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和效率这些称谓词风行的当今时代,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言曰:“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认真观察全球其他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的经验,加快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经济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中,如何加快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无疑地将对中国未来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有重大影响,王德荣先生特别指出轨道交通,包括大家经常说的铁路、轻轨和地铁,在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寄语所有关注中国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读者:促进中国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特别是加快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说全社会有责!  相似文献   

2.
李莹 《铁道通信信号》2005,41(11):55-56
CRM将客户关系放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位置,是企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铁路的信息化进程,探讨CRM应用于中国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铁路有了很大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国家宏观经济体制转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铁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铁路运输业不断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制约了铁路在综合运输网中的骨干作用,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4.
近代铁路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阐明了铁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中国铁路的实际状况对中国铁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几个问题,包括新型质量观,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采办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寿命周期用,寿命以及维修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与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外物流市场需求的差异及中国物流企业存在的差距,指出中国物流企业应在充分发挥企业原有业务竞争优势的同时,培养以库存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和控制的核心服务能力。分析了中国物流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方式、问题与对策,提出中国物流企业利用本土优势与国外企业展开全面合作是物流国际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世界轨道交通》2008,(4):68-6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很多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管理和生产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大规模的建设中也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神经网络求解MTSP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建武  靳蕃 《铁道学报》1997,19(5):63-69
对多路施行商问题(MTSP)根据出发城市的不同和返回情况分成了四个子问题,建立了各问题的神经网络计算能量函数和迭代公式,提出了智能化的优化方法,并用中国31个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为例对MTSP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说明了神经网络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轨道交通》2013,(7):56-57
国铁路的改革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社会资本的进入成为这场改革的攻坚战。如何让社会资本顺利进入铁路行业,而且进入之后使其能健康促进铁路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铁路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铁路长期投资从何而来的问题,并采取了多种解决方式,其中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多方面支持是两种主要的形式。因此,铁路的改革不仅发生在中国,日本及欧美等国家的铁路都经历过一系列改革,而且走上了相对良性的竞争发展之路。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在中国铁路投融资改革中尽量少走弯路,使中国铁路走上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资源透视     
中国铜加工量增速将放缓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铜业部主任王碧文目前表示,铜价的持续上涨不排除人为炒作因素,但需求扩大和资源短缺是铜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铜行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内铜资源短缺、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变数很多。据介绍,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铜材产量同比仅增长6%,至888万t。  相似文献   

10.
孙贵江  项纯 《铁道工程学报》2004,(4):114-116,84
建设资金短缺一直是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支撑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七个渠道:一是铁路建设基金。二是国债。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四是市场化融资,包括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五是发行中国铁路债券。六是积极利用外资。七是银行贷款。除去目前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两种主要方式外,今后将积极拓展其他5种投融资方式,而市场化融资将成为发展的重点。铁路建设项目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降低铁路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是强本减末,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轮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具有较多的河流,较长的海岸线,较大的海峡。为了解决铁路跨江、过海的问题,铁路轮渡在中国应运而生。中国铁路轮渡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在长江上先后建成了四条铁路轮渡,在琼州海峡上建成了一条跨海铁路轮渡,正在建设另一条跨海的烟大铁路轮渡。迄今为止,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内河和跨海铁路轮渡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无论工程建设还是运营管理,中国铁路轮渡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以高效率、低成本、便利化实现了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便于流动过程,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现代物流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效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现代物流的形态和发展,现结合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中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铁道部和国资委《关于将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和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移交国资委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铁政法[2004]6号)的印发,标志着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与铁道部正式脱钩,进入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序列。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有  相似文献   

14.
提到哈尔滨,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精美斑斓的冰雕和冰灯,这座享有“东方莫斯科”美称的冰城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的冬天十分严寒,但这样的气候问题并不影响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特别是高科技民营经济实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据最新资料表明,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60%.在沿海一些地方甚至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民营经济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变,在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特别是占据重要基础地位的众多中、基层领导者、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为此,本刊从现在开始,将陆续刊登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管理者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旨在为轨道交通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思考与借鉴的窗口,以尽快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物流发展的历程,阐述了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促进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问题越来越被看作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及其周围的发展规模仍呈现快速膨胀的态势,因此,交通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铁路机车外皮的清洗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目前,中国铁路各机务段、车辆段的机车和客运车辆,大多数仍处于人工清洗的状况。机车外皮的人工清洗,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清洗效果差,很难满足使用要求。特别是电力机车,高压电网给清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清洗效率,增强清洗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中国株洲机务段新开发了智能多功能机车外皮清洗设备,现以该设备为例,对中国铁路机车外皮清洗设备的清洗工作方式、组合选型配置、电气控制系统设备和整体布置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中国铁路机车外皮清洗设备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当今世界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跑者,阿尔斯通公司越来越为世人,特别是中国人所熟知,那么,这样一家世界顶级的跨国公司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家永久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的内;函在哪里?其发展道路又能为中国的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生产企业提供哪蚓昔鉴呢?带着这些问题,应阿尔斯通公司的邀请,捌门中国中央新闻单位联合采访团借参加“第五届欧洲国际高速铁路大会”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是一位目睹了中回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并从此和轨道车辆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的年轻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深专家,尽管他在机车车辆领域为中国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作出过一定贡献,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为什么韩国公路上跑的车95%以上都是韩国本土车,而在中国回土上跑的却是“万国牌”汽车;为什么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有他们真正的“中国割造”,而轨道交通行业却差距明显;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机车车辆的同时,如何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真正的技术引进,……。他动情地呼吁业内人士要坚定打造“中国制造”轨道车辆的决心,交持和呵护真正的“中国制造”。为此撰文剖析了制约“中国制造”轨道车辆的因素,提出了打造轨道车辆的“中国制造”,发展轨道车辆民族工业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以及与机车车辆动力学相关的一些基础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