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恒山  吴静 《中外公路》2006,26(4):44-46
分析现有规范对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比较其与传统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对现有规范中无损测试方法的改进及其结果的经验修正系数,可供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养护和管理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划》(JTJ014-97)已颁布实施,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较前有较大变化,则相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进行修正。水泥混凝土跃同设计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也应有所修正。该文通过大量计算,拟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修订建议值,可以向有关设计、施工、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换算方面存在不足,在大量计算分析基础上,回归出了精度和外延性更高的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的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修正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姚祖康 《公路》1996,(11):10-14
分析了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修正公式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模量修正公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本中指出了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在多层地基模量换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模量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基层顶面模量修正系数n与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的相关关系,从而根据F的经验方程推出n计算式,并将基层顶面模量修正系数n隐含至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计算公式和轴载换算方程中,使设计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土基回弹模量建议值的修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高等级公路工程实践,针对中国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土基回弹模量建议值存在的不适应性,通过现场实测对比试验,建立了土基E0 ̄BM的统计关系式,提出了中国自然区Ⅳ区土基回弹模量规范建议值的修正系数表,并提出了土基强度等级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计算中采用的基顶当量回弹模量,是基于基顶弯沉等效为原则换算得到的,这种换算原则并不能真实反映基层对路面板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对温度应力进行了大量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度应力等效为原则的基顶当量回弹模量换算方法。与有限元解比较,结果表明该换算方法的精度完全能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其成果可供规范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成志 《中外公路》2003,23(6):23-24
根据承载板试验和弯沉检测的结果,建立了沥青路面计算弯沉与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水文、地质、气候、材料和交通等条件的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确定方法,从而为合理选定沥青路面结构的大中修设计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效疲劳温度应力系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析了日疲劳温度应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和轴载的昼夜分布对其影响最大。提出利用多年累积的每日气象资料直接推导等效疲劳温度应力系数的方法,该方法不用计算月、年疲劳温度应力系数,其计算结果提高了疲劳温度应力计算的准确性。基于中国93个基本气象站50 a实测的日气象资料,计算得到等效疲劳温度应力系数,并给出了回归公式及各地的回归系数。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混凝土基层的接缝间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一维热传导假设,求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场,计算得出多孔混凝土基层顶面的翘曲应力;求解多孔混凝土基层的胀缩应力,提出基层开裂临界温度差的预估方法以及基层开裂时接缝间距的计算方法;推荐了常见路面结构厚度范围多孔混凝土基层的接缝间距。结果表明:当基层施工完成时刻与1 a内最冷时刻基层中部的温度差大于临界温度差时,需要设置横向缩缝,缩缝间距应根据基层与面层、基层与底基层或路基间的摩阻力及多孔混凝土的容许拉应力确定。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伯莹  姚祖康 《公路》2002,(8):11-15
本文介绍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面的要求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厚度水泥碎石分层施工时不同施工方法导致层间结合状态介于完全连续和连续光滑。根据FWD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层间结合系数,通过引入弯沉计算系数,计算不同结合状态下的路表弯沉;最终通过铺筑试验路,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陈恺  王春雷  张宁 《公路》2006,(4):144-148
以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例,比较分析新、旧规范方法下,面层设计厚度的差异。从定性分析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入手,通过对设计各环节实际算例的计算比较,找到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将结果汇总到面层厚度设计的实例中,得出在交通荷载和筑路材料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规范方法设计厚度较之旧规范薄2~3 cm的结论。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修正方法的改变是产生差异最为主要的原因。此外,基垫层材料模量的取值也对面层设计厚度影响显著,应结合工程实际慎重取值。  相似文献   

16.
将碎石化处治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视为宏观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采用双层弹性层状体系模型,深入分析了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弯沉变化规律,给出了对应不同交通量及沥青加铺层厚度下碎石化旧路面顸面最小回弹模量值,以及碎石化旧路面顶面最大容许弯沉值.研究表明,对应不同交通量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要求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顶面弯沉在41~114(0.01 mm)之间变化,否则,顶面弯沉超过114(0.01mm),则碎石化旧路面不能提供所需的刚度要求,需另外设置基层后再加铺沥青层.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外观效果,国内正在逐渐实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法来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结合苏州市某道路改建工程,针对旧路病害调查、弯沉测试、板块接缝防水处理、铺设土工格珊、道路扩宽处置及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等情况进行了探讨。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来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通过双层板应力分析,研究在合理的基层厚度与面板厚度范围内,进行基层应力验算的必要性。利用等刚度原理和几何推导的方法,分析了基层板温度应力,并验证了基层应力验算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在合理范围内的累计荷载作用下,规范建议的基层与面板厚度范围内,由于面板的模量远大于基层的模量,在进行刚性、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时,仅需验算面层板的应力,而无需验算任何材料基层的应力。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料剪切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嵌缝料剪切试验中的剪切应变和剪切频率等测试条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板底脱空状态,嵌缝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剪切应变为0.002~0.01;车轮荷载对混凝土板的振动频率小于混凝土板的固有频率,不会发生共振现象,嵌缝料的剪切频率由车轮荷载对混凝土板的振动频率决定,剪切频率范围为10~40 Hz。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5℃下,嵌缝料线性粘弹性应变为0.005,实验室可实现的应变为0.004。综合两者,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料复数剪切模量的测试条件为:剪切应变0.004,剪切频率2~50 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