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世博园区内的排水管道铺设,绝大部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管道,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防汛和排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管道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分析考虑,需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以解决传统的开槽重排方法。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管道修复方法。建设单位根据世博园区内的管道损坏的具体情况,选用了局部修复(不锈钢双胀环修复)和整体修复(CIPP-TURNYOUNG翻转法修复)两种主要的修复方案。这些修复技术在上海世博浦东园区内的排水管道修复工程中,充分显示了其从根本上解决管道渗漏及抗腐蚀性的优越性,并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某地多条道路进行调研,总结了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道路病害种类及特征,并通过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值,评价其承载能力,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路表沉降、基层底部最大拉应力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病害类型与损坏程度有较大不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两者的路表沉降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差异显著,基层层底拉应力差异较小,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镇环境和防汛排水安全也日益重视,排水管网担负着收集和输送雨、污水的作用,是城镇防汛排水保障的重要基础。在排水管道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因排水管道结构性损坏造成的污染地下水、地面沉陷事故时有发生。非开挖修复技术可实现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对排水管道的维修更新,结合实际案例,论述PVC模块内衬法在城市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建成的排水箱涵由于各类原因出现损坏,导致雨污水的输送及周边道路、管线等市政设施受到影响的情况越来越多见。而由于损坏原因不同,箱涵损坏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同时受特定施工条件的限制,箱涵修复方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上海老旧箱涵的常见损伤类型、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进行分类,并对相对应的修复技术进行梳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桥梁台背路堤由于压实困难、路基沉降、填土流失等原因,在道路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造成"跳车"和"断板"现象,从而引起行车安全问题。以上海市临港新城环湖一路等4条道路上共计13座桥梁的台后路段修复工程为依托,详细探讨了桥梁台后路段损坏的原因,并根据路段损坏的轻重程度不同,将病害分为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为桥梁台后路段的修复提供了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上海某道路下雨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设计,介绍了短管内衬非开挖修复法的技术原理、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并通过理论知识及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分析短管内衬法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情况,提出一种针对短管内衬法的设计方法,并总结该技术的特点及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后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12):170-174,180
随着管片内衬法在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中应用的增加,需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以保证施工质量。结合奉贤区南排污水总管及附属设施修复工程应用,介绍了管片内衬法的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接着列举了管片内衬法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各类质量问题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且可操作的控制措施,最后给出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要求。为今后对有结构性损坏的大管径排水管道(箱涵),在采用管片内衬法进行非开挖内衬修复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00-103,122
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并对这几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适用管径、适用管种、修复类型以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雨污水混接改造工程,重点介绍点状一玻璃纤维布修复技术、玻璃纤维内衬修复技术两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针对国内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作出概括。  相似文献   

9.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56-157,169,M0017
污水管道修复技术目前在大量改造的老旧排水管道上广泛使用。以某管网工程新建污水管道修复更换为例,提出非开挖紫外线原位固化修复、支护开挖管道更换+非开挖局部管道修复、现状钢筋混凝土管内衬钢管加固修复、管道周边注浆加固+管道内裂缝修复四个方案,并对该四个方案进行比选,最终推荐采用非开挖内衬钢管加固修复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许贤敏 《公路》2001,22(12):72-74
由于车辆荷载与交通流量的增大,道路的损坏日趋严重,修复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挖掉旧路面的废弃物又会造成环保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外的高性能修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利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164-167, 200
为了确定适用于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区道路的路面结构,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路面类型确定了五种典型路面结构组合。采用路表弯沉、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永久变形、低温开裂指数、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路面造价等参数表征路面性能,通过模糊数学对五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结构三的弯沉值最小,路面整体强度较好;结构一底基层层底拉应力最小,基层抗开裂性能最好;结构一的底基层疲劳寿命最大,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结构四造价最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综合评价表明结构五的综合性能最优,综合评价结果为0.95,针对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区道路所处的气候环境及交通特点,最适用于该区域的路面结构为结构五。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成因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源于路表面的轮迹带附近的纵向开裂(Top-Down开裂)是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之一,也是国际沥青路面工程界对道路损坏研究的新热点。为此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出4条实际道路的最大拉、剪应力值及其位置,绘制了它们的等值线图。对最大拉、剪应力位置与开裂现象,最大应力值与应力强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载下强大的剪应力是造成Top-Down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地下道路特殊环境及交通特点的要求,研究了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以保证地下道路沥青混合料满足足够的抗剪切能力,良好的耐久性、水稳定性,足够的抗滑能力,良好的低温抗裂性以及阻燃性能等,保证沥青路面优良的服务性能,安全美观、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水对沥青路面的损害这一道路常见病害的特征和机理,查找了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针对城市道路提出了预防水损害发生的措施和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车辆制动工况下路面抗滑性能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以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仿真平台,提出采用轮胎解析参数、整车参数、路面抗滑值构建耦合关联的车辆-轮胎-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湿滑路面状态下弯道行驶车辆的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情况,探索路面抗滑性能与表征行车安全风险的运动学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车辆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弯道路面抗滑性能易使车辆在制动时出现急速横摆、甚至侧翻的交通事故;车辆两侧轮胎接地面抗滑值不均衡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高于对直道行车安全的影响,车辆极易在弯道制动时出现因抗滑值不均衡而无法保持有效转弯半径、进而冲出车道的交通事故.研究可为制定弯道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魏淑艳  姜炎 《公路工程》2020,(1):126-129,189
以某新建公路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模型,针对工程初步设计供选的三种耐久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和疲劳寿命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RCC基层、加强型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峰值较于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要小,故该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更优;②RCC基层、加强型半刚性基层和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差距较小,故均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损伤性能和使用性能;③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沥青下面层层底拉应力峰值较小,故抗拉开裂性能较优;④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以及疲劳寿命较于其余两种路面结构要小,故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抗疲劳能力、抗拉压性能较优;⑤三种路面结构中RCC基层的各项性能较优,故工程路面结构推荐RCC基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某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开裂破损原因,在介绍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对某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探测,并结合弯沉值、密实度与含水率等测试结果,验证了地质雷达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公路下部存在不密实区、富水松散区以及不均匀沉降变形区,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分析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特性,并总结了新区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新区现有路面交通量、车辆组成、土基模量、材料参数、结构组合形式,最后提出了新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的抗剪强度与抗裂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铺筑试验路,得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油石比为3.4%~3.6%时,动稳定度达到3000次·mm^-1以上,沥青路面路表的回弹弯沉远小于设计弯沉。试验路通车3年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半刚性底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和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黄土地区公路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为例,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影响黄土压实的诸多因素,为黄土地区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