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状态及其在容量负荷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 2 5例卧位型心绞痛患者 ,行胸片、UCG、ECT、Swan Ganz导管检查及容量负荷试验 ,并与 2 3例混合型心绞痛及 2 2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分析。结果 ① 2 5例卧位型心绞痛中 ,舒张功能不全占 4 8% ,收缩功能不全占 32 % ,心功能正常占2 0 %。容量负荷试验阴性、阳性分别为 14、11例。②与混合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相比较 ,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胸比例、CAI、PCWP及CI皆明显异常。③卧位型心绞痛者负荷试验阴性、阳性比较 ,心胸比例、CAI、EF、PER、PFR、CI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及P <0 .0 5 ) ,而Lee氏心功能计分法、mPAP、PCW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卧位型心绞痛的平均心功能差 ,其中收缩功能不全者并不少见。当心脏明显扩大时 ,应加强强心、利尿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脑钠肽前体(pro 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经超声心动仪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UCG EF)、6 min步行试验(6 MWT)在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不同基础心脏病的老年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pro BNP水平,并与常规临床评估方法NYHA、UCG EF、6 MWT进行比较。结果 随治疗后心衰客观指标的好转,pro BNP水平下降,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也降低,与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比较,UCG EF心功能状态分级与其接近,其次为NYHA,6 MWT差异最大。结论 pro BNP是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判断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尤其当合并肺部疾病采用其他方法评定有困难时更有价值,其次为UCG EF。  相似文献   

3.
报告16例St·Jude 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病人,术后死亡1例,余15例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病程较短。短期随访(10~31个月)多数病人胜任轻、中度体力活动,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4例;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Ⅲ级的11例(占15例的73%);未发现出血和栓塞报告。本文还就St·Jude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的设计、制作特点,结合临床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CT灌注参数以及灌注曲线的影响。方法对1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原始数据采样时间分辨力为0.75s,然后将原始数据按不同时间分辨力进行分组,分别为1.5、2.25、3、3.75、4.5、5.25、6s组(实验组),各组按照相同的数学模型及相同部位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系数(PS)并与原始数据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F与MTT对时间分辨力的改变较敏感,当时间分辨力为3s时,即产生显著影响;PS与BV对时间分辨力变化的敏感性较差,当时间分辨力为4.5s时,对PS产生显著影响,当时间分辨力为5.25s时,才对BV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改变时间分辨力会导致灌注曲线及灌注参数发生相应改变,但在不影响诊断目的前提下,适当减低宫颈癌CT灌注扫描的时间分辨力(循环扫描时间≤2.25s)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含水量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对土体强度的贡献等效为小主应力增量,通过分析土体极限应力莫尔圆的几何图形,求得小主应力增量,并认为土体在破坏时处于极限状态,提出了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同时变化时的土体强度计算方法,得到了强度参数随含水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研究了非饱和黄土破坏时大主应力随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变化规律相同,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大主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差异越来越小,其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1.63%,最小值为1.59%,说明该计算方法是可靠的;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同时变化时,大主应力计算值较小,当仅有内摩擦角变化时,大主应力计算值较大,两者相差1.26~2.17倍,说明含水量的变化对非饱和黄土的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D-山梨醇清除率法评估肝储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CLh-s)法补充吲哚箐绿15min潴留率(ICGR15)和Child-Pugh分级相结合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1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别给予Child-Pugh分级、ICGR15、CLh-s检测评估肝储备功能,对前两种评估方法出现交叉重叠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Lh-s值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Child-Pugh分级与ICGR15值(以40%为界)交错重叠主要集中在B级和C级之间。在Child-Pugh分级B级的18例患者中,>40%的患者有5例,术后3例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分别为629.52、509.79、450.71 mL/min),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分别为784.49、779.36 mL/min);在Child-Pugh分级C级的13例患者中,有4例ICGR15<40%的患者,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CLh-s为484.57 mL/min)。