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广西冶金行业排放的大量水淬锰渣、钢渣开展了用作细掺料砂浆的研究。经对锰渣、钢渣的基本性质分析发现,锰渣活性指数仅为70%~80%,活性偏低,必须对活性进行激发。研究表明,以石膏、石灰自制的激发剂为活性激发剂,并掺入磨细粉煤灰,可有效提高渣料的活性指数。通过试验确定了激发剂与基础配料的较优工艺条件,并通过分别粉磨制备了活性矿物细掺料—锰渣矿粉。  相似文献   

2.
目前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中以湿法脱硫技术应用最广,其脱硫效率也最高,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第二动力厂烟气脱硫实际,对其可选择的脱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几种典型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第二动力厂脱硫改造工程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脱硫剂来提高铸件产品的质量,而脱硫剂中CaO的含量是评价脱硫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脱硫剂中CaO的含量高,则脱硫效果好,可以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介绍了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脱硫剂中CaO含量的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选取肯尼亚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凝灰岩和火山渣,通过粉磨功指数、相同细度粉磨时间和活性指数研究了两种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粉磨特性和活性,并通过化学结合水、孔结构和SEM对其活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凝灰岩粉磨功指数为15.17 kWh/t,火山渣粉磨功指数为25.82 kWh/t,凝灰岩相比于火山渣更易磨细;火山渣的化学结合水低于凝灰岩,孔结构分布优于凝灰岩,从而使其活性高于凝灰岩。  相似文献   

5.
石灰增钙渣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试验手段,对石灰增钙渣混合料的新生矿物及其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详细论述了石灰增钙渣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炼油厂催化装置烟气存在SO2、NOx超标现象,因此研究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显出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3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硫技术和2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避免大气污染和酸雨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烟气脱硫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当前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简要介绍热电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从而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原则,以便使烟气脱硫工艺更好地应用于热电厂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将未经煅烧或经过800℃煅烧后的磨细锶渣按胶凝材料总质量的30%掺入水泥中制备水泥胶砂试件,在水、潮湿空气和自然空气3种不同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得到3、7、28、60、90 d的抗折、抗压强度值;用比强度指标分析煅烧前后磨细锶渣抗折、抗压活性变化情况,以及各养护条件下磨细锶渣抗压、抗折活性随龄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煅烧对锶渣强度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大,工程应用元需对锶渣进行煅烧处理;同时还提出了适合于锶渣的最佳养护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信才  邓俊双 《隧道建设》2022,42(Z1):249-256
为掌握隧道洞渣采用不同干法工艺制备的机制砂品质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定砂石联产干法工艺机制砂(代号CMS)和制砂楼单产干法工艺机制砂(代号SMS)的性能指标,对比研究CMS和SMS 2种机制砂配制的C35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干缩和抗冻性及石粉含量在5%~14%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SMS机制砂的亚甲蓝(MB)值、压碎指标等核心指标显著优于CMS机制砂; 2)相同石粉含量下,CMS机制砂混凝土达到同等工作性所需减水剂掺量显著高于SMS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能低于SMS机制砂混凝土,干缩率高于SMS机制砂混凝土; 3)石粉含量增加对CMS机制砂和SMS机制砂的MB值及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和程度有明显不同,建议SMS机制砂中允许石粉含量为10%,CMS机制砂允许石粉含量为5%。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钻爆法和钻井法在大深度和盲竖井施工中的局限和不足,研究并提出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机械化凿井工艺,即采用全断面钻进、机械式上排渣,实现一次性成井。首先,介绍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的设计理念,并对整机的开挖系统、出渣系统、支护系统、导向系统以及纠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整机的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介绍; 然后,针对竖井掘进机施工应用时的始发井修建要求、设备组装顺序、调试步骤、井身段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拆机顺序等各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说明,并进一步总结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的工法优势及应用前景; 最后,基于上排渣型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在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竖井施工中的工业试验,分析竖井掘进机的施工进度并阐述竖井掘进机穿越不良地层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脱硫石膏对粉煤灰活性SiO2、Al2O3激发效应,掺入脱硫石膏—粉煤灰20%~40%,其中脱硫石膏∶粉煤灰=1∶2,制备道路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该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良好、28 d抗压强度均达到或大于C35、抗折强度优良,随着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改进的自创平板加速开裂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微骨料支撑作用及脱硫石膏微膨胀性能共同赋予混凝土优异的抗裂性,未出现肉眼可见裂纹。综合试验结果,推荐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为20%~30%。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石灰钢渣稳定土击实特性,分析影响其最大干密度ρmax与最优含水率wopt的多种因素,以某高速公路沿线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钢渣最大粒径及石灰掺量4个因素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室内击实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分析影响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主次关系,进而基于1次重复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作了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钢渣土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渣是一种很好的路基填料。