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上日内瓦     
《车迷》2020,(5):8-13
日内瓦车展的“云上媒体日”几乎成了德国品牌的专场,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五大德国品牌都推出了重磅新车,展示了“德系战车”在汽车界的绝对地位。除了保时捷,各家车企在电气化的发展上加快了脚步,众多重磅车型也将不久后落地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大黄蜂!书信看!大黄蜂!”这是我在上海街头试驾Camaro 时窗外经常响起的声音。的确,Camaro在中国的街头太耀眼了,而“大黄蜂”这个名字也太响亮了。中国的公路被德系车和日系车占领了太多年,以至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车都在走着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路线。今天,我们终于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了纯粹的美国车。它是那么张扬,那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涂纯明 《汽车杂志》2012,(8):176-176,I0002
身为奥迪三大未来科技之一“e-tron”头阵先锋,以及品牌旗下首款混合动力SUV的Q5 Hybrid quattro,其所展现的“混法”,似乎不像另一个主打混动的日系品牌车那般激进。  相似文献   

4.
徐倩 《轿车情报》2010,(8):164-167
东风风神赞助“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主要是展现世界汽车新兴的重要一极——华系车的优良品质,传播东风风神品牌“从容进取、品质生活”的汽车文化,扩大东风风神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数字     
《汽车与配件》2014,(40):72-72
<正>【11家】今年整车企业半年报全部亮相,统计显示,在22家整车企业中,利润出现较大的分化。有11家整车利润下滑,10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一汽夏利同比跌幅达到9608.69%。【四分之三】美系、日系和德系品牌今年8月在B级车市场瓜分了近四分之三的份额,以25.4%、25.4%和24.0%的份额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同时,1-8月来看,德系品牌缓慢增长,日系车销量下跌,而美系车销量大幅提升,市场也逐渐走向"三足鼎立"格局。  相似文献   

6.
针对日系车与德系车风格的讨论由来已久。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正是对“日本小面包”与“德国小钢炮”迥异风格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豪华车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在快速增长。处于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入门级豪华车,成为各大豪车品牌的销量主力。与动辄百万的高档豪车相比,豪车的入门款以富有亲和力的价格和毫不打折的品质备受消费者关注。以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Class为代表的德系入门级豪华车,以及以雷克萨斯IS系列和凯迪拉克新CTS为代表的日系、美系入门级豪车,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本期我们选取这5款代表车型,为您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8.
正试车编号:No.2558"捷达"终于从一部车升华成了一个品牌,这部名为"VS5"的紧凑型SUV便是捷达品牌的第一款量产产品。捷达VS5与大众品牌的产品共享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实际上它正是出自大众的MQB A1平台,并产自大众成都工厂。试问大众为何要创立捷达品牌呢?或许这是个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到德系基因SUV的好方法。捷达已经表示,这部德系基因的SUV会将指导价带入到  相似文献   

9.
正"在经历了巴黎车展的爽约跳票后,宝马代号G30的全新一代5系终于浮出了水面。正如所料,新车型全面攫取了自家旗舰新一代7系(代号G11)上的精华,外观和内饰的设计虽然没有全新一代奔驰E脱胎换骨般的惊艳,但却在科技、智能、高效三方面相较现款车型有着质的提升。"以"不变"应万变的外观设计套娃设计如今可谓是风靡全球,它的闪亮之处就在于你记住了一款车型便记住了这个车型所属的品牌。而当你了解了该品牌旗舰车型的科技和豪华,就可能把其高大形象顺延至入门级车型上,于是品牌的情怀也就轻松晕染在每一款车型之上,这便是套娃的力量。一直以来,德系车整体轮廓的雕琢尽管鲜有日系车那种大开大合的激进设计手法,不过在细节的追求上,前者的优势就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58-60
按照国内消费者的一贯分法,现有车型可以分为德、日、韩、美、国产以及其他欧系品牌共6大车系,其中消费者公认的品质优秀的是德系车。但是由于价格,配置、外形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德系车型近年来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相似文献   

11.
莽超 《汽车与运动》2013,(2):104-104
德国车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受众,如今这些“德系粉”又有了新宠:同样源自德国的马牌轮胎推出了ContiMaxContactMC5豪华运动轮胎。  相似文献   

12.
汽车产品开发流程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客观科学地比较不同车企之间产品开发流程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产品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定义了标准化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评价模型。基于对各种渠道大量信息和数据的甄别处理,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德系、日系、美系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国际主流车企和中国自主品牌代表性车企的产品开发流程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产品开发流程的综合水平上日系车企处于领先地位,德系车企与美系车企接近,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与国际先进车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最明显的短板是平台开发和开发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全新皇冠的出现令国内一直被德系车垄断的公务车市场似乎产生了几分松动,日系车在舒适性和配置方面的优势再次在全新皇冠身上得到体现,但奔驰、宝马经典高档品牌的品质显然也不是浪得虚名,一场较量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捷报频传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欢声笑语。但冷静思考,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亟待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德系车的安全性与日系车的安全性到底哪个更出色?现在的中国车是已经为这件事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德系车的铁皮论和日系车的吸能论,  相似文献   

16.
用“大树底下好乘凉”来形容这几个车,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虽然它们都背靠各自品牌的“大树”,但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它们不会满足于消极的“乘凉”状态。  相似文献   

17.
宝马来了、奔驰来了、凯迪拉克也来了……中国豪华车市场上该来的都来了,仿佛一夜之间,豪华车市场汇集了8大品牌展开争夺,称今年是“国产豪华车元年”一点不为过。在奥迪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后,未来谁将成为豪华车市场的赢家,“德系车”、“日系车”还是“美系车”?“B(奔驰)B(宝马)C(凯迪拉克)”的市场格局是否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德系日系,A级车的选择从来都不会少。然而在这丰富的选择中,你依然很容易发现广汽本田型格的个性,这是一款颜值动力均在线、特点分明的车型,它似乎在实现传统A级车均衡实用表现的同时,有更多送给驾驶者的小福利。  相似文献   

19.
SAM 《汽车杂志》2007,(10):220-221
环顾国内汽车市场,国外品牌的车型越来越多,人们对新品牌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升。传统的进口车和合资车已经有了派别之分,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等早已分门别类地得到消费者们的广泛认可。而随着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的面世,一股新的风潍——英国风已经悄然升起,或许随着更多英国车型的出现,消费者有了新的选择;或许又将在众多品种中增加英系车的派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日系车企销量下滑、韩系车企渔翁得利、德系车企持续扩张、法系车企突飞猛进、美系车企安心布局、自主车企各自为战、豪华车企傲视群雄,2012年对各大车企来说真的是冰火两重天。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热点事件似乎比往年都要多,从汽车限购到电动车安全;从大众"DSG事件"到日系车被抵制;从合资自主的扩大到自主品牌的危局,这一系列事件贯穿了2012全年,结果无疑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转眼间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管是经历了负面事件影响的车企,还是全年营销业绩突出的车企,都想借助2012广州车展的舞台来展示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画上一个句号,也为来年的发展创造良好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