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隔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的非线性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模拟计算,并得到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的证实,对液压悬置和橡胶悬置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悬置具有优良的隔振特性,此外还对副车架在动力总成隔振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副车架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副车架系统的非线性力学模型;以液压悬置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合理的固有频率配置和振运传递率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副车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的系统进行了隔振特性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Audi100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结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汽车发展之初,动力总成直接用螺栓刚性地连接到车架上,这样动力总成振动与车架的振动和变形便在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直接传递,既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又容易引起动力总成失效。随着汽车上其他总成的不断完善,动力总成的振动逐渐显得突出。20年代初人们便开始利用橡胶悬置的减振特性来降低和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减少动力总成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橡胶悬置由于工艺简单,性能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至今仍在绝大部分汽车上广泛应用。然而橡胶因受本身材料的局限性,无法在隔离动力总成振动时所要求的低动刚 相似文献
4.
对CA7221轿车发动机动力总成液力悬置的隔振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并与橡胶悬置的隔振和降噪地对比研究,同时,还测试了副车架与隔振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液力悬置较传统橡胶悬置隔效果明显,应用橡胶悬置和副车架两级减振也有很奏效,应用液力悬置使整车舒适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方法,论文以某重卡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将柔性车架和刚性车架整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大误差分别为8.9%和25.1%,表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能够用于动力总成隔振率的计算。为了简化分析过程,论文研究了基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的3种简化方法,结果表明简化模型隔振率与试验结果相差最大为12.3%,与简化前相比隔振率相差最大为5.34%,因此,在车辆设计初期,没有实车及详细整车参数的条件下,利用简化后的模型可用于隔振率的仿真计算。该研究为动力总成隔振率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汽车动力总成隔振难点与被动悬置改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发动机导致车内噪声的两种方式,即振动传递方式和辐射方式.基于发动机的激励特点和传递方式论述了发动机对整车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及控制措施.基于动力总成隔振悬置需要满足的诸多冲突因素和约束条件,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隔振设计难点,并阐述了被动式悬置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