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机场基岩上覆土层地基垫层强夯法、强夯置换墩法处治工艺,以某地级市机场新建工程为依托,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固体体积率检测、压实度检测等对处治前后地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强夯后土层强度提升幅度为0.8~2.0,且较深处土层强度增幅较大;基岩上覆土层在经过4000 kN·m强夯处治后,干密度和黏聚力均有所提高、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旋喷桩在加固隧道填充性岩溶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旋喷桩加固隧道填充性岩溶软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加固深度、复合地基强度计算、室内试验与现场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兴义机场红粘土地基强夯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虎鑫  刘武杰  黄晓波  方勇 《公路》2003,(2):112-117
针对兴久机场红粘土地基和高填方的工程特点,通过试验、检测与分析,表明红粘土地基经强夯处理后,满足机场设计要求,为高填方红粘土地基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道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64-167,I0017
为研究贵州某机场在岩溶地质特征下的溶洞地基处治,通过对岩溶环境开展调研,依据工程勘察报告及机场岩溶发育特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施工及检测成果,研究溶洞地基处理适应性处治技术。主要用强夯法处理岩溶洼地、漏斗、塌陷、落水洞,以及充填类型的洞体等溶洞地基;用清爆强夯法处理隐伏溶洞;用地面搅拌高压灌注C15号混凝土处理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实验结果表明:强夯处理的溶洞的固体体积率大于78%的设计要求,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清爆强夯处治溶洞固体体积率均大于83%;C15低标号混凝土处理的溶洞混凝土取芯率不小于80%,并无明显掉钻,重型动力触探N63.5均大于5击,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风积沙路堤的压实与压实度检测等技术问题,以腾格里沙漠穿沙公路为依托工程,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路分析了振动压实方式、压实遍数等因素对风积沙路堤压实效果的影响,以及风积沙路堤的二次压实效应,提出了风积沙路堤压实技术与压实度的快速检测方法。经工程实践验证:风积沙路堤的压实质量得到了保证;压实度快速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模拟毛细水迁移试验,对盐渍土地区机场地基中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含盐量的毛细水上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含水量、含盐量、压实度不同,则毛细水上升速度、高度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压实质量是高填方工程成败的关键。冲击压实技术兼具有多种碾压效果和较大的击实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填料的级配,增加高填体密实度,大幅减小高填体的工后蠕变变形。对某山区机场爆破碎石填料的冲击压实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对碎石填料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按施工参数进行冲压沉降量、干密度现场试验,并详细分析了冲压后颗粒级配的改良和干密度的增加。由此,确定了合理的冲压施工参数,在工程应用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载荷试验确定水泥土搅拌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南某机场工程实例,阐明了利用载荷试验确定机场边坡稳定影响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全过程。揭示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获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沉降量与其对应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桩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托底灌浆技术在岩溶塌陷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雪池 《公路》2004,(8):116-119
结合莱新高速公路莱钢水源地岩溶路基塌陷情况 ,进行了岩溶塌陷的机理分析 ,首次提出了应用托底灌浆新技术加固地基的合理方案 ,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 ,总结出了托底灌浆技术的工艺参数、施工流程以及质量检测手段。用该技术加固路基获得了成功 ,其成果可以用于其他类似工程 ,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堤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黎莉  刘代全  刘晓明 《公路》2003,(1):72-76
在阐述山区高填石路堤填料及其压实后工程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潭邵高速公路的建设实践,从码砌边坡、内部填石、地基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高填石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设计、施工中可以通过把握好码砌层的厚度、针对不同的地基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控制高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和质量检测方法,加强地基勘察和处理等途径来提高填石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昆明新机场验证试验小区红粘土边坡及岩溶破碎带,分别进行强夯法和清爆换填法处理,并通过载荷试验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破碎带清爆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kPa,强夯面平均沉降量为30cm,效果明显;对于埋设较浅的溶蚀破碎带,建议首先爆破揭顶,分层回填块石后采用强夯处理;红粘土边坡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变形模量为1.74~2.14MPa。关键词:红粘土;边坡;岩溶破碎带;强夯法;清爆换填法  相似文献   

12.
机场地基处理时,提高浅部土层地基强度、减少工后剩余沉降,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确保机场工后安全运行,是地基处理设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为了保证营口机场工程地基处理的准确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现场试验。根据典型试验区地基现场处理数据,基于FLAC3D对试验区强夯处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把H1,H2,H3不同试验区的地基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评价各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将H2试验区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营口机场全场(跑道、联络道、站坪)大范围软基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土石混填料为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最主要的原料,由于土石混填料级配差、不稳定等特点,难以控制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智能压实技术本质上是根据监测的振动响应获得智能压实测量值,识别或评估压实质量,并实现碾压过程的动态监控.针对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常规评价指标的不足,文中研究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测量值指标,依托某高速公路土...  相似文献   

14.
粗粒混合土具有颗粒级配和均匀性差的特点,难以用作变形要求高的建筑地基。结合海拔4300余米的西南某重点工程项目,采用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的方法对原粗粒混合土抛填地基处理和高填方填筑体进行了压实试验。通过颗粒分析、压实度测试、动探、载荷试验、波速试验等检测表明,中高能量强夯可有效破碎工程区粗粒混合土填筑体中碎石,使填筑体颗粒级配变好,密实度显著提高,处理后填筑地基物理力学性能良好,达到了高填方地基稳定、均匀和密实的要求。同时提出了粗粒混合土大面积填筑工程质量控制应采用施工控制和地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且地  相似文献   

15.
西南某机场地处喀斯特区域的中心,地质条件复杂,泥岩夹层的炭质泥岩广泛分布。机场填方量大,填方高度一般在30 m以上,最大的填方高度超过100 m,填方填料含大量炭质泥岩,具有块石含量大、级配差、结构复杂、力学特征差异性大等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填方坡脚最大水平位移0.8 m,填方体稳定性好,道槽区最大沉降1.0 m,底部地基沉降0.6 m;土面区最大沉降3.0 m,底部地基沉降1.6 m。  相似文献   

16.
刘译霞 《路基工程》2012,(6):157-159
在岩溶准平原区,结合桂林某高层建筑的局部地基处理工程实例,阐述了CFG桩的设计步骤,并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据分析,供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代国 《路基工程》2019,(3):146-152
南大梁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处于岩溶地区,而一般山区岩溶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勘察难度大。通过加大对隧道岩溶区的调查研究,采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法,全面阐述了隧址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试验段工程为例对岩溶洼地填筑体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对岩溶洼地地基土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填筑体的沉降量及边坡位移量;填筑体沉降量随着填筑体厚度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从驾乘人员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系统各组成要素,选取影响公路线形与安全协调度的指标,并引入群层次分析法建立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协调度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且通过统计高速公路设计专家的咨询结果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