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丹 《汽车电器》2005,(7):60-60
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的中国,不但吸引了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也吸引了众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专长“传感与控制技术”的日本欧姆龙公司2005年5月23日宣布,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  相似文献   

2.
“博世”这一品牌对于大多汽车爱好者来说是太熟悉了,从1886年罗伯特·博世先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开办了专门生产各种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场至今,博世公司已发展成为了高度国际化的博世集团,是德国十大高营业额机构之一,拥有40多家合资公司,其生产的汽车电器及汽车电子装备享誉世界,年营业额600亿马克,经济实力列入世界500强。其实博世不仅是汽车配件的供应商,还是高级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生产企业,在汽车维修,特别是高级汽车故障诊断、检测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常州易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注册资金3000万元,是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为主导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2月的北京易控凌博汽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在发动机控制软硬件、电控喷油系统设计、发动机性能开发以及动力系统综合控制等方面汇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核心成员多数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发动机控制专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  相似文献   

4.
以“开启汽车未来光明之门”为主题的第35届东京汽车展于2001年10月26日至11月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共272家公司参加了此次展会,其中零部件生产商225家。电子集成、智能模块化、环保安全、网络科技成为本次车展零部件展区的特色,而这也正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本刊将陆续介绍本次车展主要零部件参展商的新  相似文献   

5.
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主要是电子、电器等产品,1999年西门子公司营业额753.37亿美元,在200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第21位。在中国市场上,西门子手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用品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对西门子公司汽车电子、电器方面了解甚少。在德国莱茵TV中国学术部主办的“21世纪汽车工业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佛吉亚宣布正式成立第四大业务部门"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总部位于日本埼玉县。该业务部门的成立将助力佛吉亚成为座舱电子技术和低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的全球领军者。2018年10月26日,佛吉亚宣布收购日本歌乐公司;2019年3月28日,歌乐正式成为佛吉亚集团全资子公司。此次成立的新业务部("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整合了日本歌乐公司,及此前并购的派诺特汽车和江西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业务。  相似文献   

7.
西门子公司在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位,销售额805.01亿美元.其中电气和电子方面排名全球第三位,占总销售额90%。西门子公司业务包括信息和通讯交通、自动化和控制动力传动.医疗.照明、金融七个部门。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集团属交通部门.  相似文献   

8.
总 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是世界 上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1996年销售额为278亿美元,占1996年全球前10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市场份额的25.5%。其在36个国家有208个独资企业、46个合资企业和17个现代化技术中心。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其所属的零部件企业剥离出来,使其成为独立法人企业、面向全球。德科电子公司原属于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1997年12月19日通用汽车公司决定将德科电子公司归属于德尔福汽车系统。 德尔福汽车系统在80年代起就竭诚在中国寻求合作  相似文献   

9.
深圳元征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化的汽车高新电子检测诊断设备研发和生产的知名企业,至今已有十年的专业化历史。作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先锋”和汽车检测诊断设备行业的领导者,其获得的成就在业界有目共睹,“元征技术、元征现象”正成为行业内人士经常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电装公司(DENSO)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从1949年成立之初,就致力于零部件的生产和研发。迄今,电装已经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包括发动机类、车用空调类、电子类及信息通讯类四大产品群。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电装公司在短短几十年间,在全世界拥有160多家子公司,成长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2006年排名),2006年世界500强排名第214位。在为丰田等整车企业提供全球配套产品供应的同时,也得到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汽车生产厂家的认可,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火花塞产品即是其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5,(7):i001
以“传感与控制技术”而驰名世界的欧姆龙公司近日宣布进军中国汽车电子领域.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面对中国市场,生产高品质的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将于2006年1月起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12.
宋璐 《上海汽车》2005,(9):45-46
1999年,本田公司开始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当时年产量为3万辆。经过5年的汽车市场扩张,到2003年,本田公司共生产了117.72万辆汽车,占公司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9%。为了提高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销量,公司在2004年年底前共创建了3个汽车合资企业,总产量为32万辆。另外,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以前,将年产量提高到53万辆,将占公司全球总产量的13.6%,这就意味着中国将成为本田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大合作伙伴,进而取代了加拿大、欧洲和东南亚联盟。2004年3月,本田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广州本田公司,汽车年产量已从原来的12万辆提高至24万辆。同时,本田还…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鸿达集团汽车生产获得国家准入 2005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5年第59号 公告:山东鸿达建工集团“铁力士”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HBT5250GJB,混凝土泵车HBT5251THB、BT5280THB,经审查,批准生产准入(第107批)。 鸿达集团汽车生产获得国家准入,使集团公司正式成为国家汽车生产的企业之一,掀开了公司汽车生产的新篇章,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标志着鸿达集团的综合实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公司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的起点。(林通)2006年亚洲(北京)工程机械博…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希望把在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和车规方面积累的经验与博通公司成熟的通讯和网络方面的经验结合,服务于中国的本土品牌汽车。"2015年3月17日,博通公司全球销售执行副总裁Michael Hurlston在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的开幕主题演讲上宣布,将大规模进军汽车行业,并与中国本土3D光能技术公司携手开发汽车以太网平台的主动电子安全系统、多媒体系统和车联网解决方案。据了解,美国博通公司是全球最  相似文献   

15.
自主品牌的成长之路——记奇瑞汽车10年自主创新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瑞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奇瑞公司1997年3月动工建设,2001年3月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销售了2.8万辆.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顺利下线,成为我国第一家达到此规模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2008年,奇瑞公司销售整车35.6万辆,产品销量连续8年居自主品牌第1、连续3年居全国乘用车行业前5名.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汽车技术装备的日渐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又将出现新一轮的增长。汽车电子毫无疑问将成为行业内增长最快的领域,未来近90%的汽车创新将来自于电子技术。Strategy Analytic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时全球汽车电子市场需求将增长到2580亿美元,2007~2017年间汽车电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其中,中国将一枝独秀,成为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  相似文献   

17.
Infor公司日前宣布,其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上一个财年相比,Infor中国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客户增加了30%。该公司在中国工业设备和机械、高科技和电子、汽车、金融服务、第三方物流以及其它垂直行业的制造、分销和服务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客户增长。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沃克斯汽车公司(Vauxhall Motors Limjted)是以工厂所在地的地名而命的。1903年,工厂造出了第1辆全钢质车身的轿车。在此之前,所有的轿车都是用木质骨架,外敷薄铁皮做成的。、沃克斯汽车公司1914年开始批量生产汽车,1925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了该公司,成为其在英国的子公司。后以生产轿车为主,其年产量占英国轿车产量的40%左右,约30多万辆。  相似文献   

19.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6,(42):31-31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是.海拉在中国和亚太区的汽车电子研发和制造中心。公司成立于1996年.并于2006年成为海拉胡克双合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2005/2006财政年度(2005年6月~2006年5月).海拉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完成8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照明是47亿元人民币.电子产品部分有2.3亿元人民币.贸易公司完成1.2亿元人民币。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富磊(Frank Rehfeld)先生预测,在下一财政年度,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有望实现15%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20年6月11日举行的2020第2届汽车后视镜系统创新技术论坛上,作为论坛首位演讲嘉宾,上海豫兴电子创始人付红强总经理(以下简称"豫兴电子")分享了豫兴电子电子后视镜(CMS)4年研发经验。在他看来,随着新影像光学基础技术及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促使电子后视镜取代传统光学视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