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介绍地铁车站抗震机理及半地面侧式站台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不同响应,对不同抗震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工程,对8度抗震区某半地面地铁车站进行了反应位移及反应谱法抗震分析,研究了半地面侧式站台地铁车站的抗震响应规律,以期为半地面侧式站台车站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快捷式地铁系统是将车站设计在地面上,车站与车站之间用浅埋地下隧道相连接的一种城市交通方式。快捷式地铁使乘客乘车更加方便,列车的旅行速度较高,且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低于传统式地铁。对快捷式地铁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这种快速运输系统的技术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大,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城市空间的发展已由城市地面空间转向对城市上空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基于地铁车站建筑公共区空间界定、影响要素分析,提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将岛式车站优势运用到具体实践设计中,提高了车站公共区空间舒适性,减小了地铁车站规模。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6号线新华大街站地处通州新城核心区,为使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地下文物等建构筑物相协调,建筑设计时将民用建筑理念应用于地下工程中,采用了无中板的大空间"中庭"式建筑型式,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新课题。重点介绍了"中庭"式车站钢结构中柱的地面拼装、焊接、定位、吊装、混凝土顶升、监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的角度针对地铁车站站位、车站总体布局、空间形体、地面附属建筑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实例探讨地铁车站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指出在满足地铁车站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重从宏观到细部的分析思路,根据周边环境特点,合理选择站位,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车站总体布局,同时注重车站内部空间形体及地面附属建筑造型处理,创造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地铁车站采用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于地铁地下车站中。以重庆某地铁地下车站为例,对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为今后地铁车站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设计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地铁车站设计中的缺点和问题:地铁的使用期为100年,车站客流量按建成后第25年预测,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距;站台上设2组楼扶梯,不利于乘客疏散和防灾;残疾人电梯不能直达地面,残疾人进出车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实践证明,高架侧式站台的使用效果不好;双岛4线式车站只方便同站台同方向换乘,反方向换乘不方便,而单岛4线式车站对同方向和反方向换乘都很方便;由2个车站进行组合换乘,工程代价太高,应该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地面交通及环境要求采用了大跨无柱式地铁车站结构,并针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地铁岛式车站之间“十字”换乘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如何提高地铁岛式车站之间“十字”换乘能力;结合地面建筑的交通安排方法,运用CAD三维建模,提出了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交通的日益拥挤,我国已经进入了地铁工程建设的黄金时代。以往的震害表明,地铁车站一旦遭受震破坏,不仅可能对其附近的地面构筑物造成影响,而且其本身修复困难而又代价昂贵,更为严重的是,它的破坏还会危及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这一切都使得地铁车站的抗震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首先介绍了神户市内地下铁道在阪神地震中发生的震害情况,分析了车站破坏原因,并通过对比地铁车站和地面结构对地铁车站结构的特点、震害特征及地震反应特点进行了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地铁车站地震反应的规律,以供地铁抗震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位于十一纬路、大西路与青年大街交叉路口,为1、2号线换乘车站,平面上呈"十"字形架构,1号线车站在下,为双层岛式车站,2号线车站在上,为双层侧式车站。站体主要穿越中粗砂、砾砂层,地层渗透系数达100 m/d,车站采用全暗挖法(PBA工法和CRD工法)施工。介绍该站施工技术,为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面施工荷载对地铁暗挖车站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京地铁7号线广渠门内站施工场地限制,施工中车站上方安置施工机械及堆载土体,造成较大的地面附加施工荷载的情况,建立地面施工荷载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分析。研究不同地面施工荷载下地铁车站施工引起地层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针对地面施工荷载导致车站地基承载力不足情况,提出采用注浆方案加固地基。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地铁列车出站加速过程引起的振动对车站内工作人员及上盖物业居民的影响,首先应探明环境振动传递特性,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车站的3个隧道内矩形断面及隧道上方地面进行现场实测,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地铁列车出站加速过程对振动源强及环境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铁列车出站的加速过程中,引起的钢轨振动响应随车速提高而增大,但是道床和隧道壁的加速度峰值在行车速度为40 km/h断面处最大,主要原因是车辆加速初段引入的低频冲击;(2)地面和隧道的振动主频都在63 Hz附近,说明车站结构可以有效传递该频段的振动,且车速对该主频没有影响;(3)对于地铁车站的上部土体,振动在地面横向传递过程中存在放大区,在设计地铁隧道上方地面建筑物布局时,需重视该效应;(4)本次测试的车站区间,隧道壁源强到地表的衰减约为5 dB,小于区间的衰减,主要原因是地铁车站结构对振动的衰减要弱于土体,考虑到地铁车辆在车站边界已经达到了较高速度,因此车站附近的环境振动问题需要更加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地铁深基坑大都建在构筑物密集的闹市区,给深基坑设计及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文章以成都地铁3号线、8号线车站的基坑设计为背景,通过基坑施工监测数据反馈,对成都地铁深基坑设计进行总结分析,对围护结构设计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大多位于建筑物林立的城市繁华地区以及车流量较大的地面交通干线下,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极易导致周围地层的位移,产生较大的地表沉降.结合无锡地铁三阳广场站的工程实例,为保证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周围环境安全,分别采用有限单元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分析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经基坑开挖后的施工监...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风机消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机是地铁噪声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地铁车站消声的设计标准,以及地铁车站风机的消声设计及计算方法,并以地铁某车站内隧道风机运行工况作为消声计算的实例。介绍了地铁车站采用的风道片式、整体式、管壳式等消声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高架车站设计选型,通过对岛式车站和侧式车站设计介绍,对2种型式的车站客流特点、站台至站厅提升设备布置、车站的管理与使用、与区间的衔接、高架车站的景观、环境及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侧式车站型式更适合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高架车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指标(IPLV)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IPLV的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广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铁典型车站,得出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的建筑热负荷特性,分析并计算IPLV的权重系数,讨论水冷直膨机组名义工况及部分负荷的测试工况条件,确定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IPLV的计算公式。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直膨式空调机组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光环境处理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突破传统的地铁车站照明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对建筑光环境的思考来重新审视地铁车站的照明思路。对车站主要空间营造光环境的方式以及各种功能照明的控制、附属照明的设置、地面车站光环境等的具体处理方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     
哈尔滨地铁车站开始主体施工 近日,哈尔滨市地铁车站土建工程主体施工开始,地铁一期工程理工大学车站站厅全面施工。理工大学车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地下1层为站厅层,地下2层为站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