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出行前停车诱导系统中两阶段停车选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同时解决机动车辆出行过程中停与行的问题,减少车辆巡泊产生的无效交通,提高出行效率,提出了服务于出行前停车诱导系统的两阶段停车选择方法.第一阶段是以停车场距目的地的步行距离、停车设施类型、有效停车泊位数、停车费用等4项指标对候选停车场进行初选;第二阶段为组合选择过程,以步行距离最短、停放可行性最高、停放成本最低、停放安全性最高、驾车至停车场行驶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模糊偏好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为用户提供各候选停车场的决策排序.该方法求解效率高,且充分考虑驾车者意愿,适用于出行前的停车诱导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停车相关技术、政策,优化区域交通环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4S店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停车设施的数量及利用率的调查,分析4S 店区域的停车现状。从4S 店区域停车需 求多样性入手,分析其内部停车需求与外部停车需求,考虑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停车管理 政策及公共交通问题,统筹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协调供需发展关系,提出4S 店区域停 车问题的解决对策:挖掘停车潜力、建立立体停车库、施划路内停车、扩大停车设施供给,以满 足内部停车需求;实行车位共享,规范路内停车,推进区域信息化,以满足外部停车需求;优化 停车管理政策、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违法停车处罚力度、提高合法停车意识,以引导交通出 行者;各种措施应相互配合,以缓解4S店区域停车压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时变停车需求的准确感知是制定停车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由于难以获取城市所有停车场进出车辆数据,且部分老旧停车场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及违章停车的存在,导致城市区域时变停车需求识别困难。本研究利用城市已有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以卡口车牌识别数据、停车场进出车辆数据和出租车GPS数据为基础,通过训练模型区分停车与行车在前后两次卡口数据中的特征差异来识别车辆停车行为,从而实现城市区域时变停车需求识别。首先,结合493个停车场的进出车辆数据和3 649辆出租车的GPS数据确定车辆行停状态,得到846 204个停车样本和81 654个行车样本,并基于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最近邻(Edited Nearest Neighbor,ENN)算法对不均衡行停数据集进行组合采样;其次,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来识别车辆的停车行为,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停车行为识别模型准确率为93.1%,精确率为99.6%,召回率为86.5%,识别效果优于...  相似文献   

4.
段进宇  刘俊丽 《城市交通》2010,8(5):47-51,72
我国大型游乐场所停车场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有效的规范指导及实践经验。通过收集已成熟运转的全球各地迪斯尼乐园地面停车场数据,探讨大型游乐场所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相关因素,如停车需求、停车方式、出入口设计等。统计分析不同的停车场规模、泊位平均面积、停车方式、出入口、内部通道长度等特征,得出停车场泊位数与停车方式、泊位平均面积、出入口数、出入车道数、内部通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供需矛盾首先要把握中心区停车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特征关系。通过对南京市新街口商业区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率与离去率的调查和分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短时预测,得出小区所有停车场车辆总到达率特性比单个停车场更为稳定和显著,而车辆离去率特性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不明显。本研究为中心区停车场的管理和停车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停车场出入口处车辆驶入驶出对连接路段车辆速度的影响,对停车场规模、驶入驶出率、出入口道路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时间障碍率参数,利用时间障碍率来反映停车对路段车辆的影响,将停车影响作为路段车辆的交通阻抗,在BPR路阻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主路车流受停车影响的车辆速度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停车场出入口处仿真,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较小,车速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相似文献   

9.
交通有通必有止,静止交通(也称静态交通)是交通的一个重要特征.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法规等.而公建大楼、旅游景点由于其自身车辆停放和吸引停放数量较大,因此其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库)问题是静态交通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如果上述设施配建的停车泊位偏少,则容易造成车辆无处停放或在道路上乱停乱放;另一方面,如果对周边道路乱停乱放车辆缺乏有效管理,则其配建的停车泊位就不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寻找路内停车泊位产生的车辆巡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路内停车泊位在道路上巡游的车辆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首先指出路内停车低价与路外停车高价共同刺激驾驶人选择巡游而非使用路外停车场(库)。其次针对洛杉矶的巡游开展调查,得到车辆平均巡游时耗和距离,并得出每年由此产生的车辆行驶里程、时间浪费、燃油消耗及CO2排放。然后通过分析路内停车价格与车辆巡游的关系,提出城市全日泊位使用率大约为85%时,停车泊位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停车价格较合理。接着以加利福尼亚格雷伍德城停车价格制定及停车收益使用为例,给出停车增量融资的收益回馈方式。最后指出,为了减少拥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街区环境等,城市应制定合理的路内停车价格并将产生的收益用于改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1.
