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紧邻既有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开挖过程中土体卸载引起既有车站变形的风险。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12标民生路站—昌邑路站区间下穿运营中的轨道交通6号线民生路站,介绍了工程紧紧围绕承压水治理、基坑开挖、监测三个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了超深基坑承压水控制、超小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以及紧邻既有运营地下车站开挖基坑沉降保护控制措施。该工程做法可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宜山路站为地下4层岛式车站,是在缺失⑥层土的地质情况下施工的。叙述了在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和Z1区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多种创新技术和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车站施工顺利进行;通过对基坑变形和降承压水等方面的有效控制,确保了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影响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因素有车站选址、车站规模、施工工艺选用、装修标准、周边地质及地域经济差异等。通过对轨道交通明挖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地下车站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轨道交通后续换乘线路工程建设中,为了缩短乘客换乘距离,新建地下车站需要下穿既有高架线路。结合轨道交通12号线龙漕路站工程,详细介绍了新建地下车站基坑近距离下穿低净空高架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所采取的桩基托换、MJS工法桩等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结构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特别是当采用叠合式结构的地下车站位于零覆土的河道下方时,结构防水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南路站工程,从防水材料与防水构造两个层面介绍和分析了河底零覆土叠合式结构地下车站的防水技术,可为类似工况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将成为常态。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主体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施工各工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措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基坑围护加上钢支撑的围护体系已被广泛用于建造地铁车站,在考虑支撑布置设计中,本文就外部条件和基坑宽度、深度等参相同的情况下,对三道支撑和四道支撑二个方案在计算地下连续墙弯矩、位移和支撑轴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其结构配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8.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车站基坑距离明珠线一期宜山路车站、轻轨高架很近,周围民房建筑与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所以对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要求十分苛刻。经过方案论证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混合的围护体系,按照时空效应原理进行施工,并且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两个监测体系,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实时反馈于施工。目前。整个车站基坑本身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都处于受控工作状态,对整个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这些经验能在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合理的防水技术及耐久性设计对于结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防水设计,介绍了1号线车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分析、总结了不同结构型式的接缝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上海轨道交通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通过对轨道交通10号线部分车站设计成果的调查,对当前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以为新建地铁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持续增长的客流量给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运营安全方面的考验。综合研究视频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以及轨道交通车站特性和管理需求,得出该技术应用特点及优势;以车站自动扶梯乘客安全预警为例,提出一种车站重点防护部位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为提高车站客流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各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实况,详细分析了国内现有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防设计模式的差异性,并就如何使地下车站布局对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更为有利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海珠广场车站基坑深达24.5 m,是目前广州地区最深的基坑.基坑所处地层十分复杂,有较厚的淤泥层和细砂层,基坑支护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文章介绍了该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的选择原则以及地下连续墙和钢管支撑的设计要点,对半土半岩地层地下连续墙插入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钢管支撑杆件标准化和制作、安装、维修一体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其施工期间的竖向支撑系统由周边的基坑支护结构和中间立柱及柱下桩基础共同组成,竖向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中间桩基础承载着顶板覆土、顶板及中楼板结构自重、道路车辆荷载及施工荷载等,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柱网布局、中间立柱型式、施工要求等条件进行中间桩基础的选型、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文章以武汉...  相似文献   

15.
围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施工工序,对地下车站的施工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风险控制措施。通过研究其中潜在的风险发生机理,将有助于建立轨道交通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减少并控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施工中的风险事故。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内部空间广、发热量大,为维持其热环境,通风空调系统的风机、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的装机容量较大。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能耗统计数据分析,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约占车站总用电量的50%~60%,占整个轨道交通能耗的25%~30%,系统用电成本占运营成本约30%,对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影响较大。因此,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对轨道交通车站的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旋喷桩内插型钢与搅拌桩内插型钢作围护墙的结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宜山路站的工程建设,介绍紧临高架车站和高架区间的地下车站附属结构在施工有限高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旋喷桩内插型钢作围护墙,并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将基坑变形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到网络化时期后,对车站导示系统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形成科学有序、人文关怀的车站导示系统视觉形象,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志设置指导手册》有关内容,介绍了标准地下两层车站、其他类型车站及换乘车站的导示系统设置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渗漏水问题始终是车站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结合上海地质条件和地下车站建设工程的管理经验,首次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中,将车站治理渗漏水作为防排水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设计,形成《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排水专册》,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车站结构治理渗漏水技术。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后,部分车站中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直接影响旅客出行以及车站设备的使用安全。针对2号线部分车站中板渗漏情况,对可能造成中板渗漏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车站中板渗漏综合治理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该车站中板渗漏水解决方案可供已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