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网约车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然而网约车非法营运问题凸显,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分析了非法营运网约车驾驶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平台公司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从加大网约车非法营运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强化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监管、压实网约车平台公司规范日常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法治建设和跨部门联动执法等方面,提出治理网约车非法营运乱象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共有23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44.1万本、车辆运输证130.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5%、2.3%.5月,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80084.7万单,环比增长5.2%.从本月情况看,有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再一次把网约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约车究竟还有多少安全隐患?司机无证上岗、不合规的外地车辆和司机接单、部分平台随意拒载、网约车司机岗前和日常培训欠缺、安全意识不强……"事前不做有效防范,事中不能积极干预,事后标榜高价补偿。"诸多真实存在的问题,让现实变得无比残酷,网约车行业在舆论漩涡中迎来了一场"史上最严"的专项整治行动。8月31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自9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从出现至今,网约车一直是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热点,网约车到底该如何管、如何走?今年"两会"中来找答案!"网约车新政"2016年出台后,交通运输部配套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截至目前,29个省区市已经出台了实施意见,247个城市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11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从出现至今,网约车一直是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热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释放出了一些内容: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  相似文献   

5.
黎达铮 《人民交通》2021,(18):42-43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曾有业内人士借用狄更斯的名言这样评价过网约车行业的现状.滴滴APP下架事件后,"一超多强"的时代默认宣告结束.时有动荡的网约车行业既面临着日益严厉的监管,又让一众"腰部"企业重燃希望.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时代,网约车来势汹汹,传统巡游出租汽车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网约车等新业态的强势影响,近年来巡游出租汽车如何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一直在业内维持着较高的关注度。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出租汽车139万辆,年完成客运量352亿人次,占全国城市客运量的28%。"在网约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巡游车的客运量依然占出租汽车行业总客运量的70%以上。交通运输部及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信用、数字等监管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7.
孙兰英  周星 《综合运输》2018,(12):44-49
网约车新政是政府对共享经济进行规范引导的积极探索和示范。本研究运用政策工具理论,对全国234个城市网约车政策文本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工具分类、内容编码、交叉分析技术从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和城市发展水平三个维度剖析了当前网约车新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网约车新政以强制型政策为主,存在管制措施与创新导向的错位;地方网约车新政的制定和执行受到传统迅游出租车群体的干扰,存在政策俘获现象;网约车政策总体偏严、同质化过高,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执行的效果存在偏差。政府必须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协同自律监管模式,提升精准监管能力,促进新旧业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1月31日,全国共有2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08.6万本、车辆运输证116.1万本.各网约车平台公司1月份共新注册合规驾驶员16.8万人,新注册合规车辆7.0万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约车市场逐步扩大,手机点一点就能约个车.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目前,社会对网约车安全问题重视度提高,这就既需要政府继续加强监管,又需要网约车平台不断进行自我整改、自我完善,从而促进全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能够确认的是网约车行业通过各方努力,一定能守牢安全底线,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0.
网约车合规率是影响出行安全与网约出租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纯电动乘用车接入国家或地方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的实车运行数据,对其运行是否具有网约车使用属性进行研究,为判别网约车是否合规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以降低网约车合规化的监管难度,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网约车合规化发展的要求与现状;通过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分析了电动乘用车专职网约车、兼职网约车和私家自用车三种不同使用属性的使用行为特征,构建了电动乘用车使用属性判别指标体系;采用朴素贝叶斯模型,对上海25辆纯电动乘用车进行了使用属性判别。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了全国道路货运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只要坐在电脑前,即可看到全国货车运行轨迹、状态实时的汇总,还可对每一辆货运车辆信息进行抓取和分析。"汇总全国货车的信息,实现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城市网络的互相连接,实现多级联动的监管机制、车辆实时监控、分段限速等功能……这便是全国道路货运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它集信息网、车联网、监管网、安全网于一体,为全国货运保驾护航。"这个平台由我们研发和运营,它将  相似文献   

12.
<正>张鑫,80后;2001年去英国留学;2002年去往澳大利亚留学,在澳期间曾创业在网上销售自行车;2009年回国进入汽车租赁、汽车维修行业;2014年创立"约车"平台。"现在的互联网是一个比较浮躁的市场,我们选择踏实做事,有多少水就和多少泥,踏踏实实干点实事出来。""借助于互联网巨头的背景,滴滴、易到、Uber、神州等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约租车市场拼得火热。绕开这厢的激烈战火,"约车"把目光瞄准了三四线城市,大胆开启了城际约车,意图另辟蹊径,寻找红海中的蓝海。"【访谈】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租赁的春天就要到了?"车立信"直击市场信用痛点由于汽车租赁所有权与服务权租赁的特点,以及国家在维权个人信用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加之租赁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这都对一些不法分子诈骗租赁车辆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汽车租赁诈骗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如何尽早建立租赁信用体系正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4.
<正>"约车"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跟山西汽运集团的仁仁汽车租赁展开合作,启动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城际约车服务,"约车"提供平台,仁仁提供司机和车辆。通过这种模式,"约车"网给客运做出了增量、扩大了业务,把原本被黑车占据的许多市场夺回,帮助客运企业把原来服务质量差、不能门到门的相关业务壮大起来,进一步襄助传统客运转型升级。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推动下,客运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  相似文献   

15.
坚决落实作为顺风车平台的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坚决抵制非法营运,不把顺风车做成廉价网约车,认真落实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启动部分产品的优化相关动作…… 2020年12月,针对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提醒式约谈,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很快作出回应,相关回应举措均落点于不以顺风车名义提供网约车服务、让顺风车回归共享经济本质.  相似文献   

16.
正网约车新政自2016年颁布至今,在促使网约车从野蛮生长进入到规范发展阶段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加强网约车的信息监管成为当下行业管理部门一个棘手问题。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网约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各种争议。但由于其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出行痛点,给人们生活带来福祉,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意料。有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如今出租车的呼叫方式已不再是马路招手,而是网上预约。在"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样化约车方式丰富人们出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未知、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隐患也让人忧心忡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出租汽车行业内的新、旧两种业态也是如此。在国家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将出租汽车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两大类,通过  相似文献   

18.
高宁 《人民交通》2022,(1):22-23
今年以来,网约车行业监管政策逐步升级不断细化,目标直指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求各大网约车平台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平台抽成的透明化建设,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保障从业人员获得合理休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趋势下,网约车等新型出租汽车运行模式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剖析乘客、驾驶员和行业管理部门三方需求,对不同出租汽车运行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网约车节能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网约车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网约车需求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按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工作路径,以某网约车企业的运营数据为例,利用PMT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网约车出行需求的特征,最终发现网约车需求在不同时段、地域上存在的差异。这些结论有助于网约车企业在进行车辆资源调度时做出更合理的调度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