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护环境,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污、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正逐渐受到重视。以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车辆基地污废水水量水质、处理工艺和运营模式等,提出了车辆基地污废水系统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场址选择问题,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8号线、6号线车辆基地场址的选择过程及特点介绍,总结车辆基地场址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其他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城市无序蔓延、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以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以最大化轨道交通客流量、最大化土地增值、最大化居住环境舒适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Pareto最优解,定量分析适宜TOD模式的合理容积率。以成都市轨道交通2号线犀浦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调整前,略微降低了居住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客流量和土地增值,对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及建筑消防重难点的介绍与分析,为后续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建筑消防设计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撑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LED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及长寿命等优点。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工程建设,介绍了照明设计、仿真及技术分析;与采用传统金属卤化物灯具及常规控制的设计方案比较,结果显示LED智能照明系统控制技术先进、节能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香港和新加坡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分析香港和新加坡两种联合模式的合约设计特点,最后,为我国的轨道交通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重庆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出发,分析三号线车辆基地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总平面布置方案,既满足单轨车辆使用要求,又充分发挥配套设备能力,体现技术先进、节省投资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车辆选型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选型所涉及的技术因素很多,相互之间既关联又制约,最终的选型成果是各项因素总体协调平衡的结果。通过对车辆选型的研究,对选型过程中所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给城市和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城市上层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市民文化层次和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在解决出行便利的基础上,还要合理设计实用美观、人性化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努力建设出环境宜人便捷安全的地下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以提升交通环境的品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出行需求。地下轨道交通空间人性化设施建设,包括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和安排及车厢内部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等,都是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提高乘客出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目前城际轨道交通各种经营模式优缺点的分析,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实际情况,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各项目经营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可以使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和相关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3个基本要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航头定修段工程案例,阐述了TOD上盖综合开发在不同模式组合下对土地复合利用、功能业态混置、交通综合换乘、城市风貌统一的积极引导。这为车辆基地提供一种多元、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上盖开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各个大中小城市积极开展了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城市土地资源显得格外珍贵,促使地铁+物业模式不断发展进步.地铁+物业模式是在原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上,完善车站、车辆基地周边的商业街、停车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实现其周边的立体规划和开发.此种开发模式需要考虑轨道交通设施自身特点,而且还...  相似文献   

13.
地下过渡空间作为一体化的连通方式,能够使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周边物业空间有机衔接。针对轨道站点与周边用地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地下过渡空间的定义、适用范围、工程特征;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竖向标高、消防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地下过渡空间建筑设计的策略。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淀山湖大道站南北两侧的万达、东渡地下过渡空间为例,进行建筑设计特色分析,为新时期轨道站点周边地下过渡空间建筑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情况以及北京地铁部分既有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的行车组织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形成线网运营合理配置.通过技术创新与探索,着力提升整体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对地铁车辆基地各项功能的需求,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武青车辆段工程为例,阐述了其对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的影响,提出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部件检修车间现状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等进行分析,提出集约化的设计思路。运用图标对比的方法综合人工成本、土建成本、设备成本以及运营费用等,对不同规模的车间进行经济型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投入运营的近十年里,西安的轨道交通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也带动了站点周边土地的发展。本文先探讨西安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的影响和周边土地使用对站点运营客流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了两者的供需平衡关系,从而总结出两者互馈耦合发展关系,为指导日后西安轨道交通及城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欧阳杰  王绍芸 《综合运输》2024,(4):39-44+111
随着机场对外轨道交通与机场内部捷运系统的应用推广,二者在机场的衔接布局不合理、运营管理分割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不同技术制式的机场轨道交通方式亟待由各自独立建设运营的局面逐渐向轨道交通协同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其衔接模式及设施布局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分析机场轨道交通与旅客捷运系统协同衔接布局的应用实践、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各类机场轨道交通特性和场站布局差异,归纳了4种机场轨道交通与捷运系统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成都轨道交通作为成都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力量,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乘客们出行选择的首要公共交通工具。数据显示,成都市每天约有80%以上的出行者需乘坐地铁1、2号线,天府广场站则成为了换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分析天府广场站目前"一岛两侧式"换乘模式的诸多弊端,结合改变通道设施方向(如自动楼梯、步梯)等提出解决了高峰期与平峰期换乘客流的冲突点、交叉点的方案,并提出"潮汐通道"策略和客流控制策略,为乘客提供最便捷的换乘条件,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计算牵引能耗、制动能耗、辅助能耗对城轨车辆电耗的影响程度可知,牵引能耗、制动能耗占研究样本中单车能耗的99.2%。因此降低城轨车辆能耗应从降低牵引和制动能耗入手,辅助以控制辅助能耗的节能策略。城轨车辆牵引、制动能耗主要发生在列车出站加速及进站减速过程中,以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为例,与市中心线相比,郊区线路站间距长,更适宜结合运行图排布及长大区间对列车ATO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