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交通运输已从初始的各自为政扩大规模逐步向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实施一体化运输的方向发展,这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实现交通运输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是其重要突破口。综合运输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输关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综合运输枢纽发展相关因素的分析,枢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与综合运输通道的关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枢纽布局规划的原则、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试图对综合运输枢纽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条件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核心问题:构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网长期以来,在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经过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后,交通运输发展客观上要求回到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轨道。各种运输方式必须通过衔接、优化,形成整体能力,达到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效益。综合交通网规划将交通运输系统看成是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有机衔接、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经济系统所固有的空间特征和资源约束的角度,分析研究交通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益,使各种运输方式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开始,就做到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综合交通网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前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交通运输业是五种运输方式的简单总和,体现运输业的“全”;综合运输体系体现的则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它立足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联系,是五种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协作配合,有机结合,联结贯通。从交通运输建设来看,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益,各种运输方式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从交通运输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城市型综合运输枢纽的内涵及规划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构建一体化、协调发展、整体最优的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交通运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其中,协调主要是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通道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技术和经济的互补性;一体化是强调交通运输网络的衔接,以达到客运的“零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这正是运输枢纽的功能所在。由此可见,综合运输枢纽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衔接优化是实现综合运输体系整体最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化物流体系赖以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及管理都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结构水平低下,运力结构不够合理,运输效率和效益较低。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6.
所谓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主要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在区域内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打破行政、部门、地域等界线,推动区域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多个发达国家为例,从运输资源一体化管理、发展联程联运、优化出行信息服务、加强与其它行业协调沟通等方面,介绍了国外交通运输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相关经验对我国节假日交通运输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是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道路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必将适应新疆公路建设发展需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更畅通、更便捷、更经济、更安全的运输服务保障。2011年是新疆实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的起步之年。新疆一方面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同时面对提高运输保障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新要求,要在积极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匕下足功夫,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特殊时段客货运输安全顺畅。  相似文献   

9.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与我国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也有差距。因此,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既有水平上,必须继续前进和提高,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利用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与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结合起来,在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推动下,才能逐步实现。在近期内,宜将以下七个方面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点。1强化以运输大通道为框架的综合运输网建设高度通达的交通运输网是综合运…  相似文献   

10.
<正>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与交通运输息息相关的,而交通运输能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该国运输政策的得利与否有很大关系。加拿大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一,其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都很先进,这一切都与其运输政策是分不开的。下面将着重对加拿大的运输政策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一、加拿大运输政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东西向、南北向大通道”,为跨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表明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并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和方针。面向21世纪,交通运输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按照我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现代化水平,这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制定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概念、过程和内容,并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政府干预比市场机制对交通运输的供求状况影响大;最后阐述了制定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战略与规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内河航运 构建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萍  李清 《综合运输》2006,(3):20-22
重视和加快发展具有可持续优势的运输方式,以构建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将成为未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优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运输方式,应成为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和构建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一、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概念 综合运输体系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各国由于交通运输的具体结构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论述,主要体现在“无缝”、“连续”、“一体化”、“发挥各自优势,优势互补”上。 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对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定义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适应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分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由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综合利用和综合管理所构成,其要义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全面、系统、协调、优化发展,其特征是:交通网络通达化,运输化一体化,运输结构最优化,运输技术现代化,交通管理统一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省口岸汽车运输管理办公室在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的正确指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相关口岸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国际道路运输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十大调研成果的落实,给予西部,特别是给予新疆的交通运输业以极大的支持,利用这些成果,新疆道路运输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路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对提高车辆运行效率、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甩挂运输的发展,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对甩挂运输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使甩挂运输方式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山东省在推广甩挂运输工作中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对甩挂运输工作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甩挂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陆上边界长达22000多公里,与15个国家接壤,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前景广阔。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第一部配套规章,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国际道路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07,(10):90-91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九:交通运输业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各部门积极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全力保证运输安全;同时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交通运输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