,能耗指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清管前管道内壁结蜡预测和清管器准备、作业实施的方法以及探索的清管器发送和类型变换的规律。总结了原油管道清管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渐进式清管方式、清管器类型选择等相关经验,提出了后续原油管道清管周期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兰成原油管道是一条长距离、大落差管道,水力工况复杂,穿跨越河流较多,投产难度大。为了降低实际投产时的风险,以投产方案为依据,利用SPS仿真系统对投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针对投产过程中出现的投产进油时武山站不启泵进站易超压、3#高点至小川站之间充满水时停输小川进站易泄压等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实现了对原投产方案的优化,同时对站场阀门安装问题、管道线路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保证了投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局部更换,投产原油长输管道及清除被换掉的管道内原油的方法,并说明了投产,清油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泄压罐原油回注是密闭输油的重要一环。乌鄯原油支干线乌鲁木齐输油首站投产以来不能成功回注。通过对回注过程中黏度、流量等进行分析,提出4种解决方案,经过可行性论证得出最佳方案,给出了回流法的应用原则和实践过程,为输油生产中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吐哈油库19#原油储罐引用国外先进的机械清洗设备清洗为例,介绍了该机械清洗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结合吐哈油库19#原油储罐油质的特点,给出了此次原油储罐清洗系统布置及工艺流程。根据吐哈油库19#原油储罐的实际清洗效果,证明采用该机械清洗设备进行原油储罐机械清洗具有原油清洗彻底、原油回收率高、安全环保、施工周期短、节约施工成本等优点,该机械清洗设备可以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前,鄯-兰管线采用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和加热输送相结合的工艺顺序输送塔里木油、哈油、吐哈油及北疆与塔里木混油。三塘湖支线是在鄯-兰管线建成后新建的注入管线,三塘湖原油凝点较高,且降凝剂感受性不理想、稳定性未知。当采用全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进入鄯-兰管线后,加热或加剂输送能否安全输送至炼厂;当采用部分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与其他原油掺混后物性变化情况,重点研究不加剂三塘湖原油掺入加剂油后物性变化情况。研究方案分为4个时间段,侧重点各有不同,结合鄯-兰管线实际运行情况和注入后对管线的影响两个方面按由急到缓的顺序排定了测试顺序,将为工期相对紧张的相应配套工程开展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越来越多的原油需要在长输管道中顺序输送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管道的现状,对顺序输送管道中影响混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几种减少混油量的措施.从输送时间和混油密度两方面,介绍了顺序输送过程中检测混油界面的几种方法,如密度检测法等.详细叙述了顺序输送中计算混油量的常用方法.最后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公式,并对铁岭-康乐输油管线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长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原油结蜡是影响管道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对输油管道的结蜡状况进行预测,掌握输油管道结蜡的基本规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模型对输油管道结蜡速度和结蜡厚度等指标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灰色动态拟合,建立了相应的灰色微分方程和时间响应函数。结果表明:残差小于2%,模型精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国内盛产含蜡原油,研究其常温输送技术,在安全输油、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常温输送工艺的内涵,提出了实现含蜡原油常温输送的技术路线,根据该技术路线,论述了含蜡原油常温输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技术现状,主要包括含蜡原油的流变性、改性机理和方法以及几种主要的常温输送工艺.文中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部分原油管线常温输送...  相似文献   

13.
在管道运输含蜡原油的过程中,若实际输量低于管道允许的最低安全输量,则会产生凝管的危险。为了保证低输量下输送含蜡原油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介绍了4种较常用的低输量输送方式,简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列举了相关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解决含蜡原油低输量下的安全经济运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含水原油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情况下管流的水力计算。当含水原油为牛顿流体时,其压降计算按传统方法采用达西公式计算;当含水原油为非牛顿流体时,介绍了幂律流体和宾汉流体的本构方程、流态判别方法、层流和紊流压降计算公式。还介绍了含水原油为牛顿流体时黏度计算的一些经验公式,并提出了一种回归含水原油黏度(牛顿流体)、表观黏度(非牛顿流体)计算公式的新方法,将回归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李勇 《综合运输》2003,(12):46-47
<正> 随着国内进口原油量的不断增加,国内输油管线也由原单一输送一个油田的原油品种,发展成为输送多国家、不同油田的原油。而进口原油受时间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原油到岸价格差异较大。同时,国内不同炼化企业在原油炼制上,对原油物化性质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采用顺序输送,以适应价格对自身的影响和炼化企业的需求。但是,采用顺序输送不可避免地产生两种相邻油品的混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减少长输管线的混油长度,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加热输送原油管道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确定仪长线的总传热系数,对仪长线沿线各段四季分4次采用探针法测量现场土壤导热系数,结果基本在0.9~2.0 W/(m·℃)之间。考虑到仪长线管径从864 mm到406 mm,采用分段式计算方法,根据苏霍夫温降公式、油流至管内壁放热系数α1的计算公式以及热平衡方程,计算出各管段的总传热系数,并确定了沿线各段总传热系数为2.0~3.0 W/(m2·℃)。根据仪长线运行参数,利用苏霍夫温降公式,进行投产后管道“总传热系数”的反算,结果表明投产初期大冶—武汉段数值比设计值大60%。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原油管线与石脑油管线封堵工艺。重点研究了原油管线与石脑油管线在封堵施工工序、管线抽油、封堵三通焊接等方面的问题。石脑油管线封堵工艺在原油管线封堵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高压盘式封堵与囊式封堵相结合并在高压封堵头与隔离囊之间注水,抽油完成后水洗管线,焊接时控制焊接电流、速度及管线运行压力等方法,有效地阻止石脑油及其油气的溢出,并保障了焊接质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石脑油管线封堵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管流实验装置,测定大庆原油流变特性以及进行停输再启动的实验研究。对原油流变特性的测定大多是在旋转黏度计中进行的,而原油在旋转黏度计中是拖动流,在管路中为压力流。管流实验装置测量的原油流变特性曲线更符合实际管道原油的流变特性。分析了停输前流量、启输流量、原油出站温度、环境温度对启输过程的影响。由试验结果以及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对停输过程温度的计算偏低,再启动压力值偏大。对解决东北管网的低输量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某输油站内原油管道过路埋地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内腐蚀穿孔泄漏.文中针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泄漏情况,通过使用超声相控阵内腐蚀检测技术对该条管线进行内腐蚀缺陷扫查,并结合管段相对高程和管内原油介质成分分析结果,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穿孔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条管道属于典型的静置管道,管内原油含水量大,氯含量较高,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原油(包括海洋油田的原油)大都是含蜡黏稠原油和重质高黏易凝原油,这两种类型的原油流动性能差。采用添加降凝剂的方法是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途径之一。文中重点介绍了AM(丙烯酰胺)/AA(丙烯酸)/AE(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共聚物型降凝剂的性能,系统研究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讨论了共聚物含量对含蜡原油流动性的影响,最后得出添加降凝剂的方法对含蜡原油的输送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