1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为723.36 mL/min)。概括之,CLh-s>700 mL/min者,手术并发症少;CLh-s<700 mL/min,者手术并发症多。结论CLh-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手术并发症有关。该法可对ICGR15和Child-Pugh分级联合评估肝储备功能时出现交叉重叠者进一步分类,使肝储备功能评估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隧道表层防火涂料的抗污性和耐水性,选用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成膜剂,有机硅烷、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污剂,水镁石纤维作为无机阻燃剂,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作为有机阻燃体系,用热分析法确定了有机阻燃体系各组分的合适比例,通过耐火试验、热重分析、抗黏污试验与耐水性试验,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有机硅烷对涂料抗污性的影响,经过配方的筛选与优化试验,综合耐火极限测试和微观分析结果,开发出抗污耐水性优良的新型多功能防火涂料。分析结果表明:APP、PER和MEL的质量比为2∶1∶1时,PER在APP的催化作用下,环氧树脂成炭温度峰值由331℃降至277℃,270℃~800℃范围内环氧树脂残炭率提高约10%;APP-PER的成炭温度峰值比MEL的分解温度低约66℃,比环氧树脂的成炭温度峰值低约100℃,有利于形成隔热效果较好的膨胀炭质层;APP、PER与MEL作为阻燃体系时,加入5%有机硅烷或加入3%纳米二氧化硅和5%纳米二氧化钛,涂料的耐火时间分别为60min或80min,当同时加入定量的有机硅烷、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时,涂料的耐火时间可延长至100min,再加入10%锡酸锌时,涂料的耐火时间可进一步延长至120min,表现出组分间显著的协同防火效应;最终优选的膨胀型防火涂料配方为:水性环氧树脂、有机硅烷、阻燃复合剂、固化剂、复合纳米粉、锡酸锌的质量比为40∶5∶33∶4∶8∶10,该防火涂料耐污性水平为1级,耐火极限时间超过120min,浸水800h后无脱落与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同镇静分级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 5 3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在不同Ramsay分级时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 (ESC)与BIS值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在Ramsay 4级时的ESC为 (1.6 6± 0 .16 )mg·L-1,BIS为 78.5± 4 .6 ,生命体征平稳 ,其HR、MAP、RRS、SPO2 与Ramsay 2级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与Ramsay 5级、6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着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的增加 ,BIS值呈计量相关性下降并能指导镇静分级。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Ramsay镇静 4级时较为适宜 ,生命体征平稳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郑明考 《北方交通》2023,(9):38-41+45
为研究空隙率对PA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经验法和试验法拟定了3组目标空隙率的级配曲线,对应成型了18%~22%空隙率的PAC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了PA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表现对比分析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8%、20%以及22%空隙率的PAC沥青混合料试件渗透性能均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当空隙率为20%时,PAC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稳定性指标表现最佳;水稳定性随空隙率的提升而减弱;当空隙率增长至22%时,冻融劈裂强度比将不再处于规范要求范围;PAC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能力与空隙率呈正相关,且空隙率影响幅度不明显;开展了动态模量试验并分析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图,发现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主曲线走势相近,同等频率下,22%空隙率试件组的动态模量值最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参数振动问题,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时机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势能原理获得了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并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利用多尺度法进行求解,获得了系统参数振动稳定的边界条件。最后开展实例分析,研究了齿面摩擦因数对机车齿轮传动系统参数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计齿面摩擦时,当机车速度约为119.02/j km·h~(-1)(j是谐波项)时,系统会产生参数共振,摩擦因数越大,对应的参数共振速度越大;在参数共振速度附近存在系统振动不稳定区域,当系统阻尼系数和摩擦因数均为0,谐波项分别为1、2、3、4时,相对于参数共振速度的波动值分别为9.16、1.46、0.53、0.55km·h~(-1),系统振动不稳定;当阻尼系数为0时,在对应谐波项下,与摩擦因数为0时相比,齿面摩擦因数分别为0.1、0.2时,系统振动不稳定区域内相对于参数共振速度的波动值分别增加了约4.88%、9.54%;当阻尼系数为0.01时,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在系统振动不稳定区域内相对于参数共振速度的波动值不一定增加;摩擦因数越大,系统稳定所需的阻尼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静息状态下评价心泵储备功能的方法,本实验利用不同累积量阿霉素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心功不全,观察了左心室收缩性、舒张性、顺应性,以及在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心泵功能的变化。