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双掺技术在广东清连高速公路杜步3号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成功应用,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生产控制方面介绍如何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以防止裂缝形成。  相似文献   

2.
黄埔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双  谭立心 《公路》2007,(6):215-217
经对黄埔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后,配制出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工作性能优良、绝热温升低、抗裂性能好;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最大温度主应力值计算,从理论上证明了黄埔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承台混凝土数量大、环境恶劣等特点,对海工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核心、各项性能均衡一致为目标、并遵循抗氯离子渗透性与抗裂性并重的原则,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性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低水胶比等技术,配制出抗氯离子渗透性好、水化热低、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良好的承台混凝土。有关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跨海大桥承台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承台混凝土数量大、环境恶劣等特点,对海工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核心、各项性能均衡一致为目标、并遵循抗氯离子渗透性与抗裂性并重的原则,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性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低水胶比等技术,配制出抗氯离子渗透性好、水化热低、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良好的承台混凝土。有关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缓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大水化热,降低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龄期,尝试掺用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选用缓凝型外加剂等方法,在试配阶段采用低水胶比、不同掺量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确立出最佳配合比。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未产生任何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配合比设计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40目(0.45mm)、级配连续的1~3mm以及2~4mm 3种粒径,10%、20%及30%3种掺量的橡胶颗粒进行Na OH改性处理,通过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细骨料的方式设计了10组配合比的橡胶混凝土,并对橡胶混凝土的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在内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橡胶颗粒的粒径、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情况,确定了橡胶颗粒的最佳粒径及掺量。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锚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针对锚体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研究,通过半绝热温升试验对中热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速率和延缓放热峰值,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配制的混凝土,再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完全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针对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依赖经验的现状,以水灰比作为参照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程度,明确了主次影响参数及参数适宜取值范围.通过进一步分析纤维体积率对水泥混凝土28 d抗弯拉强度、干缩率和冲击韧性等指标的影响,结合柔性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佳选值.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纤维体积掺量和纤维长度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0.2%~0.3%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可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收缩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玄武岩纤维对水泥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各因素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热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以导热系数为主要导热性能指标,运用灰关联熵分析的手段,定量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和骨料干湿状态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热系数影响的显著程度。经计算分析得出: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导热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砂率,其次依次为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减水剂掺量和骨料干湿状态。在进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从导热性能方面考虑,必须严格控制砂率。  相似文献   

10.
白兴蓉  周水兴  李光明  田维风 《公路》2007,(10):199-202
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为结合梁桥,为防止桥面板湿接缝在约束条件下产生裂缝,该桥面板湿接缝要求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试验通过测试膨胀混凝土掺不同的膨胀剂及同种膨胀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的限制膨胀率,比选出桥面湿接缝混凝土所要采用的配合比、膨胀剂类型及其掺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因原材料特性差异较大、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同、内外温差控制不力及养生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裂缝病害频发。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式及成因分析入手,通过优选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安置循环冷却管、选择低温时段浇筑等多种技术途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通过实践,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对工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使桥面铺装更加经济合理,研究基于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对桥面铺装纤维混凝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最紧堆积密度法对粗集料的级配进行优化,比较掺与不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选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对3种掺量纤维进行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测试,选出最佳纤维掺量;最终得到最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基于三淅高速公路建设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顺利,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20,(2)
针对C55泵送混凝土技术难点和要求,进行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掺合料掺量及砂率等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关键参数、加以优选,并在盘阳河PC刚构桥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钢渣微粉代替部分矿粉配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针对级配设计中的因素影响问题,利用正交试验法对钢渣微粉UHPC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硅灰、钢渣微粉、河砂、钢纤维等4个因素掺量对钢渣微粉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钢渣微粉、钢纤维掺量对钢渣微粉UHPC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河砂、硅灰掺量对其影响较小;UHPC抗压强度随硅灰、河砂、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钢渣微粉掺量增加逐渐降低;在基础配合比的基础上,将硅灰掺量增加10%、钢渣微粉减少10%,河砂增加10%,钢纤维体积掺量增加1.5%后,制备出的钢渣微粉超高性能混凝土效果最佳,强度可达到140 MPa。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基础上结合SHRP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以不掺入导热填料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为基础配合比,分析确定掺入石墨后最佳油石比。同时,结合材料复合理论,对不同掺量石墨的导热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石墨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钢混组合索塔混凝土施工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收缩性能要求高,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开裂风险大的特点,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两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组成、抗裂剂用量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各性能均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同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对主塔混凝土的开裂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温控标准,为主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合比,获得两种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将其拌和物工作性、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早龄期自收缩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膨胀剂能有效改善拌和物离析性能;基准混凝土成型后均表现为收缩状态,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先微膨胀后自收缩,且收缩变化并不明显;干燥失水条件下,基准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加,体积稳定性一直呈收缩变化,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呈先涨后缩变化,及时、充分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相似文献   

18.
介绍路面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特点及对外加剂的性能要求,提出路面碾压混凝土含气量测定方法及引气剂适宜掺量;进行路面碾压混凝土复合掺和引气剂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提高其抗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陶坤  李小龙  李泉 《公路》2011,(12):199-204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目前存在干喷、湿喷两种基本工艺,干喷混凝土由于难以准确控制水灰比和速凝剂掺量,故平均强度较低,且离散性大;湿喷工艺可以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和速凝剂掺量的有效控制来确保喷射混凝土强度及减小强度变异系数.以承朝高速公路长逢沟隧道为工程实例,从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机械选择组合、施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用水量、砂率、矿渣掺量、沸石掺量、沸石比表面积五种因素对矿渣沸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掺矿渣沸石混凝土的最适宜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法研究了适宜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较基准混凝土好。通过SEM照片对各龄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密实程度明显高于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