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悬挂系统的脉冲过渡函数车辆悬挂为线性系统时,其脉冲过渡函数可由传递函数做反拉氏变换式求得:(?)式中h(_x(p))——车辆悬挂系统线振动(弹载质量重心处)的脉冲过渡函数h(_θ(p))——车辆悬挂系统角振动的脉冲过渡函数Φ_(x(p))——线振动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2.
文中所用符号M、I——车辆弹载部分的质量和转动惯量。X_((t))、(H)_((t))——车辆弹载部分线振动(重心O 处)和角振动位移。X_((P))、(H)_((P)0——X_((t))、(H)_((t))的拉氏变换式。n——车辆悬挂轴数。j—一从前轴开始的轴序号,j=1、2……π。V——车辆行驶速度。C_j、K_j——第j 轴悬挂的阻尼和刚度。m_j、c_j、k_j——第j 轴非弹载部分的质量、阻尼和刚度。l_j——第j 轴到弹载质量重心O 的座标值。d_j——第j 轴到第一轴的距离。x_(j(t))、x_(j(P))——第j 轴非弹载质量振动位移及相应的拉氏变换式。f_((t))、f_((P))——引起车辆振动的扰动及相应的拉氏变换式。f_(j(t))、f_(j(P))——作用于第j 轴的扰动及相应的拉氏变换式。τ_j——扰动作用于第j 轴相对于作用于第一轴的迟延时间。Φ_((P))、Φ_((iω))——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h_((t))——系统的脉冲过渡函数。S_((ω))——平稳随机过程的频谱密度。R_((τ))——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省略表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一种排气悬挂位置的优选方法,利用动力学软件分析汽车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得到模态各阶振型和各阶振型的加权求和,然后得到排气系统的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并进行比较,选取数值小的位置作为悬挂位置,使用该方法确定的悬挂位置可以使排气系统在整车上有较好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商用车路试时中排座椅抖动问题,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其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完成模态试验验证。通过四通道扫频试验分析了座椅的振动特性,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法(TPA)计算了座椅振动传递函数并识别出传递路径贡献量,结果表明,座椅靠背在频率为17.84 Hz处X向振动加速度出现峰值为0.06 g,振动主要传递路径为右前悬挂连结点X向-座椅安装孔Z向-座椅靠背顶部X向。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实施优化方案后座椅振动降低约40.7%,提升了整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振动,在确保车辆减速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单开孔减速带设计,使车辆一侧车轮通过凸起减速带块体。运用振动理论和LS-DYNA有限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开孔减速带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垂向极限位移、极限速度和极限加速度;对受冲击最大的前独立悬挂横臂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单轮、双轮两种方式下悬挂几乎都不受损,其振幅、塑性应变及应变能基本一致,单轮通过可有效提高驾乘的安定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国内汽车普遍会存在的方向盘角振动(Nibble)问题,通过CAE(AdamsChassis动力学分析)分析并结合大量实车整改经验来分析影响方向盘角振动(绕方向盘轴角摆动现象,英文名Nibble或Shimmy)的系统因素,这其中主要包括: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和车轮系统等对方向盘角振动的影响。这对于解决类似方向盘角振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轻型载货车在车速为60~70 km/h时出现的驾驶室异常共振问题,进行了道路试验,采集了驾驶室内与驾驶室悬置、驾驶室与车架(悬挂附近)、驾驶室与车架(传动轴)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通过驾驶员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对载货车的乘坐舒适性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在此速度区间内,内驾驶室乘坐舒适性能很差,再加上试验样机为纯底盘,后方无配重,共振区间大。通过多处传递函数的计算和分析,发现驾驶室的共振问题与传动轴(二轴)长度过长有很大关系,是此次异常共振的主要原因。经重新匹配传动轴长度,更换一轴与二轴间比例后,该车速段内的异常共振问题已消除。  相似文献   

