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总结了长江流域原油运输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原油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的发展历程。结合沿江炼厂的发展规划,沿江管线的投入运营情况,分析了未来长江流域原油运输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日前,世界矿业股本融资专家、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部经理琼斯(JOHeS)在2003年中国矿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在三方面对世界矿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水运文献信息》2007,(1):30-30
国际能源机构: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7%;未来25年全球石油产能仍高于产量;墨西哥将从2008年起进口原油;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将超过消费量;Et本粗钢生产逼近历史最高纪录;韩国进口的中国低价钢材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的新船厂在超级油轮(VLCC)建造方面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很显然,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国家要求国油国运——大约一半的原油需要通过中国自己的船队运输,这就要求中国扩大现有20艘VLCC的船队规模,再新增70多艘。中国每天进口约300万桶原油,约为总需求的45%。因为国内原油资源相当有限,进口原油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与港口原油吞吐量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国内原油减产,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炼厂原油加工量快速回升,原油加工贸易出口也趋活跃,2009年全年新增炼能5400万t,原油消费量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一、从开拓市场,壮大实力和缓解竞争压力等方面考虑,国内油运企业发展进口原油运输十分必要 1.不断拓展运输市场,是油运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目前,国内水上经营石油运输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主要有中海油运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运)和南京长江油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油运)。虽然两大油运企业近年来运输生产呈增长趋势,但从总体上讲,国内航线油轮运力仍是供大于求,特别是原油运力过剩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国内油运市场容量有限,满足不了油运企业发展的需要。油运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努力拓展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12.
《航海技术》2006,(5):49-49
由于国内原油产量继续落后于炼油厂加工量的增长,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显著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在高油价下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5,(9):i0001-i0001
进人8月份以来,原油运输市场并未走出7月份低迷状态。8月上旬,原油运输再度调整,传闻沙特阿拉伯可能发生恐怖袭击、伊朗将重启核计划以及美国能源部报告国内汽油储备下降,导致了贸易市场对原油供应形势十分悲观。8月中旬,原油运输市场由于运力过剩,可供选择的吨位较多,导致租家手握货盘、不急于投入市场,几大市场均出现调整局面。8月下旬,波罗的海BDTI指数在前期一路高升到1102点,但随着VLCC市场需求减缓、成交量下滑,后期BDTI指数跟进下挫,8月24日收于1086点,涨幅为1.4%。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我国进口原油,由国轮运输的条件已趋成熟。本文从5个方面论述了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及原油码头基本情况石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净进口量/原油消费总量)不断提高。表1显示了2006年至2012年我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原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国产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局面已不可逆转。有学者根据我国原油进口与GDP增长的关系,预测2015年将进口原油3.55亿t,2020年达到4.4亿t。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陆路开辟了新的输油通道,进口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的形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