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针对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中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能导致结构内力的变化和形状的改变,以及与时间有关的温度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在分析了产生温度应力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沿梁长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略去断面局部变化引起的梁体温差分布的微小差别,按单向温差荷载计算应力等基本假定,在给定温度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温度应力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温度应力对桥梁施工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温度影响的理论值与实测应力值接近,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混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斜拉索索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斜拉索索力的影响,通过全天观测索力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温度场把温度荷载转化为节点荷载,然后利用有限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温度对索力的影响规律,该规律可用于对索力进行温度修正和为施工控制中斜拉索的精确张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薄壁箱梁横向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变分法原理对混凝土薄壁箱梁桥在梯度温度作用下的箱梁横向效应进行分析,并推导了一般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在指数函数形式的梯度温度作用下,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横向拉应力值与ANSYS计算值相当,而常规方法的计算值要小于本文方法.此外还对箱梁各截面尺寸变化对其顶板下缘横向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箱梁梁高的变化对其横向应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对悬索桥结构状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重点分析索长变化、水平跨度变化、整体温度变化、主梁重量误差、地球曲率及主缆弹性模量变化对主缆跨中垂度的影响.通过自编程序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到各参数相应的灵敏度及一些有用结论,为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控制提供快捷的控制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辉  陈翾  黄晓明  高英 《中外公路》2008,28(1):142-146
该文针对桥面结构的简化模型,利用傅里叶传热定律建立桥面铺装结构体系温度场的二维计算模型,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采用ABAQUS 有限元软件求解,建立了一种桥面铺装层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出桥面结构的温度分布及变化情况,并求出了桥面结构不同部位的变温速率.在正确掌握气象条件及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条件下,采用该方法,可以为混凝土箱梁沥青桥面铺装结构温度应力和抗裂等进行计算分析,方便地预测其二维温度场.  相似文献   

6.
电动车用DC/DC电源模块有限元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DC/DC电源模块逐渐向着高功率密度这个技术方向发展,它的热可靠性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DC/DC电源模块的局部高温引起的热可靠性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热分析,得到整个DC/DC电源模块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热分析结果提出热设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热分析方法验证经过热设计优化后,DC/DC电源模块最高温度由70.6℃下降到39.7℃,温差变化范围从43.3℃变为9.5℃,整个DC/DC电源模块最高温度得到明显降低,温度分布更均匀,使DC/DC电源模块热可靠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曹晖 《北京汽车》2005,(4):38-40
在实际的汽车维修检测中.有很多方法被广泛地应用。通过实例说明.对发动机部件温度变化进行的温度分析.是一种能简便而有效地找出隐蔽故障的方法.红外线测温仪会在汽车维修检测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化热有限元数值计算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温度场的模拟分析。测量了某在建特大桥高强混凝土桥墩实心段的温度,并与有限元方法模拟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说明水化热的发生、分布以及散失规律,为高强混凝土有害温度裂缝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高强混凝土桥墩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和水化热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限元基本原理,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分析了交通荷载、环境因素(温度变化)及材料参数等对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和不同防治反射裂缝措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子午线轮胎硫化过程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轮胎硫化程度的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全钢子午线轮胎11.00R22.5建立了硫化温度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了轮胎各试验测温点处的硫化程度.仿真与硫化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硫化温度和硫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所建有限元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路畅  黄晓明  张志祥 《公路工程》2009,34(6):34-37,67
通过在沥青路面结构层中埋设温度传感器,对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的的现场观测,描述了昼夜温差及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阐述了在我国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中考虑昼夜温差及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现场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2个不同厚度的承台施工过程的温度变化,按理论方法分析了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的贡献,并且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张学军  岑峰  陈义勤  甘亚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66-169,M0018,M0019
在箱形梁桥悬臂施工中,监控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温度效应的作用较大,且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挠度和受力都将产生影响。那么,对箱形梁桥监控中温度应力的分析显得更为重要。现基于有限元方法,按照设计温度梯度变化进行数值分析,进而探索温度荷载作用,施工过程中悬臂箱梁顶板和底板的应力变化规律。基于此,确保箱形梁桥施工的受力安全,并有益于桥梁线形的合理控制。其研究成果可为箱形梁桥施工监控提供一定理论和技术支持,且对提高箱形梁桥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连续梁温度差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勃  张鹏 《公路工程》2009,34(2):69-72
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恒载和汽车活载之外,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某些情况下温度变化引起的效应甚至超过了汽车活载引起的效应.温度差效应包括整体升(降)温效应和局部升(降)温效应,这2种效应对连续梁的影响不同.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2个具体工程实例进行研究,计算分析温度整体效应和局部效应的影响,总结出温度差效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依托某下穿隧道软土深基坑工程,对内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混凝土内支撑轴力突变报警的原因,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导致轴力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本工程支撑轴力异常的因素依次为注浆堵漏、周边荷载和温度变化。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基坑边界条件的变化情况,可清楚地分析出异常原因,为基坑开挖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沥青基层路面结构中埋设传感器,对沥青基层路面结构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测,描述了昼夜温差及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质的影响。阐述了有必要在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中考虑昼夜温差及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连续刚构桥承台施工中的温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场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2个不同厚度的承台施工过程的温度变化,按理论方法分析了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的贡献,并且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新民  姜睿  边庆华  刘洪海 《公路》2021,66(12):17-22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影响因素和施工温度,依据沥青路面热传递模型,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合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混合料温度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低温环境下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纬度、气候状况、路面因素和材料等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中的混合料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寒冷地区钢箱梁桥的设计,以主跨436m的钢箱梁斜拉桥——辽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扁平钢箱梁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温度监测,采用对比分析、极值分析、概率统计等方法分析钢箱梁跨中截面温度及纵向应力日变化趋势、总体变化规律及温度对纵向应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0~45℃时,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钢箱梁顶板温度最大值小于实际监测值;钢箱梁连续24h温度变化服从正弦曲线分布,纵向应力每天前6h变化服从线性分布,后18h服从高斯曲线分布;24h内温度极值点时的温度效应为其它活荷载总效应的5.7~6.5倍;顶板冬季最冷月平均纵向应力相比夏季最热月低12~35 MPa,底板冬季最冷月平均纵向应力相比夏季低12~16 MPa。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传统的发动机均值模型,分析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变化过程,结合冷却液动力学模型和冷却液温度修正因子模型,建立了发动机瞬态燃油经济性评价模型。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结合节气门动态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价混合动力汽车瞬态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