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FLAC3D软件对浆砌块石挡土墙进行数值模拟,将其位移云图、剪切应变增量云图、塑性区的分布等进行分析,并与工程实际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浆砌块石挡土墙边坡可能出现RB模式的倾覆失稳破坏,以及滑移失稳破坏;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突变级数法以及非线性结构可靠度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运用FLAC3D软件对浆砌块石挡土墙进行数值模拟,将其位移云图、剪切应变增量云图、塑性区的分布等进行分析,并与工程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浆砌块石挡土墙边坡可能出现RB模式的倾覆失稳破坏;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突变级数法以及非线性结构可靠度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某山区高速公路在连日降雨条件下,原15 m高的浆砌片石路肩挡墙发生水毁,路面结构尚完整但处于悬空状态,在对破坏形态和坍塌成因进行分析后,基于“快速修复”理念,提出了先快速施工挡墙形成早期支挡效果以开放交通,后及时施工桩基并适当反压以改善结构性能的应急处理方案。随后采用midas GTS N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当前破坏形态,对墙体参数进行折减反演,得出了现有挡墙的实际强度参数,并基于强度折减法对初步应急措施和后续补强措施施作后的结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步应急措施完成后,结构安全系数为1.197,能够满足施工期临时需要;后续补强措施实施后,路堤整体稳定性提升至1.681,能够满足工程长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亚  王勇  刘杰  艾钰皓  高斌 《公路》2023,(3):13-20
双面加筋土挡墙加筋交叉区的两侧筋带相互影响,使其与常规单面加筋土挡墙存在差异。为研究双面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挡墙的破坏模式及破坏开展过程,然后分析填土因素对挡墙变形的影响、面板刚度与挡墙整体安全系数的关系以及筋带在路堤内部的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施工工艺控制不当是造成公路双面加筋土挡墙病害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及加强对筋带连接位置的保护设计;双面加筋土挡墙会发生路堤整体剪切与地基剪切2种模式的破坏,路堤整体剪切破坏的破裂面形式为折线形、破坏的表现形式是面板鼓胀,地基剪切破坏的破裂面形式为爪形、破坏的表现形式是地表隆起和挡墙绕墙顶变位;面板刚度与挡墙稳定性呈对数线性关系;填土黏聚力超过30 kPa后,挡墙面板鼓胀位移几乎不再减小,而是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最大鼓胀变形位置位于墙高的1/4~1/3之间。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关山二路立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汉市三环线关山二路立交工程实例,对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施工过程进行较详细阐述,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简要说明,并与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墙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对推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施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南山区某普速铁路工程近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实例,对适用规范及条款进行分析,明确防护原则;对风机破坏工况及水平撞击力进行模拟估算,有针对性地提出拉索、挡墙、刺丝滚轮及橡胶缓冲层的综合防护方案,通过力学性能检算,该挡护措施结构尺寸合理,受到撞击后不会发生滑移破坏,能够有效地将风机叶片挡在防撞墙外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左右幅开挖对临洞的影响,以云南省晋红高速公路蔡官营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块体离散元软件3DEC中的黏结块体模型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双连拱隧道一侧开挖对临洞拱顶沉降和围岩节理破坏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表征蔡官营隧道纵向间距过大或过小时现场出现的异常变形及结构破坏等现象;开挖过程中,无论是先行洞或后行洞开挖都会造成临洞拱顶沉降值增大及围岩中张拉、剪切破坏节理数量的增加,且破坏的节理主要以剪切滑动破坏为主,说明除了位移、应力外,节理破坏数量的变化也可作为围岩所受扰动大小的判断依据。然后以多个指标为判断依据,研究该隧道左右幅掌子面不同纵向间距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纵向间距;根据先行洞掌子面附近拱顶沉降值变化得出合理间距不小于30 m,根据张拉失稳节理面的数量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处于滑动状态的节理数量得出合理间距为30~40 m,根据发生滑动节理数总和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中隔墙的水平位移得出合理间距为20~40 m,根据二衬弯矩值得出合理间距不大于40 m,综合所有判断依据,得出隧道左右幅掌子面纵向间距应介于30~40 m(隧道净空的2~2.5倍)之间。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将左右幅掌子面纵向间距严格控制在该范围内,最终隧道顺利实现了贯通。  相似文献   

