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信息影响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虑交通信息对出行者选择出行路径的动态影响,建立一种动态路径选择模型。将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对路段(路径)运行时间的预测看作不同的随机过程,通过对出行路径上节点的到达时间取期望值,利用一阶近似表达式,研究交通信息对出行者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汽车道路动态试验模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v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汽车道路动态试验模拟控制系统(RDSS),讨论了RDSS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重点分析了RDSS中引入的多点激振试验方法和多输入多输出HV频响函数识别算法。将RDSS与电液振动台对接,对一辆轿车进行了道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RDSS可以准确快速地模拟汽车的实际行驶工况,达到了道路试验模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博世公司的新型主动行驶安全系统——FD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世公司1995年开发出一种新的主动行驶安全性系统FDR(行驶动力学调节系统)。在整个制动和驱动加速过程中,FDR不仅能保持及改进ABS和ASR的基本作用,而且在横向动力学临界状态下,也起到了主动的稳定支持作用,介绍了FDR的结构,安全性设计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EGR)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G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有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普遍存在需求差异性考虑不足、方案精度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逐步严苛的出行需求,根据出行多样化需求(单一需求、复合需求)进行规划方法研究可以拓宽自行车出行路径选择手段.以通勤性出行、事务性出行、休闲性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因素分析,确认了出行时间、出行安全和出行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及各需求下的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西城区路网基础数据进行数值标定、算法描述等,分别研究了单一需求和复合需求影响下的自行车出行路径规划方法,根据不同出行目的下的需求差异性分别给出推荐路径.考虑到过街影响提高了出行时间需求下的推荐精度,单一影响与复合影响的差异也可以提供更多自行车出行路径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RD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灵活的可控性,在宽广的转速和功率范围内都有高输出和高效率。作为一种新型可驱动系统,首先被用于电动车并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在阐述了SRD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SRD系统在电动车的应用情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R&D(研究与开发)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表现出大科学化、高投入化、全球化、超前化和现代化五大趋势。我国汽车企业R&D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各大汽车企业集团虽都拥有技术中心,但都存在着R&D手段落后等共性问题。培育我国汽车企业的R&D能力,主要应从联合开发,保证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出行者(特指私家车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于城市的交通管理和交通组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交通出行费用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拥挤收费政策逐步实施,仅仅考虑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来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模型进行研究,往往实用性欠佳。针对以往的研究中考虑因素单一、模型实用性不强这一问题,运用能有效描述出行者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行为的前景理论,综合考虑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以及出行者的个人偏好、出行经验等因素,建立一个更为贴合实际的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模型。以实际算例的形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费标准对不同出行者人群、不同性质出行的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与拥挤收费政策实施前相比,收费3元时,高收入水平出行者购物出行时的路径发生变化,而对于通勤出行,当收费大于6元时出行路径才发生变化;对于中低收入水平出行者来说,因为其较高收入者对费用更为敏感,所以拥挤收费政策实施后他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智能体博弈的路径选择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代表了交通分配中路网管理者与出行者两种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在综合考虑两者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动态交互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的思想协调两者的利益冲突,建立了路网系统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的路径选择博弈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多智能体技术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Starlogo进行模拟。通过对无信息无博弈(随机)出行、用户最优出行、有信息有博弈出行以及系统最优出行等4种不同仿真方案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系统与出行个体之间协调的博弈模型性能满足了驾驶员出行需求,提高了路网整体效率,为建立实用的诱导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物流技术一般指与物流要素能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等。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并由此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介绍了应用DCT(Donverison Tool,数据转换工具)技术和网关技术,以实现Oracle RDBMS与异种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和数据共存问题,并简要阐述了Oracle在ODBC/JDBC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公路工程遥感的应用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线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其技术含量高,覆盖专业面广,对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和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数字地面模型技术(DT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公路工程的规划、勘探和设计中也趣来趣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13.
曲线不同表示形式间的相互转换是CAD/CAM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基于B样条曲线的节点插入技术,就CAD/CAM中广泛采用的曲线的NURBS表示和Bezier表示之间的快速转换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NURBS曲线转换为Bezier表示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所给算法计算量最小、通用性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容量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辉  于晓桦  晏克非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3):129-134,146
以出行者出行行为选择为基础,以最大化网络容量为目标,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容量双层规划评估模型。其中下层引入停车路段(搜索停车设施所行驶的路段)和步行路段,把停车设施转化为道路路段,以出行分布、方式分担和均衡配流组合模型来反映出行者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服从多项式Logit和出行路径服从用户均衡原则的出行选择行为;上层以网络储备容量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网络的路段通行能力、外部环境以及服务水平要求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流量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有效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低碳出行合理路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趋势,针对城市多模式组合网络路径算法研究中对路径合理性和用户偏好关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出行路径寻优算法。根据居民出行的一般规律分析了一般路径的构成特征,并充分考虑了居民出行策略的个性化。根据"低碳出行"路径选择问题的描述,引入"多元标号"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经典Dijkstra算法改进的分层标号算法。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求解步骤,而且通过算例对新算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用钢纤维改善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特性,主要是改善韧性和抗裂性。使用适合的试验方法并确定适合的配量,可确定钢纤维加筋混凝土(SFRC)和钢纤维加筋混凝土(SFRS)。经验设计法是有效的,但基于德国DBV推荐,也可使用分析设计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合乘出行信息检索算法。低效率的信息交流方式制约了合乘出行方式的发展,针对现有合乘信息检索方式的不足,在区域一区域匹配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图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交通路网的路径匹配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复杂度分析。该算法利用交通路网中各结点间的距离关系,可以检索给定起迄点间及起迄点各自邻近结点群之间存在的出行信息,并能根据合乘出行路径特点对检索出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优选,以方便出行者进行合乘组织。最后用一个仿真实例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远程 《汽车技术》1997,(12):36-38,43
一辆日本生产的本田(HONDA ACCORD LX)轿车,配置有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和七档的自动变速器。在使用中,发动机转速得升到400r/min以上,变速器才能自动换档(正确时在2000r/min左右自动换档),即存在换档时刻过于迟缓的故障,在正确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上,准确地排除了这一疑难故障。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换乘次数”最少和“出行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提出2个公交乘客出行路径优化模型,得到不同的最优线路,供公交乘客选择适合自身的出行路线,并以1个简单的公交网络对模型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20.
从驾驶员旅游出行信息需求出发,将旅游出行过程分为4个阶段,选择为出行到达阶段作为旅游交通信息引导阶段;给出了出行路径的规划原则,确定了决策节点选择方法及其道路主要类型,建立了根据决策点的道路交通特征确定旅游交通标志设置的方法;在研究单个旅游景点的交通标志规划基础上后,探讨了区域旅游交通标志系统规划与评价方法。以北京市怀柔区主要旅游景点路径规划与慕田峪长城旅游景点具体路径为例,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