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岩质及不稳定边坡工程与生物防护结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宁  李轩  陈永安 《公路》2003,(1):106-110
较为详细地质介绍了引进吸收的日本先进坡面防护技术——金属框架整体防护技术。此技术把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有效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切割坡面的力学稳定性,又利用生物防护有效地绿化美化坡面,防止水土流失。对各种风化、兰风化岩石边堤及其它不稳定边坡的防护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坡面挂网喷混植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卫良  曹志强 《公路》2003,(8):131-133
通过坡面挂镀锌铁丝网喷混植草新技术在开阳高速公路的应用和研究 ,详细论述这种新工艺对风化岩石边坡防护的优越性 ,并介绍此技术采用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 ,可为类似边坡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立体生态防护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布鲁特”(Bluet)立体生态防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垂直绿化技术,处理的对象为高陡的岩石边坡、灰质质感强的喷浆坡面、砌石坡面、劣质土边坡等。它摒弃了传统绿化防护方式的多项缺点,如: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绿化效果周期短、成本高等,在沪蓉西湖北宜长段起到了良好的边坡防护效果。介绍其防护原理及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4.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新疆戈壁地区著名的四大风区,为防止路基边坡遭受戈壁风沙流吹蚀以及雨水冲蚀破坏,在线路所经戈壁地区设立三处路基边坡试验工点,选用了七种边坡防护措施,分别从防护效果、技术经济等角度对试验段各种边坡防护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线路堤边坡防护中,若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混凝土空心砖防护;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铺设混凝土空心砖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5.
喷播生态防护技术在我国公路、铁路、水利等边坡防护工程中已大范围应用,对于保护坡面、恢复植被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对客上喷播的基本原理、技术特征、适用范围等问题认识不一,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南,加之成本限制,使得喷播生态防护坡面保护和植被恢复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在总结北方地区喷播技术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喷播技术使用存在的几大误区,并对今后的技术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坡面生态防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土质边坡植草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质边坡植草防护的加固机理、主要的坡面防护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化花岗岩边坡岩土体特性、开挖过程及防护结构施工工序,确定了边坡施工安全监测的重点部位,建立了以坡体位移监测为核心的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安全监测信息反馈对风化花岗岩边坡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调控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绿化基材植被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斌 《公路》2007,(6):180-182
在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绿化防护中,采用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防止坡面风化剥落和补偿岩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损伤。并详细介绍了此种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及其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9.
从桥台施工、隧道爆破开挖和坡体长期风化三方面,分析了某隧道出口端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确保隧道安全出洞的施工控制措施并分析了现场隧道爆破控制、边坡和桥台防护等重点控制环节的施工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植被混凝土坡面防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贵荣 《公路工程》2009,34(2):112-117
植被混凝土坡面防护属于植被与混凝土共生新技术,兼具圬工防护和生态防护优点.通过多孔混凝土配合比及制作工艺的研究,选择出了多孔混凝土的原材料,研制出了适用于边坡防护的多孔混凝土结构,并制定了符合施工现场特点的植被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措施.贵州北部的实体工程实施结果表明,该项植被混凝土坡面防护新技术施工工艺可行,防护岩质坡面迅速,起到了良好的固土护坡和景观美化作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黄黄高速为依托工程,在K685+000-K695+000沿线路堑边坡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线路堑边坡的病害类型、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对其稳定性状态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针对性的病害处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黄黄高速路堑边坡病害主要表现为软岩及易风化岩层地段坡面喷射混凝土面层出现开裂、坡脚挡墙出现冒顶及开裂;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均、岩石易软化、易风化、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导不畅通是路堑边坡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害危险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局部不稳定体清除+坡面随机锚杆+坡体深层泄水+坡面复喷/挡墙重建+TBS坡面防护(植被坡面防护)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土路基坡面侵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黄土路基压实坡面室内人工降雨侵蚀试验,提出了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土路基坡面降雨侵蚀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自然因素及坡角、压实度、坡长等因素对坡面冲刷强度的影响程度。坡面降雨侵蚀结果表明:坡面存在冲蚀最大的临界坡度25.9°;坡面压实度越大对边坡抗冲蚀稳定影响越有利;边坡的坡长过长对坡面抗冲蚀防护极为不利;坡面产沙量自上而下增加;坡面水流含沙量对坡面产沙有一定的影响,随坡长越大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13.