实验表明,随着阿霉素累积量的增加,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加重;左心室收缩、舒张、顺应性和心泵贮备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心外因素的影响,静息心泵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逐步判别分析表明,用判别函数方程,即综合分析静息状态下左心室舒、缩和顺应性能的变化,与用心泵贮备功能进行心功分级的结果基本一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亦表明,心功不全的不同阶段,心脏收缩、舒张和顺应性对心泵贮备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85例 ,测定血清cTnI及肌酸激酶 MB同工酶 (CK MB) ,长期随访观察cTn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 ,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室功能变化。结果 ①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显著高于CK MB。②将患者按入院时cTnI水平由低至高分为 <0 .2 5 μg·L- 1 组 ,0 .2 5~<1 0 μg·L- 1 组及≥ 1 0 μg·L- 1 组 ,随着血清cTnI浓度的升高 ,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逐渐增大 ,射血分数 (EF)逐渐降低 ;随访期 ,随着入院时血清cTnI水平的由低至高 ,LVDd显著增大而EF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①cTnI作为心肌损伤指标优于CK MB。②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cTnI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 ,cTnI增高者心室腔扩大而心室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结扎组动物在第 5周、第 10周时的外在表现、心脏超声学指标及病理学改变 ,并测定左心室质量比、左心室胶原容积百分比。结果 结扎后 5周兔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比和胶原含量增加 ,左室腔无明显扩大 ;结扎后 10周上述变化更为显著 ,且出现左心室轻度扩张 ,部分动物左心室射血分值下降。结论 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结扎后 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 ,结扎后 10周部分动物出现左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冠状动脉铸型和注射的方法,对60例人心脏心室的分段进行了研究。根据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供应范围以及自然缺血管缝即段间平面,能够把心脏分为左、右室半心,每室半心再各分为三段。右室半心包括右室前段、右缘段和后室间段;左室半心由前室间段、左缘段和左室后段组成。六个段间平面是前、后冠间平面,右前和右后、左前和左后段间平面。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后颅窝扩大重建术 (Posterior fossa reconstruction,PFR)治疗 Chiari畸形的效果 ,对 7例有手术适应证的 Chiari畸形病人施行后颅窝减压 -硬脑膜扩大修补术 (即后颅窝扩大重建术 )。定期随访 ,并与本院以往施行的传统后颅窝减压术 (Posteriorfossa decompression,PFD)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 6个月~ 3年 (平均 1年 2个月 )随访 ,PFR组有效率为 85.7% ,PFD组有效率为 60 .0 %。PFR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PFD组。提示 :PFR是治疗 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术后并发症少 ,可作为外科治疗 Chiari畸形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2 5 0~ 80 0g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复极不均一性及室壁中层是否具有Mcell的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记录不同基础周长时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各种参数变化。结果 在所有刺激周期(BCL)测试中 ,中层肌细胞的复极至动作电位 90 %的时程 (APD90 )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长 ,在BCL =3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0 7± 1 5 )ms,(2 1 4± 2 1 )ms,(2 1 5±2 7)ms( x±s;n =9;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0 6± 3 4 )ms,(1 99± 2 8)ms,(2 4 7± 2 5 )ms( x±s;n=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在BCL =3 0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94± 3 4 )ms,(2 90± 49)ms,(3 1 3± 5 0 )ms( x±s;n =1 0 ;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96± 42 )ms,(2 5 9± 5 8)ms,(3 2 8± 3 6 )ms( x±s;n =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中层肌细胞APD 频率依赖性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更明显。结论 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存在复极不均一性 ,中层肌细胞有更长的APDs,更明显的APD 频率依赖性。豚鼠左心室游离壁中层细胞具有Mcell的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38例,发现这些患者存在心脏扩大、向心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损害、心肌梗塞并左室室壁瘤、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等心脏病变。并伴有体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扩张、动脉瘤改变。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排除在体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固定心脏负荷状态、测取EF,LVEDV等指标.同时观察心脏收缩、舒张性能、顺应性和心泵功能,建立了大鼠离体作功心脏灌流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稳定;对负荷、药物反应灵敏,缺血、重灌实验所得结果与文献一致。此模型可用于生理、生化、药理、病生等学科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狗左、右心室和肺循环功能的同步测定方法,并同时观察了左、右心室收缩、舒张性能、泵功能和肺循环功能的多项指标。在实验条件下,动物的生理状况在3小时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