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解决齿轮钢中存在粒状贝氏体而影响生产的问题,对钢厂来料进行检验及对粒状贝氏体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粒状贝氏体形成的原因,制定出消除粒状贝氏体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硅锰钼系铸造贝氏体钢冲击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提高Si-Mn-Mo系铸造高强度贝氏体钢冲击韧性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冲击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珠光体化处理可以控制铸造粗晶组织遗传问题,加V、Ti合金元素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从而均有助于提高铸造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用高品质特殊钢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Nb-V-Ti微合金化钢的物理冶金特点和国内外这类钢的研究与生产情况,并给出最新研究开发的汽车零部件用含铌微合金化非调质低碳贝氏体钢、高端弹簧钢及渗碳齿轮钢的一些实例,为提升我国高品质特殊钢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级的冷轧复相钢CP800为对象研究贝氏体对复相钢机械性能的影响.在研究中,冷轧复相钢CP800试样通过等温热处理形成不同的多相组织,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SEM)确定不同试样的贝氏体体积分数和贝氏体形貌,利用拉伸试验获得其对应的机械性能,从而研究不同的贝氏体体积分数和贝氏体形貌对复相钢的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5.
空冷贝氏体钢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空冷贝氏体钢的优点、分类及应用,展示了空冷贝氏体钢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依维柯汽车的齿轮钢20MnCr5及21NiCrMo5钢进行了四种工艺的预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钢的最佳预处理工艺均为等温退火,同时确定了两种钢各自的等温退火工艺规范,两种钢经正火处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粒状贝氏体组织,文章对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它对产品冷热加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消除这种组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强度转向节臂用贝氏体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力学性能和弯曲疲劳性能的测定,证实了新开发的微合金贝氏体非调质钢单向弯曲疲劳性能高于调质处理的42CrMoA钢200N/mm^2以上。可以满足设计强度不断提高的商用车转向节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回火温度、冲角、粒子尺雨、冲速对Si-Mn-Mo系低碳贝氏体钢抗冲能力的影响以及固体粒子冲击下该钢的冲蚀行为,。660℃回火后抗冲蚀能量最佳、表现出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变形、分层、分片滑移的冲蚀行为。低温回火时冲蚀面亚表层有裂纹萌生和扩展。粒状贝氏体钢的抗冲蚀能力优于调质于及淬火45钢。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合金渗碳钢的轧材、锻坯及正火后的坯件中,往往出现一种异常组织。这种组织是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之一。它是在块状或条状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不规则岛状颗粒的一种组织。合金渗碳钢中存在的粒状贝氏体,是近十几年中才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据报导,国外在1957年有人提出粒状贝氏体这种组织,至今对于这种组织了解的不多,仍存在一些分岐。我厂于1964年在切削性能不良的20CrMnTi钢的正火齿坯中,观察到了这种组织。当时出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性及等离子孤焊的特点,进行了超细晶粒钢的等离子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弧焊条件下,HAZ不存在软化现象;空冷试样HAZ主要由铁素体 珠光体 贝氏体(少量)组织组成,强度不低于母材;水冷试样HAZ由较多上贝氏体和一定量的侧板条铁素体组成,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重点介绍了奥-贝球铁齿轮的研制机理和制造工艺技术。采用完善的铸造工艺技术,生产出内部无缺陷的高质量的球铁齿轮铸件,经铁素体化处理后,改善其加工性能,然后应用先进的等温淬火工艺和设备进行贝氏体化热处理,得到硬度较高的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再经过表面喷丸强化使其大幅度提高齿轮弯曲疲劳性能,从而获得可代替传统渗碳钢的高强度、高耐磨性的硬齿面齿轮。  相似文献   

12.
对唐钢FTSR线生产的T510L汽车大梁钢进行了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T510L汽车大梁钢的组织为针状或块状铁素体、珠光体及少量的贝氏体,晶粒细小均匀;该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韧脆转变温度不高于-60℃;另外,用透射电镜观察到在一些晶粒内部存在粒状碳化物及较高密度的位错。T510L钢板优良的性能与FTSR线特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鸿康贝氏体钢是国家九五计划重点推广项目。铁道部已正式批准应用于铁路机车圆柱螺旋弹簧。晋中巨力汽车钢板弹簧有限公司于1997年首家引进将其开发应用于汽车钢板弹簧产品。1998年6月正式批量生产,经山西省汽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抽样检测,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鸿康贝氏体钢是清华大学材料系开发的专利钢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贝氏体高强度钢的研制及在锻件上的应用情况,论述了该钢种的优良力学性能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Si-Mn系TRIP钢FLD及断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钢在两相区760℃退火,在贝氏体区400℃等温处理!根据GB 15825.8-1995对试样进行FLD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进行断裂机理分析。试验表明,该TRIP钢的FLD0可达27.2%,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应变时等轴状铁素体(F)先被拉伸变形,在F晶粒中及其边界产生微孔洞,孔洞聚集长大形成裂纹,裂纹碰到硬质相贝氏体(B)时沿其边缘扩展,遇到残余奥氏体(RA)时,发生TRIP效应释放应力导致裂纹转向。  相似文献   

16.
从冶金的观点出发,着重讨论了几种目前日本开发出的不同级别的汽车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即IF钢,烘烤硬化钢,贝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板,并介绍了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空冷贝氏体钢在重型汽车前轴上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影响强度与韧度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合金钢组合辙叉轮轨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元原理,对合金钢组合辙叉的心轨和翼轨进行了轮轨接触应力分析,并和赫兹局部接触应力解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得出:翼轨所受的等效应力超过它的屈服极限,而心轨所受等效应力在极限范围内。建议翼轨材料应用奥贝氏体合金钢代替普通PD3钢。  相似文献   

19.
Mn—B系空冷贝氏体钢转变动力学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连续空冷冷却速度、等温温度对新型中高碳Mn-B系贝氏体钢组织的影响规律,测试了其连续空冷及等温转变(CCT及TTT)整体动力学曲线。与TTT曲线相比,CCT高温珠光体转变曲线明显右移,而中温贝氏体转变及低温马氏体转变曲线位置几乎不变。此外,观察了不同冷却系条件及等温温度下,试验合金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试验合金具有优良的淬透性,在空冷条件下可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复相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低合金高强钢HC260LA的组织和性能,采用罩式退火方法生产低合金高强钢HC260LA,以C-Mn钢为基准,对三种不同合金成分体系的生产结果进行对比,在实验室中对成品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成分体系均能获得期望的产品性能,而且通过CF退火工艺制度的调整,可以获得不同屈强比的低合金高强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