黑色地层工程地质特征脆弱、易风化,在顺层高边坡的处置中,应突出“以结构安全为主、景观为辅”的理念。当高边坡施工到设计边坡坡面时应及时封闭坡面,防止岩石风化,并及时做好“强腰、固脚、卸顶”的处治工程,以维护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常用的公路边坡滑塌处理方案,结合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处治案例,通过介绍格宾挡土墙的设计原理、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技术优势,阐述了格宾挡土墙在公路边坡滑塌中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应用结果表明,格宾挡土墙处理后的边坡坡面稳定性好,且整个坡面绿化防护效果较好,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格宾挡土墙在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自然协调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是一种有效的边坡防护处治方案,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确定不同雨强及路面宽度条件下截水骨架综合防护措施的泄水槽宽度、间距以及骨架坡长等技术参数对于坡面流速的影响分析,得出在不同参数条件下雨水流速的变化及对冲刷效果的影响,以为边坡防护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土地区路堑陡边坡的坡体形式,以锚杆护坡和植被根系保水固土机理为基础,结合植被多样性原理,统计分析黄土地区道路生态防护的植物种类及其植被群落组合,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黄土地区陡边坡的新型土工柔性格框生态防护措施.以定西至平凉高速公路为试验依托项目,模拟分析黄土地区降雨对无防护边坡、普通植物纤维防护边坡和新型土工柔性格框植被防护边坡的冲刷,结果表明:在降雨量分别为2.4 m3/h和3.2 m3/h的60 min冲刷条件下,随着试验历时的增加,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边坡水流含沙率与累计边坡冲蚀量较其他2种边坡形式小30%以上;降雨冲刷试验结束后,前2种边坡的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防护的坡面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锚杆格构梁支护体系是利用紧贴坡面的混凝土格构梁和深入坡体的锚杆对坡面进行防护,将护坡与支撑有机结合,结构轻便灵活,施工速度快且支护效果可靠。结合挂网植草,能有效防止边坡冲刷、风化,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依托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竹湾边坡支护工程,详细介绍了锚杆格构梁治理边坡的重点考虑因素、设计方案和边坡绿化,评价了治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方案对该边坡进行加固后,边坡在正常工况和暴雨工况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均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边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方案,在常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改进措施;搭建了室内模拟边坡降雨冲刷试验;控制土工格室规格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变量,分析模拟边坡降雨冲刷数据,综合对比生态边坡坡面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升生态边坡坡面抗冲刷能力,增强边坡防护效果;单一采用土工格室措施的生态边坡冲蚀量相较于裸坡可降低71.27%,采用土工格室及外掺作物秸秆加筋的复合措施可降低84.65%;缩小土工格室尺寸有利于降低生态边坡坡面模拟降雨冲蚀量,提升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徽221省道焦槽段公路地质灾害治理的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SNS柔性防护系统与客土喷播边坡绿化生态防护系统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以此说明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具有施工快捷、方便、环保等优势,适用于坡体整体稳定但局部坡面崩塌、碎落、滚石等不良地质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高陡易风化岩边坡一经开挖,坡面易出现风化剥落与溜塌等病害事故。据此,本文依托340省道工程,阐述了高陡易风化岩边坡护坡设计中,强化压脚支挡、分级踏面护角、锚杆框架梁等边坡支撑稳定与抗风化措施的必要性;同时论证了短钉挂金属网+厚基质客土喷附技术组合护坡方案;经验证,综合坡面加筋、柔性支撑、坡面封层保湿与坡面绿化等多功能协配统一的治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