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一、概述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的新概念,是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等社会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X指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  相似文献   

2.
正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与《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新能源车标准化要点》与《智能网联车标准化要点》),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化与阶段性任务作出了批示。  相似文献   

3.
一、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速度 1.什么是智能化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体.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汽车的安全、舒适、节...  相似文献   

4.
周辉 《车时代》2021,(1):110-110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标志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是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在充分的认识智能网联汽车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在信息安全方面面临多种风险隐患,这些风险隐患直接影响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的探讨,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正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从四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一是标准先行、制定法规,将推动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法规制定;二是构建生态、完善基础,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等领域的融合,建设覆盖全国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实现车、路、人、云的互联互通;三是保障安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等的安全等监控;  相似文献   

6.
V2X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可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车与云等互联,将车辆信息与外界信息共享,增强车辆智能感知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V2X的相关测试以及复杂的V2X通信场景搭建,分析如何使用信号发生装置将真实通信环境复原测试区以及相应信号捕获解析。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从汽车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出发,研究目前车载网络主流的汽车总线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上存在的总线安全威胁进行分析,同时对总线技术安全策略进行研究,并展望智能网联汽车总线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平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从而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体验,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快速进入产业化与市场部署阶段,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武汉作为国内第一批发展车路协同与智慧城市的“双智”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大力促进智能网联车及配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依托武汉光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实例,构建光谷完整的“车路智行的生态系统”,着重研究车路智行一体化的智能网联体系,归纳总结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段的建设,为推动自动驾驶、V2X等技术的研发应用进程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光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投资促进会于近期顺利举行,并开设了一场以“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共赢”为主题的圆桌讨论,来自各个领域的嘉宾们分享了他们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及技术趋势的洞见。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变成了一个可生长、不断演进的复杂有机体,不止是自己变得复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更聪明的车、更智慧的路,达成协同发展的体系,再加上质量标准、法律法规的“加持”,从而构建出一整套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已经高度重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连接车、人、路、云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黄埔、南沙、白云等6个行政区,广州市政府正积极推进车联网国家先导区建设工作.针对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对广州市车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政企事业单位、搭建"一城一网一平台"、扩大车联网产业生态圈、探索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下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图将技术、产品、市场等核心要素相连接,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智慧。本文从技术角度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将企业的技术路径划分为"渐进式与一步到位式"、"自主式和网联式"两个维度,得到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径选择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其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发展迅速,双目摄像头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传感器,可以直观地观测到车外的各种信息,包括行人、车、道路和障碍物等情况,随着摄像头技术的发展,其造价越来越低廉,像素也不断提升,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双目摄像头技术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使用摄像头之前,要对它进行安装、标定、调试,在日常维修过程中,双目摄像头常见的故障诊断也需要汽车维修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包括摄像头的硬件故障、通信故障和软件故障。  相似文献   

13.
专家观点     
正李骏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要加速推进'五个标准'。第一是加速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的突破;第三个是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库建设;第四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建设;最后一个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区(首钢园)正式启动,无人接驳、编队行驶、分时租赁、无人快递、无人清扫、无人配送、无人售卖、无人巡检共8种20多辆无人车齐聚首钢园,首钢园区成为本市无人车集中测试的实验田,将打造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  相似文献   

15.
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智能网联系统成为现代汽车转型的新方向,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用车体验。其中,自动寻车技术属于一种高端智能技术,以智能网络系统为基础,满足用户快速停车、找车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程度。基于此,本文以自动寻车技术为研究切入点,围绕其在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希望为进一步推广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不仅是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在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用以促进相关技术进步,支撑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本文从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两方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分析了典型测试技术应用案列,总结了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现状,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正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无线电频率规划近日,为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规划了5905-5925 MHz频段共20 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于基于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直连通信)智  相似文献   

18.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成了芯片、5G、物联网、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涉及到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等核心命脉,因此产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依靠自主研发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在数字化"路车协同"技术领域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巨大潜力。文章结合智能网联产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如何通过风险资本、龙头车企集团及政府部门之三力叠加,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以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9.
<正>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举行了一场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峰论坛。论坛指出,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从智能化来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网联化方面,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渐普及,汽车实时在线成为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已宣布自2017年起强制安装车对车通讯系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汽车产品正在向着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如此便带给了汽车用户全新的体验,同时让其重新认识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即融合车联网和智能车,把控制中心、车辆传感器以及执行装置等设置在智能汽车中,利用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以及执行等相关功能,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人、路、车的信息交互共享,今后会慢慢代替人类驾驶汽车,可以确保汽车驾驶更加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