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隧得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后有“要致富先修路”“路路通百业兴”,便利交通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阶段性转变,中国交通运输实体线网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描摹出一个大写的中华,更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磁浮交通: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末,中国上海磁浮交通示范线试验运行成功,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浮交通线诞生,开创了一种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纪元。从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提出磁浮原理,70年代开发出磁浮交通设施,到今天磁浮交通正式进入交通运输大家庭,经历了8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经济的永恒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社会服务属性,决定了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发展系统。磁浮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一种新方式,随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产生与完善,紧跟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提高而发展。可以说,磁浮交通是交通运输系统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一、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3.
7月26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本年度第四次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就2012上半年度中国交通发展健康体检结果做详细通报。稳中趋缓,总体稳定"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为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何建中开门见山,将今年上半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简要概括:运输生产稳中趋缓,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调整减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数据显示,上半年度,我国公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交通运输加速发展,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立足新发展阶段,福建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综合交通规划制定、路网完善提升、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交通服务经济发展、交通智慧绿色发展和两岸交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实践,为区域交通发展提供福建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8月6日上午举行的“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表示,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是泛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区域合作和经济交流的首要任务。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进以高速公路和沿海港口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泛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夯实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信息化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与应用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信息化必将迈向“数字交通”时代。  相似文献   

7.
童小龙  谢辉  梁星灿 《综合运输》2022,(10):158-161
交通运输量特征是综合交通网络与枢纽运行情况和制定交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湖北省交通客货运量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交通运输量发展特征,对于厘清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国土开发和大城市及城市圈的建设中,非常重视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一是利用交通运输的先导性特点,优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为地区和城市的开发创造基础条件;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努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国民出行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一、北海道地区开发计划概要日本北海道地区的面积为83452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2.1%,人口568万人,约占日本人口总数的4.5%。北海道农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但经济发展落后,且远离大的消费区。北海道的正式开发始于明治维新之后,至今约有130年的历史。北海道的开发计划经历了近代日本2次历史性…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言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国家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必须立足国家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资源环境等国情,把握世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创新的特性,遵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本文围绕上述目标,就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中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进行思考,提出了加强综合交通学科建设,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旅游的持续升温,生态旅游区交通运输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破解束缚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满足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是生态旅游区交通运输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阐释生态旅游区交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实践,分析了生态旅游区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生态旅游区交通发展的总体策略,探索出了一条能够全面适应"四个交通"发展要求的生态旅游区交通发展新路,为生态旅游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提出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阶段的分析,确定了“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为“一个体系、三个重点、五大系统、二个方向”。即通过深化改革,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综合运输能力继续增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大城市和市郊旅客运输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物资运输系统和特种货…  相似文献   

12.
沈培钧  Z疲 《综合运输》2007,(10):77-81
<正>交通运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大系统,要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体系,就需要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其作全面的综合分析。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理论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唯物主义发展观,顺应了当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下,交通运输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新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是需要创新的发展理论作指导的,我们应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的创新,从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推进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一、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我国交通…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跃升,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需要从提高服务水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突破跃升,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实现具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文明、更可持续和更强支撑带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性、先导性、准公共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社会公益性等属性特征,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纵观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为政府引导、规制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对于交通运输有序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交通政策的手段来调节引导,因此,从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角度出发,进行交通运输政策的总体架构设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交通运输政策,来指导我国整个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不仅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逐步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满足未来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提出了以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从而也指出了未来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与集成化。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与集成化需要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多个交通部门之间、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输》2016,(4):2
<正>中国高速交通运输系统相继经历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十三五"时期将是民航跨步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为速度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民航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结构变迁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边远城镇,还是经济中心城市,民航的高速接入,都将极大地增强其资源配置力并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应用理论创新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作用,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任务,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中,如何巩固交通发展对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果,继续发展并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开拓性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学科是至关重要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保持我国交通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作…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通过提供有效的运输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基本需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对交通服务的供给改革、保障公民的交通权实现,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以政府主导提供的交通社会服务为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交通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旨在落实公民交通权,适应时代所需,优化全体公民基本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交通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重庆整个城市充满发展活力。”8月2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听取重庆交通运输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重庆交通建设的发展,评价重庆在公路密度、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和国省干线改造等三个方面创下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