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潮汐河段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建立频率保证率法和综合历时曲线法的停航历时表达式出发,提出了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设想。该设想最大的特点是令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的设计水位能基本一致,即具有较一致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2.
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中的等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钜新 《水运工程》2003,(5):42-44,50
按《内河通航标准》与《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对同一等级的航道确定其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频率保证率法、综合历时曲线法与低潮累积频率法对低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历时,本质上是非等价的,文章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为充分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效益,更好地发挥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迫在眉睫。南浏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现状条件下,要对长江中下游主航道进行经济合理的整治开发必须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保证。不受潮汐影响或是受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来计算取值,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方采用低潮位累计频率曲线90%来取值,南浏河段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综合历时曲线法,利用1981—2002年水文资料,计算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水文站不同保证率时的设计水位,结合影响枯水位变化的因素,比较分析了保证率为98%的设计水位计算结果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计算值的差别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河床形态、水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设计水位也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降。  相似文献   

5.
浅谈万安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保证率频率法计算万安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再扣除非恒定流对水位影响值,未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实际应用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更符合枢纽下游航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3,(3):140-143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地处感潮河段,如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建设技术论证的首要工作。通过初步论证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对于南京以下河段,现行航道水深起算基面不能视同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不宜轻易调整航道水深起算基面、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统一采用海港方法计算并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作必要调整、个别河段航道设计水深需大于12.5 m。  相似文献   

7.
从径、潮动力作用结合日水位变幅对通航标准的影响出发,确立河段特性对样本标准的要求,提出将河段类型划分为三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浙江北部航道设计通航水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北部航道通航水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历时曲线法和保证率频率法等方法计算其设计通航水位。浙江北部航道地理位置特殊,部分航道受到潮水影响明显河段,部分航道属于非感潮内河航道,故在交界地段关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建华 《水运工程》2016,(3):106-111
山区天然河流的洪水期水位暴涨暴落、洪峰历时较短,针对海事部门划定的禁航水位(或禁航流量)一般低于国标的要求水位,可以适当降低通航建筑物最高通航水位以节省工程投资,需要探寻山区性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合适标准。选择四川省内7个和重庆市内4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将频率法直接改为保证率法难以控制水位降幅,适当降低洪水重现期标准是可行与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丁平  刘圣保 《中国水运》2010,(1):157-159
现行水运规范中规定: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既可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计算确定,也可用保证率频率法计算确定,两种计算方法可能会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文中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对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照分析,探讨两者的差异和联系,对设计中如何选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沙变异条件下航道设计水位研究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在对西江界首至肇庆河段重点滩段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特点,采用综合历时曲线法计算航道设计流量,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潮汐、枢纽下泄非恒定流、航道整治工程等因素对设计水位的影响,然后确定航道设计水位。研究成果对于水沙变异条件下枢纽下游径潮流过渡河段的设计水位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区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频率与保证率概念的基础上,为使规范中的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相同,并同时直接计算通航期,对山区天然河流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根据山区天然河流的实际情况,由频率法改成保证率法是较合理的,并通过29个通航河流的水文站资料,对2种方法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投资控制是水运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满足项目合理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投资进行控制。分别介绍从水运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算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做法,为工程项目投资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线型设计方法较多地依赖母型船性能和设计者长期积累的经验。现阶段,一种新型的结合CAD参数化建模技术和CFD数值计算技术的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的些许限制。以一型5000TEU集装箱船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首次运用。该船线型的成功研发表明基于参数化建模的设计方法有助于提升船体线型的研发能力和设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研发人员对母型船和设计经验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5.
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edictions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double-bottom tankers during ship grounding over the “shoal” type seabed obstacles. Hong and Amdahl developed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unstiffened double bottom. This method is carefully studied, verified and then used as the first stage of our prediction. The second stage is concerned with stiffeners since stiffeners ar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for double-bottom tankers. A prevailing way to handle is to smear stiffeners onto their attached plating known as the smeared thickness method. However, the effective ratio in this method is dubious in such shoal grounding accidents. Proper values of this parameter are determined in stage two, and then together with the method in stage one, constitute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tool f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of double-bottom structures in shoal grounding accidents.A double-bottom tanker is chosen as object for the case study.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he hold both stiffened and unstiffened are creat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the LS_DYNA software. Simulation cas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slope angles of the indenter and indentation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Hong and Amdahl's model in stage one is capable of predicting energy dissipation with high precision but poor accuracy for grounding resistances, and a possible reason may be the neglect of vertical resistance. The updated smeared method proposed in stage two is also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grasping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tiffener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paper can be conveniently applied for assessmen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hip double-bottom structures during shoal sliding grounding scenarios, and will benefit the application of accidental limit state design concept in the ship design stage.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舰的设计以及对该舰实船耐波性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设计之初即充分重视耐波性,并采用性能一体化方法,将耐波性设计贯穿于总体设计的全过程这一设计思想的意义与优点。  相似文献   

17.
水面舰艇流体性能关键技术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水面舰艇研制主要设计阶段全面掌握流体性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根据流体性能关键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建立流体性能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在分析常用评估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开展流体性能关键技术评估。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估方法适用可行,较科学全面地评价出主要设计阶段流体性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为舰艇总体设计阶段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体船的结构与常规船差别很大,其总振动呈现有别于常规船型的振动特性。针对某型三体船进行总振动分析,先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预报,再采用迁移矩阵法进行简化预报,探讨了三体船模态计算时的片体刚度缩减。结果证明,只有采用整船三维有限元法才可获取三体船复杂振动特性。但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可将片体刚度按一定比例合并至主体中,再采用迁移矩阵法预报,进而快速进行三体船振动模态预报,同时预报误差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有利于设计的早期阶段进行结构设计方案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工程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均匀化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分别针对静力问题和特征值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尤其在国内尚尾于起步阶段。本文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概念设计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通过对经典算例和某卫星构架子结构的拓扑优化计算,表明本文建立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从而为工程结构的结构型式选取提供了有价值的概念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设计招标及方案竞选、限额设计、设计监理以及价值工程的角度,阐述了设计阶段控制码头工程投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