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事企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面对入世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零部件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入世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过去曾有人说,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汽车电子产品更是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今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则是零部件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面对日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紧组建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国内未合资的优秀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联合,提高零部件 自主开发能力;追求外部规模效益,建立相地集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立柔性体制以及实施国际营销战略,扩大零部件的出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WTO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研发能力、企业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具有产业基础、大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量,行业机会、威胁及前景,全球化背景下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吸引力大、竞争激烈、进入威胁大,发展机会多、前景好”的特征。因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长点并使其生成为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应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概况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前进,现在年产值达1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00亿元),已成为日本主干工业——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础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一个内涵极丰富而复杂的产业,就企业规模来说,既有年销售额达1万亿日元的大型企业,又有规模及小的作坊式企业。据日本“工业统计表1987年快报”报导,目前日本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万家。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面对入世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入世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简况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产生起始于1912年,到今天已有9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曲折的发展过程。概括来讲,分三个阶段建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1912年到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国产“解放”牌中等吨位载货汽车出厂。这一时期,主要围绕为国外汽车在中国以维修为目的而仿制生产汽车零配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2.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汽车工业中大量使用塑料,以代替各种有色金属及合金钢材,这是汽车工业提高设计的灵活性,降低零部件加工、装配和维修费用的有效途径。同时.采用塑料生产汽车车身和零部件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节能化的方向之一。汽车应用塑料车身及其他塑料零部件,还能减少工厂设备的投资,减轻劳动强度。车用塑料的使用已成为衡量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撑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实际上是零部件产业和素材产业”。作为全国主要汽车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凭借长安、重汽、重庆客车总厂等优势汽车企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整车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依附于整车企业发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5.
2005是汽车产业政策的执行年,许多汽车产业政策的细则相继出台。涉及汽车生产领域的有“整车管理办法”、涉及汽车流通领域“品牌管理”“二手车管理办法”等等。最可圈可点的政策当属《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它使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不仅有利于合资企业的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了消费者的最终利益。但“管理办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16.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在我国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现对组建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提高零部件生产技术水平,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及开拓市场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汽车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机电产品,涉及到许多其它产品及技术领域。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无不以强大的零部件工业为基础,可以说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工业的水平关系着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所以国外汽车工业较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但是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2,(35):17-19
作为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拜耳集团,是全世界汽车制造工业以及汽车零部件工业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性原材料生产商之一,在欧洲汽车市场占有20%的份额,产品包括橡胶、塑料、原料漆、聚氨酯等。本刊记青于最近走访了在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刚刚建成一年的拜耳塑料研究发展中心,在工程塑料高级技术专员张怡先生的介绍下,对拜耳集团以及橡塑行业在汽车方面的应用有了大致的了解。 材料的全面发展 参加过“1999年上海国际汽车展”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国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那么最大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吸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汽车零部件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汽车业在中国的战略,特别是零部件巨头企业在中国的渗透策略,面对关税的调整、行业的重组等等诸多竞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作为工们零部件业将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和商品性能方面论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它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评述了国内外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并根据未来汽车发展方面分析了无损检测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