8.
针对运营公路隧道悬挂射流风机基础稳定性检测尚缺乏有效手段问题,提出基于冲激响应的悬挂风机基础稳定性检测方法。采用脉冲激励,在获取激励信号的同时获取预埋基础响应信号;利用传递函数由预埋基础本身确定与输入输出量无关的特性,排除风机自重、偏心等因素的影响;将预埋基础传递函数作为稳定性识别模型的输入,求取识别结果。通过试验模型、运营隧道预埋风机基础试验和在建隧道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述奔驰新型魔术车身控制(MAGIC BODY CONTROL)是一个全支承悬挂系统,在前一代非常成熟的主动悬挂控制(ACTIVE BODY CONTROL)系统的基础上研发而成,可以整体自动的调节悬挂,即系统能够借助于四个液压悬挂减振器主动调节各个车轮处的阻力。与传统悬挂相比,其优点在于能够使用非常柔软的被动减振器,从而提高舒适性;可以补偿转弯时的车身侧倾以及加速或制动时的车身纵倾运动,从而更有效地减小路面颠簸所引起的振动和冲击;已进行的负荷调节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补偿任何重负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装有平衡悬挂的三轴汽车的振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装有平衡悬挂的三轴汽车的振动特点。假定路面微观不平度为空间的一维平稳高斯随机过程,并将汽车看作线性振动系统,推导了计算车身振动加速度、车轮与路面间的接触力以及悬挂的动行程三者的统计计算公式。为三轴汽车悬挂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桥梁动态监测中难以同步监测准静态位移和动态位移的问题,首次采用自动型全站仪(RTS)监测桥梁结构位移和振动频率,并在英国诺丁汉大学 NGB实验室、诺丁汉威尔福德悬索桥分别进行模拟试验与实桥监测试验。集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和自制精密时间数据采集器,使RTS和加速度计同步采集GNSS时间,用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法修正时滞;设计8阶Ⅰ型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器,分离RTS位移中的准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并使用改进的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和梯形法则数值积分方法,从加速度数据中获取位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TS 能同时监测结构振动准静态位移和动态位移,静态监测精度优于0.5 mm,动态监测精度优于2.0 mm;RTS和加速度计监测的动态位移、振动频率结果吻合,两者位移差值的标准差小于0.7 mm;RTS 监测方法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MATLAB语言读取车辆载荷、传递函数数据,通过解剖、简化的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快捷高效地获得车内总响应和各路径下的分量响应,并输出贡献量图表,分解载荷与传递函数的贡献。结合整车模态贡献量分析、面板贡献量分析及局部结构优化手段,解决了怠速工况噪声峰值问题,并且通过了多种噪声振动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车下吊挂设备对高速列车车体弹性振动的影响,文章搭建了车体与吊挂设备的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刚柔耦合模型和多刚体模型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研究了车体柔性对车辆垂向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吊挂设备的悬挂参数,分析了不同的悬挂系统频率、悬挂系统阻尼比和悬挂质量对车体中心位置的加速度幅频特性的影响;最后,将吊挂设备视为动力吸振器,采用Jacquot动力吸振器参数优化理论对悬挂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合理的选择吊挂设备的悬挂参数可以有效的抑制的车体弹性振动。  相似文献   

14.
排气系统悬挂引发汽车NVH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气系统的振动主要是通过排气系统的悬挂传递到车身,悬挂点的合理布置可以有效降低由排气系统引起的整车振动和噪声,提高整车舒适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排气系统悬挂影响整车NVH的原因,通过论证分析、试验验证,提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06,(10):119-119
悬挂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挂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挂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相似文献   

16.
李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1-173,16
为评估强夯置换施工对周边油气管道的影响,结合大亚湾石化区强夯置换加固路基工程,在试验路段(周边无油气管)布置了位移边桩、测斜管和强夯振动监测点。利用全站仪测量了地表变形情况;数字测斜仪测量了土体内部的侧向变形情况;振动测试仪记录了强夯施工时地表监测点的振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深层侧向位移在2~4 m深度范围内衰减较快,5 m以下深层侧向位移基本为零;强夯置换振动的影响范围为25~30 m。对位移和振动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5 000 kN.m的夯击能时:强夯置换施工的影响范围为25~30 m。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叙述内燃机噪声分析中传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着重叙述内燃机静态和动态传递函数的测定及信号处理方法。这是在内燃机振动噪声试验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新技术,是传递函数在噪声源识别中进一步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运营公路隧道悬挂射流风机基础健康性监测尚缺乏有效手段问题,提出基于振动分析的公路隧道悬挂风机基础健康性监测方法。提取风机启动后振动混合域特征参数以全面反映预埋基础健康状态并构造高维特征集;利用LLTSA流行学习算法的二次特征提取特性进行维数约简使得特征具有更好的聚类特性;基于最近邻分类器(KNNC)进行模式识别,用风机预埋基础螺栓松紧模拟预埋基础健康状态案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Adams/Car建立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为载体,并以在试验场测试得到的轮心加速度、悬架弹簧位移和轮心力作为整车虚拟迭代的实测信号。在FEMFAT.Lab软件中建立实测信号和轮心位移响应信号间的传递函数。通过传递函数反求出轮心位移,并作为输入载荷,仿真分解得到车身与底盘连接点动态载荷,作为后期虚拟疲劳试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发动机静态传递函数测定的原理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的有关物理量随时间或频率变化的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噪声和随机振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结构的传递函数及振动力已知,则所产生的响应可以通过传递函数计算出来,还可进一步计算此响应造成的噪声,从而达到预测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