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签约仪式"上,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跨界合作,共同开创5G时代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新未来。大连路隧道将成为中国联通与隧道股份联手合作、打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试点样板之一,也将成为中国首条5G跨江隧道。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上海创程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强联手,共同向商用车车联网业务纵深发展。由厦门海翼集团、苏州金龙、苏州创元投资集团等多家法人联合发起设立的上海创程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商用车Telematics业务智能终端与远程信息服务的新锐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国内商用车企业提供技术先进、架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交科")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战略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积极投身交通科技创新,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橡胶沥青"和"智慧路网成套技术及产品"等科技产品获自治区领导和各行业高度关注,为建设美好交通蓝图贡献交科智慧。  相似文献   

4.
3月21日,上海创程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强联手,共同向商用车车联网业务纵深发展。由厦门海翼集团、苏州金龙、苏州创元投资集团等多家法人联合发起设立的上海创程车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商用车Telematics业务智能终端与远程信息服务的新锐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国内商用车企业提供技术先进、架构开放、系统兼容、配置灵活的车载智能终端与远程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在机场建设掀起大热潮、乘机出行成为主流首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这三大趋势推动下,智慧机场的新概念已然成为民航业的发展共识。在机场建设掀起大热潮、乘机出行成为主流首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这三大趋势推动下,智慧机场的新概念已然成为民航业的发展共识。9月27日举办的2017智慧机场建设实践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重庆机场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场智慧运行、智慧安全、智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8日,福田汽车集团总经理巩月琼与美国迪捷集团(以下简称TDG集团)总裁兼CEO Paul Doherty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智慧城市交通解决方案备忘录》。这昭示着签约双方将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创新、设计、生产以及面向未来构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方面迈入全面合作期,着力于共同推动全球智慧城市的交通解决方案,推动全球智慧城市发展进程。据了解,此次签约将中美两国企业在"合作务实、技术务  相似文献   

7.
<正>5月14日-16日,以"绿色、安全、智能"为主题的"2014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道路运输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内外城市交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内交通信息领域专家学者、智能交通优秀企业代表,围绕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发展展开了热烈交流,共同促进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新能源客车行业的领军品牌,福田欧辉在北京道路运输展上重磅发布新能源客车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推出"智蓝"战略新能源系列客车新品,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率先实现了从产品技术创新到整体化城市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的升级。凭借智慧科技创新,欧辉"智蓝"战略强势驱动中国新能源客车提速前行。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8日,由河北省公路学会和上海市公路学会主办,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三思")协办的智慧交通监控系统新技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由河北省公路学会秘书长李炳雷主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爱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高管局局长杨荣博参加并致辞。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调动中心主任左海波介绍了河北省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情况。来自全国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享智慧交通、共谋行业发展。随后,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并参观了河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     
《运输经理世界》2012,(5):20-22
新闻民航纷纷与高铁"化敌为友"日前,东航集团与上海铁路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空铁通"联运产品。旅客在购买东航机票的同时,可以一并选择铁路苏州站、无锡站、常州站、宁波东站与上海虹桥站之间的列车,一次购票支付,订好火车票和飞机票。据介绍,此次推出的"空铁通"虚拟航班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东航上海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东航航班与高铁的双向衔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刘建航院士、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刘建航院士奖励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刘建航院士学术报告会暨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刘建航院士奖励专项基金揭牌仪式”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1.
正4月7日,2017上海国际车展JAC品牌日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作为江淮汽车的核心业务板块,江淮轻型商用车携新能源整车、燃油整车和发动机三大板块的十余台展品重磅亮相,重点宣讲并展示了江淮轻型商用车在智能科技、动力科技和新能源科技方面的创新成果,通过对核心科技的攻关和未来产业趋势的前瞻布局,全面践行"品牌向上"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智能科技突破首创多维智能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动向     
正公路院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1月25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营造互联网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互联网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交通"为目标开展紧密合作。作为一家拥有60年发展历史的部直属科研院所,公路院数十  相似文献   

13.
论坛主持人说,从管理机构看,过去有句话叫做"行业监督靠运管,运输管理靠罚款",目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在企业层面,道路客运企业正从客运线路的激烈竞争中脱身而出,将目光转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合,转向应用高新科技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全国道路运输客运企业高新技术应用论坛下半场,参讲专家环桌而坐,坦诚交流,分享智慧,侃侃而谈,碰撞关于道路运输的智慧与经验,"并肩"共话科技,冀望协同"致远"。专题研讨由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王健与《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主编熊燕舞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是以现代物流、枢纽客运和汽车修造为主业的企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坚持"科技兴企"主战略,加强对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5.
<正> 举世瞩目的浦东国际航空港于1996年10月6日开工。预期在2000年前建成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营,其最终规模将达到年输送旅客8000万人次。这一跨世纪宏伟工程建成后,将与虹桥国际机场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上海对外交流的两扇窗口,使浦东乃至上海的对外交通网络发生结构性变化,向现代化方向迈出一大步。“迈向21世纪的上海发展战略”确定,到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月18日,"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创新示范区"成立发布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工信部、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签订"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框架合作协议,15家企事业单位发起设立"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联合创新中心",4家企业发起设立北京未来车联网创新基金。据了解,创新中心将通过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用示范建设,突破与沉淀一批智能汽车与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启动仪式前一天。一辆乌鲁木齐531路公交车突然失去控制,冲破铁路防护栅栏和林带,冲入路堑,落入线路内方,与正在行驶的7573次市郊旅客列车相撞。这场10人死亡、50余人受伤的意外悲剧,反衬出以构建道路客运行业的安全、低碳发展的战略平台、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力为主旨的科技助力行动的必要与急迫。智慧引领行业未来一位与会老运管告诉记者,每出一  相似文献   

18.
正智能传送分拨系统、无人驾驶物流车、配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物流机器人、智慧供应链……伴随着诸多"黑科技"的不断涌现,兼具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物流已经成为行业趋势。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成本从占GDP20%降低到了1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物流行业要实现弯道超车,机会在于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而发展智慧物流,科技落地是重中之重。国内一批相关企业已从各个技术角度对智慧物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大数据、云计  相似文献   

19.
9月20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共同推进我国智慧客车标准建设,以信息化推进客运行业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科技》2021,(9):4-5
继2021年6月份上海与鄂尔多斯共同启动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合作项目之后,7月20日上汽集团(以下简称"上汽")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十四五"期间,上汽集团及旗下上汽红岩、捷氢科技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投资2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燃料电池重卡产业链,多方将精诚携手打造全球首个万辆级燃料电池汽车(重卡)产业化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