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咏泉  林昀 《铁道勘察》2006,32(1):55-57
在隧道地质病害施工处理过程中,利用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和地质勘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隧道在开挖中出现的涌泥及地表塌陷问题,拓展了隧道监控量测的应用范畴,有效消除了施工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天河山隧道正洞进出口及1#斜井断层破碎带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情况,采取超前地质预报、断层破碎带施工及监控量测处理技术,为实现现阶段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快速、安全施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喀斯特地质条件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抓好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是施工安全的有利保障。采用微振动控制光面爆破技术和单侧壁导洞法施工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乌鞘岭隧道F7活动断层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乌鞘岭特长隧道F7活动断层的工程地质、设计、施工、内控质量标准、监控量测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谈北京地区地铁施工用盾构机选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地面环境以及社会关注度等特点,使地铁隧道施工时所采用的盾构机类型和盾构施工技术必然带来其典型的地区特色.通过分析地铁线路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盾构机在北京不同土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及时总结盾构施工的技术经验,同时引入新的机型,使地铁施工盾构机更符合北京地区的工程地质实际,不断提高盾构施工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铁道建筑技术》2013,(1):121-124
科技成果复杂地质条件特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西山隧道全长13.63km,是我国第二长公路隧道依托西山隧道工程研发的"复杂地质条件特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对复杂地质长大隧道的水平层状围岩开挖、施工运输、施工通风、现场安全智能监控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根据西山  相似文献   

7.
铁路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工程是一个风险源多、风险性较大的行业,也是事故多发的行业.本文针对沈丹铁路客运专线锦江山浅埋隧道施工的安全监测数据、地质预报数据、风险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和深度分析,结合先进的传感器监测技术和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铁路隧道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方案.可采集内部应力应变监测数据,并通过有线及无线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发送给后端的监控计算机,通过监控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图像的形式反馈给监测者,指导隧道施工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中国铁路》2010,(5):66-69
针对西(安)平(凉)铁路中咀1号隧道地质结构,分析对比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主要技术特点,确定施工方案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施工。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及原理,论述上台阶开挖支护、中台阶左侧与下台阶右侧边墙开挖支护、仰拱开挖支护和施工注意事项。分析施工重点,提出监控量测、超前支护、及时封闭仰拱、及时封闭二次衬砌永久支护、加设锁脚锚杆、预防塌方等安全保证措施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到位、风险监测手段不科学、风险识别方法不落实等问题,从隧道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施工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外部环境监控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些做法,以加强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齐岳山高风险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8座Ⅰ级高风险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多,施工风险大.如何有效的防范和规避施工高风险,化解不良地质灾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摆在施工者面前的首要课题. 研究结论:高风险隧道施工要准确科学划分地质风险级别,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和防灾报警措施,紧紧围绕易发不良地质灾害风险组织施工,选择有针对性的围岩预加固、开挖、支护、二衬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和规避施工高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以祁连山隧道工程为例,分析风险隧道施工中的变形与坍塌产生原因,提出超前地质预报、建立健全监控量测制度、规范施工作业、特殊不良地质地段防坍塌、消除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变形与坍塌、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系统等技术措施,为同类风险隧道变形控制及预防坍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阐述地铁施工阶段地质风险特征及研究现状,结合勘察、设计、第三方监测等资料,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地质因素并进行分类和辨识,提出基于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结果的PH地质风险评价方法并给出相应参考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过程监控、加强探测和现场处置三类处理措施。基于北京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施工阶段地质风险动静态管控机构及工作流程,将该机制应用于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西土城站项目的风险管控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铁路高风险隧道——龙洞堡机场隧道下穿新人工填筑土及机场敏感构筑物施工实例,综合多种监控量测方法,施工过程中采取密切监测围岩变化、及时优化初期支护参数控制围岩变化,实现了隧道的信息化施工。主要介绍了新人工填筑土段及下穿地表敏感构筑物段隧道洞内沉降、地表沉降及地表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新人工填筑土中土体的变位和稳定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准确应用到隧道现场施工中,可为中长隧道不良地质施工监控量测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4号线20标盾构隧道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岩石不均匀出露,在掘进过程中遭遇水下、软硬不均岩石地层和全断面极硬岩等不良地质情况。介绍了盾构机在该复杂地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复杂地层的盾构施工提出了建议:施工前应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掘进参数;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刀具积极管理;对地面加强监控量测等。  相似文献   

15.
麻溪坳隧道进洞时出现坍塌冒顶事故,从不良地质、雨水侵蚀作用以及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综合分析坍塌的规模及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洞内施工条件及施工情况,提出封闭注浆处理方案,并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控量测判断围岩的稳定状况及坍塌变形处理效果.量测结果表明,坍塌变形段围岩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说明隧道坍塌变形处理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事故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志成  何川  汪波 《铁道建筑》2007,(11):30-32
文章以在建的苍岭隧道为依托,针对隧道中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隧道建成后的主体结构形式,建立了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一体化长期监控量测网络。并通过这一网络实现了对长期监控元件的数据采集及实时分析工作,对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评判,防患于未然。同时针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岩爆状况建立了合理的预测预报体系,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发了隧道盾构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系统包括盾构实时监控子系统、三维地质信息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查看盾构施工信息和地质数据,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远程实时分析,对隧道盾构施工作出工风险评估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地质区段多的特点,对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从超前地质预报与预加固、施工方法选择、初期支护施工以及围岩监控量测等方面提出了软弱围岩隧道的安全施工方法和应对措施,对于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CKTJ-XI标段油房坪隧道洞口穿越古滑坡带,发生小型滑坡。本文从地质条件、降雨及施工扰动的影响方面分析滑坡发生的原因,采取了隧道洞口内外结合的综合施工技术方案,阐述了洞内外施工工艺。施工前后地表裂缝、地表沉降及周边收敛监控量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治方案的施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找出面店三号隧道坍方的原因,为制定坍方处理方案寻求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工程地质、设计情况、施工方案及过程、坍方后的综合物探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拟定坍方处理方案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和研究,对坍方处理的实施及优化情况进行论述。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工程地质复杂是发生隧道坍方的主要原因,机械地按行业规定要求施工而没有及时施作二次衬砌是发生隧道坍方的重要原因,论证了坍方处理方案是可靠的、其措施是充分的和有较大安全储备的,说明了坍方处理是成功的。研究结论:防止隧道坍塌要加强地质勘探及地质预报,要正确认识及有必要适时修改相关施工规定,应强化隧道施工防坍意识及果断、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重大技术方案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