为了详细了解钢渣土的填土性质,按照土工试验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方法,对钢渣土进行了击实试验。试验得出了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曲线图,结果表明钢渣土中粗细料含量的不同,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的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击实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掺钢渣稳定土的击实性能,以焦桐高速公路工程叶舞段沿线低液限黏土为原材料,分析掺钢渣后影响其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的因素。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和钢渣最大粒径3个因素作用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影响钢渣土干密度因素的主次程度,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击实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炉渣集料)具有连续的级配分布、一定的强度性能和潜在的水硬性能,可替代天然集料应用在水泥稳定碎石中.但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晰.首先,对不同产地炉渣集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其次,以炉渣集料替代一定比例、同粒径的天然集料,进行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不同掺量炉渣集料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确定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击实特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炉渣集料掺量增加,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水泥稳定干法炉渣碎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稳定湿法炉渣碎石强度.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与炉渣集料的吸水率相关性较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炉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和烧失量呈正相关、与炉渣集料的压碎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于能解决传统半刚性基层容易形成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等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武钢转炉钢渣制备出沥青稳定钢渣混合料,并分别采用动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劈裂试验对其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沥青稳定钢渣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水损害性能,可以作为柔性路基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将大宗固体废弃物钢渣进行大规模的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钢渣的体积膨胀风险是限制其大量用作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钢渣的体积稳定性进行有效调控是钢渣资源化的关键。针对钢渣集料体积安定性不良的问题,分别从钢渣集料和钢渣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特征方面概述钢渣沥青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调控方法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法和熔融调质法都能显著减少熔融钢渣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从而降低膨胀风险;对于冷却后的固态钢渣,酸碱中和法和掺合料法对钢渣的体积膨胀抑制效果明显,能将钢渣的体积膨胀率降低70%以上;其中,将矿渣微粉、粉煤灰和硅灰进行三元复掺会产生"超叠加效应",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单一掺合料;无机和有机表面改性技术能将钢渣膨胀率降低20%~45%,与其他调控方法相比效果较差,但其处理方式简单且处理周期短,适用于处理f-CaO含量较低的钢渣;粗钢细石沥青混凝土的浸水膨胀率与纯钢渣沥青混凝土相比降低了30%~40%,且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浸水膨胀率随着钢渣替代比例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严格控制钢渣的替代比例,以保证膨胀特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钢渣骨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AC-13C型钢渣沥青混合料在钢渣掺量分别为0%、30%、50%、70%和90%时采用传统马歇尔击实试验,按照体积法原理进行配合比设计,分析研究了不同钢渣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钢渣骨料表现为碱性,与沥青胶结料黏附性较好,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钢渣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以及抗水损坏性能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低温性能以及体积安定性逐渐降低,钢渣掺量在50%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9.
钢渣微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钢渣微粉,分析用钢渣微粉替代部分或全部矿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价不同掺量的钢渣微粉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由车辙试验来评价不同掺量钢渣微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微粉可以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可以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影响不大;钢渣粉的最佳掺量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4.5%。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机理在于钢渣的碱度大和比表面积大。但是钢渣微粉对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蔡明 《上海公路》2012,(3):53-56,14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释放出的带有恶臭、刺激气味的烟尘,一直是道路施工难以摆脱的顽疾。沥青混合料高温与氧化是沥青烟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消除或减少沥青烟主要采用温拌工艺或在沥青中添加除味剂的方法。前者对沥青烟形成过程进行阻断,后者可吸附烟气中的有毒刺激性气体以达到除味的目的。就此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后,选取温拌工艺并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塑料香料以进一步消除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的异味,最后通过对无毒香型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验证,论证沥青混合料加香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塑料香料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