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科技新成果     
<正>首个中国主导制定的交通运输国际标准诞生《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简称标准)近日已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正式颁布。2011年12月29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标准制定相关情况。交  相似文献   

2.
政策     
《中国海事》2012,(2):75-76
世界首个物流物联网国际标准在中国诞生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18186:2011集装箱——RF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这是自中国1978年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第一个物流、物联网领域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该系统是一种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ISO 5894:2018《船舶与海上技术船用人孔盖》于2018年12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 5894:2018由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主导编制,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ISO 5894:2018是对ISO 5894:1999的修订,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最新的造船技术对通道尺寸、特  相似文献   

4.
信息速递     
航运国际标准中国实现“零突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集装箱吞吐量,却从来没有制定过与之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近日在京联合宣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投票通过并颁布由全国劳模包起帆领衔制定的《ISO18186: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这项中国标准由此升级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14日是第23届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IEC两主席共同发表的祝词主题是:“国际标准是打开市场的关键”。由于船舶工业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这届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船舶  相似文献   

6.
信息速递     
航运国际标准中国实现“零突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集装箱吞吐量,却从来没有制定过与之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近日在京联合宣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投票通过并颁布由全国劳模包起帆领衔制定的《ISO18186: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这项中国标准由此升级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2000版ISO9000、ISO9001和ISO9004国际标准,一项全球范围内各方组织(尤其是企业)的标准转换认证工作正在普遍展开,过渡时间3年,原ISO9000:1994版止于2003年12月15日。 ISO9000国际标准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组织的  相似文献   

8.
董琳  王晶  石瑶 《中国船检》2022,(2):70-73
2021 年船舶海洋领域共发布国际标准42项,新立项国际标准55项,主要分布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小艇技术委员会(ISO/TC188)、石油石化设备材料与海上结构技术委员会(ISO/TC67)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船舶及移动式和固定式近海设施电气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18)四个标准研...  相似文献   

9.
<正>由CCS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1593《船舶与海洋技术——液化天然气加注干式接头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对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在行业中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7月1 5日,由中国船级社(CCS)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1593《船舶与海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青岛双瑞公司主导起草的《ISO23314电解法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健康和风险评估》和《ISO23315电解法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氢气安全措施》两项国际标准提案,获批正式立项。这是电解法压载水处理领域的首批国际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也是青岛双瑞公司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可后的又一重大突破。上述两项标准提出后,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此次一  相似文献   

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成立于194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其主要活动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情报交流,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等问题。ISO的总部设在日内瓦。1978年9月1日,我国以中国标准化协会(CAS)的名义重新进入ISO。1988年起,改为以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的名义参加ISO的工作,近期改为以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名义参加ISO的工作。ISO与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关系密切,其制定的大部分国际标准均与IMO各公约的要求相一致,其现行出版的标准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均支持IMO的要求。在ISO各技术委员会中,ISO第188技术委员会(ISO/TC 188)"小艇"与船舶行业关系极为密切。本期将详细解析ISO/TC 188的由来及其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92,(9)
韩国现代重工业有限公司Ulsan船厂已被授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9001造船和海洋工程质量保证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获得ISO—9001标准证书的船厂。 ISO—9001质量保证证书是ISO—9000系列中最综合的标准证书,它是在1987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所认可的内容包括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等。该船厂  相似文献   

13.
《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简称标准)近日已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瑞十日内瓦正式颁布。2011年12月29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标准制定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尚刚 《中国港口》2009,(6):9-10
今年5月27~2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7次工作组会议上,中国上海港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货运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获得通过。会议认定上港集团包起帆负责该标准的起草工作。近日,ISO总部又传来信息,新标准的国际编号为ISO/NP 18186。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这标志着中国在获准制定航运国际标准方面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在未来的航运国际标准制订中将发挥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首次由我国主导制定的液化天然气(LNG)船用设备国际标准ISO 21157:2018《船舶和海上技术低温球阀设计和试验要求》、ISO21159:2018《船舶和海上技术低温蝶阀设计和试验要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技术船舶国际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也必将为我国LNG船用设备国产化增添助力。1"首次"是如何诞生的LNG船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典型代表,低温阀门是LNG船的重要管系设备,应用于零下196℃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2012,23(1):15-1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信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1年11月30日正式颁布由我国专家领衔制定的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这是自1978年我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以来,首个由我国专家发起和主导的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的某些词条,与我国《集装箱术语》(GB/T1992—2006)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04技术委员会(ISO∕TC104)的规定)进行比较,同时借鉴相关方面的著作,发现某些词条确实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对这些词条进行探讨和说明,以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运》2015,(4):77
由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的系泊链国际标准制订项目去年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舾装与甲板机械分技委(ISO/TC8/SC4)立项,目前已正式成立标准制订工作组,亚星锚链公司代表我国担任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船配企业赢得国际话语权。此前,亚星锚链已经牵头制订了3个国家标准和1个行业标准,这其中包括系泊链国家标准。此次  相似文献   

19.
行业资讯     
《中国船检》2011,(11):78-78
我国成功当选IEC常任理事国10月28日,第75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理事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这是继2008年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之后,我国在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活动中取得的又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电子海图的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电子海图的各种国际标准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分析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提出的电子海图系统ECS数据库标准的内容、用途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