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停车场出入口,减少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停车场出入口布置问题。在分析停车场出入口几何设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入口道长度、出口车辆平均延误及出口服务水平,判断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的适应性,给出了出入口位置布置方法。同时引入停车视距,分析并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出入口与上、下游交叉口的合理间距。最后,以大庆市龙宫停车场出入口设计进行实例分析,给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停车场停车引导和车位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RFID和ZigBee的技术优势,在无源电子标签和RFID阅读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与ZigBee网络融合的停车场停车引导及车位管理系统。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运行稳定等特点,能克服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的弊端,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满足停车场自动管理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12,(6):96-97
深圳市首个P+R社会停车场正式对市民开放,该停车场是深圳市首个由政府投资兴建的P+R停车场,位于最为拥堵的交通节点梅林关(入关方向右侧),毗邻地铁4号线民乐站出入口。停车场面积3.83万m^2,设置小汽车停车泊位1089个,目前停车场开通出入口各1个。车辆可沿梅林检查站进深圳市区方向最右侧车道、经地铁4号线民乐站口往前约100m处进入停车场,从出口拐入南坪快速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停车场停车引导和车位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RFID和ZigBee的技术优势,在无源电子标签和RFID阅读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与ZigBee网络融合的停车场停车引导及车位管理系统。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运行稳定等特点,能克服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的弊端,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满足停车场自动管理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衡量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确定性,引入停车时间可靠度的概念。配建停车场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类型、区位因素及停车场规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停车排队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和用户忍受时间是计算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决定性指标,据此建构停车时间可靠度模型。其中,停车排队时间按照非满位排队时间和满位排队时间进行讨论;停车搜索时间是在已有丈献基础上进行的细化;用户忍受时间通过排队等待率来反映,通过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市区综合商业大楼配建停车场的停车时间可靠度进行计算,并评估了停车场当前状态下被用户接受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路内停车设置规模非线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路内与路外停车的合理匹配,减小停车成本,从路内停车带与路外停车场匹配关系入手,分析了车辆停放者选择停车场行为,分别量化了路内车辆停放者和路段车辆出行者的社会成本,综合考虑路内停车对道路交通流延误的影响、绕行距离、收费差额以及个体时间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停车成本整体最小的路内停车带设置规模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内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设置路内停车带之前相比,优化后停车平均绕行距离减少了63.0%,停车综合成本下降了37.3%,可以看出路内停车带规模模型能够优化路内与路外停车之间匹配关系,使停车系统综合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为例,对以北京路商业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区和以天河商业区为代表的现代商业区的4个停车场进行停车目的、停车步行距离、停车场类型、停车场安全、可接受停车费用5种停车特性的停车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停车便利是停车者对商业停车空间组织最主要的要求,可以通过合理的诱导,提高停车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增强商场停车的便利性;应该利用合适的商场停车优惠政策,适时实施停车吸引或停车阻碍措施,更好地进行商场停车空间组织。最后借助模糊综合评价,对4个商业停车场的吸引能力进行排序,指出停车承受能力的高低将严重影响商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城市路网中交通均衡与停车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出行者实际停车搜索过程,运用G/G/c/FCFS 停车排队模型,研究了路径流量、行程时间、停车场可用概率三者的关系,进而计算停车场在车辆到达时的可用概率,并将此概率纳入停车搜索路径的广义费用函数,最后根据交通网络中出行者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理论,提出基于停车排队理论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准确合理地分配城市路网中的停车流量. 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城市整体角度为停车需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城市路网中交通均衡与停车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出行者实际停车搜索过程,运用G/G/c/FCFS 停车排队模型,研究了路径流量、行程时间、停车场可用概率三者的关系,进而计算停车场在车辆到达时的可用概率,并将此概率纳入停车搜索路径的广义费用函数,最后根据交通网络中出行者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理论,提出基于停车排队理论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准确合理地分配城市路网中的停车流量. 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城市整体角度为停车需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路内停车是城市公共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路内停车定价对于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均有积极作用. 本文微观上分析车辆停放的选择过程,结合车辆停放者的行程时间、停车场搜索时间、停车等待时间、出口时间和停车场自身费用,建立当前停车场的选择效用函数. 通过效用函数建立了车辆停放者的概率选择模型,通过考虑停车选择的约束条件,在提高整个停车设施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路内停车定价模型. 结合容量加载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铜陵市路内停车定价优化模型的实例,实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