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际轨道交通在城市群发展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了城市群区域发展中各城市之间规划和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提出了城市群中各城市间发展轨道交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我国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概述城际轨道交通的概念、特点、作用、模式以及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迫切性,对我国未来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概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合理线网规模,首先,运用交通需求推算法、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控制法,采用出行总量、轨道交通分担率、轨道交通负荷强度及轨道交通投资基金等指标,对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进行研究。然后,参照国内外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经验,从轨道线网密度和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两方面,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服务水平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在5000~7000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目标、原则、指标之间关系等因素的系统性分析,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7月19日,山东省发改委网站公布,《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2011-2020)》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按照规划,山东省在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济南、青岛等城市重点建设五条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82 km,而预计到2020年总里程将达到约865 km。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指出,城际轨道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必然引起原有交通格局变化和轨道沿线土地开发。而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长株潭城际客运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提出利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引导长株潭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方案,总结了在TOD规划模式下长株潭交通与土地协调开发的三大要点。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城市群城际旅客的出行行为特征。首先对珠三角、长三角和关中城市群的城际旅客出行特征进行调查,并对旅客的个人特征及出行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对未来的推断,预估未来城际旅客的出行特征发展规律。这将有利于充分利用运输资源,规范客运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旅客的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海西城镇群正处于向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借鉴世界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建设高效、快捷、环保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对缓解该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之间旅客快速出行,推动本地区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网规划》为依据,研究利用区域内规划、在建铁路富余能力发展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征,提出了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区域既有、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资源,分析了区域铁路中长期规划实施后的能力适应情况,提出了基于铁路富裕能力开行城际列车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设想;并依据区域城镇群的特征提出了海西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方案、建设方案及城际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为群 《铁道建筑》2012,(6):154-156
城市化发展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化,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既是城镇群建设工程,又是城镇群交通工程,既是独立的专业系统工程,又是城镇群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镇群战略目标和城镇群规划实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城际轨道交通的客流特点对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条件,并对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交通制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速度目标值是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广州至佛山城际轨道交通时间目标值、区域内功能需求以及客流出行特点等方面分析,合理确定本线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干文 《铁道车辆》2011,49(1):40-41
1车钩闭锁不良的基本情况2009年11月29日东莞东—成都T127次列车在东莞东客技所库内甩挂作业时,发现新换挂的第2位YZ25K030453号车的1位车钩在闭锁位时钩锁铁不能落锁到位,经过3次压钩、1次全部更换钩腔配件后仍然无法消除故障,只能临时在库内作换挂车处理,造成该趟列车晚点出库。该车车钩装用的是15CX型小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沈丹客运专线沿线桥梁桥址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部分特殊地段桥梁,需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际计算验证MZ900S型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和刚度,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研究结论:(1)计算及堆载试验表明移动模架强度、刚度、加工质量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按y=0.121 3x2-30.1设置预拱度是合理性的;(2)具有结构受力明确,适应能力强,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3)可满足24 m箱梁、曲线桥梁、双向、32 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