8.
田皓文 《隧道建设》2013,33(2):129-134
为减少重庆地铁大龙山车站TBM中板过站可能存在的变形、失稳或倾覆等风险,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中板结构; 2) 临时支撑加固中板结构; 3) 控制弧形导台质量; 4)加强信息化施工。最终,TBM顺利通过了大龙山车站中板,车站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形和破坏。由此可以说明,TBM中板过站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考虑不同拉压特性的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位移判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体顺层边坡破坏主要表现为剪切滑动和溃屈破坏等形式,而溃屈破坏常具有以板或梁的形式发生屈曲破坏的特征,其是否发生屈曲破坏与岩体力学性状有很大的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岩体拉压特性不同的特点,探讨了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的屈曲稳定性态,并对岩梁模型进行了合理修正,给出了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位移判据。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破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何东林 《路基工程》2009,(1):124-125
利用ANSYS软件,选择合适的本构关系Saenz模型和Willam—Warnke五参数破坏准则和拉压组合准则.模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破坏过程,得到了应力分布规律、破坏阶段特点、裂缝的位置及分布特征,为砌块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苏树明 《路基工程》2016,(5):177-181
针对加筋土挡墙存在的多种失效模式,分别建立对应的极限状态方程,基于可靠度理论采用一阶可靠度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可以很好考虑实际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土工布的抗拉、抗拔性能随着竖向间距的减小而提高,同时,越靠近底层的土工布层的抗拉性能越差;特定设计参数下,存在最合理的挡墙高度。  相似文献   

12.
匡经桃 《路基工程》2019,(4):111-115
为市域铁路路基绿化,提出了3种绿色支挡结构:锚杆框架内三维生态袋防护、台阶式土钉墙、台阶式桩板墙,并对每种绿色结构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应用进行了阐述。根据锚杆框架内三维生态袋防护结构内部的受力情况,导出了用于锚固生态袋锚杆的长度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普通土钉墙支挡边坡和台阶式土钉墙支挡边坡的稳定性和边坡土压力,得出二者稳定性基本一致,台阶式土钉墙边坡总的土压力偏小。对比分析了台阶式桩板墙桩板和常规桩板墙的桩板的受力情况,得出台阶式桩板墙的桩和板较同等规格的普通桩板墙的桩和板受力偏小。  相似文献   

13.
系统可靠性理论在肋柱锚杆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建立了锚杆挡墙中肋柱锚杆体系的系统可靠性模型。根据规范推荐的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考虑锚杆的多种失效方式,导出了肋柱锚杆体系的结构功能函数。编制程序对算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锚杆系统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可靠指标。最后讨论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以及单根锚杆可靠指标随岩土体深度的变化,发现参数φ的变异性对锚杆体系可靠指标的影响最大,单根锚杆的可靠度随深度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4.
综合既有线挡墙安全等级划分的现状,提出了挡墙安全评估四级分级法;并考虑浆砌片石挡墙的特殊性,在传统的安全评估单元中,新增了自然因素与外部环境项,针对新的评估单元引入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提出了综合安全等级的概念.综合安全评估法较传统的定性安全评估方法更细致全面,且能量化,可为浆砌片石挡墙安全评估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双排桩支护结构参数对深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以成都某项目2A期工程的基坑支护为依托,通过运用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不同结构参数下基坑安全系数和双排桩水平位移、桩后土压力的规律,从而得出基坑不同失稳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各参数的合理范围内,基坑土体呈内部剪切破坏,与陡边坡的拉裂-剪切破坏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高路堤加筋土挡墙修筑需求增大,而高路堤加筋土挡墙受力变形较一般路堤加筋土挡墙复杂,目前对其研究较少。为研究高路堤加筋土挡墙的受力变形特性,采用实际的工程图集案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结构设计参数的单一因子,分析填料、加筋率、平台宽度等主要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筛选出满足稳定性要求的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实现高路堤加筋土挡墙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城郊公路路堑边坡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墙加固工程,对拟用锚固桩和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加固方案,从稳定性、工期、成本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经综合分析,建议选择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对挡墙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8.
板椅式桩板挡墙是深厚斜坡软土地段路基边坡的一种新型支挡结构,亟需对其工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板椅式桩板挡墙的三维数值模型,对结构的内力变形、岩土体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力极值出现于桩梁交接处与岩土交界面附近,横梁需作为特殊构件设计;现有土压力分布假定基本能满足结构计算要求;覆土模量大于100 MPa或基岩模量大于10 GPa时,可不计岩土体参数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副桩布设于主桩内侧可有效降低椅式桩内力、转换桩基拉压属性,桩梁刚度比需控制在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夏龙 《路基工程》2014,(3):152-155
静态爆破是非炸药爆破环境下安全、经济、高效的理想破碎方法。其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飞石、无粉尘、无冲击波、无有害气体和无毒等特点。在雨田煤炭铁路专用线吐鲁番站内挡墙的拆除中采用了静态爆破,通过施工现场实践和多次试验,优化并确定了片石混凝土挡墙静态爆破施工的技术(关键)参数,有效降低了因飞石、振动及噪音等对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对既有线运营和站内施工的干扰,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