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民 《航海技术》2004,(Z1):86-91
此文旨在通过对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必须保证在人为破坏条件下的保安系统的可靠性的观点.首先介绍了船舶实施远程识别和跟踪的意义和功能要求,然后通过风险分析,评估系统可能存在的保安威胁及相应的保安要求,并对费用效用进行简单分析.按照IMO的要求对该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可供船东配备保安报警等设备时参考,避免重复投资,也可为我国政府参加IMO会议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参与技术规则的制定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船东利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常规船舶移动位置跟踪方法存在跟踪精度较低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船舶移动位置跟踪研究。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引入,依托船舶对象位置的确定及运动轨迹的识别,实现了提出的基于视频处理技术的船舶移动位置跟踪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海域,提出的船舶移动位置跟踪研究方法,较常规船舶移动位置跟踪方法,跟踪精度提升34.12%。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LRIT)系统的由来和实施日程。对LRIT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LRIT信息的产生与处理方法作了系统介绍。关键词:远程识别与跟踪(LRIT)船旗国(flag state)港口国(port state)沿海国(coastal state)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船舶的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在提升了系统的瞬态功率响应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对超级电容中能量的滚动储备;在平抑燃料电池系统的端口功率波动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的可靠运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比不同控制参数的情况,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LRIT)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基本原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了阐述,并对系统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铭 《船舶》2008,19(5):50-52
根据SOLAS公约新的规定,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即将付诸实施。文章对该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作了相应的介绍,可供船舶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Backstepping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风卫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6):64-65,176
针对线性船舶运动模型航向改变过程中,往往引起快速大的舵动,产生严重的水动力非线性的问题,设计基于backstepping的非线性船舶航向跟踪控制器。它是将Lyapunov函数的选取与控制器的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回归设计方法,通过从系统的最低阶次微分方程开始,引入虚拟控制的概念,一步一步设计满足要求的虚拟控制,最终设计出真正的控制律,保证了闭环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在计算机仿真研究中,以大连海事大学“育龙”号实习船为设计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30日,国家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数据中心正式启用。通过该数据中心,不仅可以查到所有中国籍船舶的身份和实时位置信息,还能对靠近中国海岸线的外国船舶进行身份和实时位置查询。  相似文献   

9.
徐海燕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10):147-150
海洋环境的机动目标跟踪和识别是船舶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机动目标包括周围船舶、水上探测器等,在机动目标跟踪与识别过程中,海上气象噪声、目标的机动性等都会使目标跟踪精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发了船舶导航系统机动目标高精度跟踪系统,通过建立机动目标的时空模型,结合滤波器及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海上机动目标的高精度跟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组织(IMO)决定,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建立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全球系统(the global system for the 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舰船定位识别和信息融合能力,进行舰船信息检索优化设计,提出基于云计算的舰船信息检索系统设计方法,采用关联规则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信息特征提取,采用高阶统计量分析方法进行舰船信息融合处理,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舰船信息的隶属特征分类处理,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舰船信息的分类调度和信息分区检索。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信息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较高,抗互信息干扰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信息挖掘检索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海上导航系统在航运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导航系统定位的精度也影响着众多海上开发应用。现有的基于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需要对定位结果进行误差补偿。传统的补偿法一般为差分法,与导航设备与观测站距离的远近成正比。本文研究基于云计算的误差补偿算法,给出云计算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补偿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基于GPS、北斗组合导航系统的补偿算法模型,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3.
船舶自主航行作为智能船舶的显著特征,日益受到工业与海事企业的关注.为把握船舶自主航行现状和发展方向,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调研与综述.分析近三年国内外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航行态势感知、认知计算、避碰决策、航行控制、赛博安全等关键技术,剖析其技术内涵、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针对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现状与技术需求,从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常规导航系统所采集的画面图像存在像素丢失或破损的现象,使航线的判断受到影响,提出基于Labview的计算机可视化编程应用于船舶导航系统。优化接收机架构模式,解析定位信息,通过射频前端,完成信号频率转换;结合船舶导航的特殊性,利用计算机可视化编程,预测航线及周边地形,选择合适导航视点,利用Labview采集信息并实时处理,将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提高特征提取精度,完成基于Labview的计算机可视化编程的船舶导航系统研究。设计对照实验,与常规导航系统对比,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与常规相比,所采集到的导航图像灰度区间分布均匀,证实其导航画面更加清晰稳定,能够满足导航系统对于航线的精准判断。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基于Labview可视化编程的控制语言逐渐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船舶自主导航系统为船舶航行提供关键的地理位置信息、航道信息等关键信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对船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船舶导航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精确度差等问题,设计基于Labview可视化编程的船舶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6.
采用虚拟云计算网络处理船舶的导航数据,能够有效节省船舶的运行成本,极大提高船舶的数据处理能力,有利于运行故障的及时发现。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虚拟云计算平台在船舶导航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从船舶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易于实现的船舶导航系统云计算架构,对该系统中的各个子模块的功能进行研究。同时根据导航系统的特点,设计故障检测系统,采用先进的主元分析法,能够自动分辨船舶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有关的控制参数判断出故障的类型,在多重故障同时出现时,采用滤波分辨技术,极大提高了故障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FPGA系统的应用使得舰船导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获得极大提高,尤其在导航系统的图像收集和处理方面,基于FPGA系统的控制器能够实时处理大量通道的并发图像数据,因此其在舰船导航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设计舰船导航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对内部的重要功能子模块进行介绍。在对图像收集的过程中,由于干扰的存在,因此设计了滤波环节,能够强化图像数据的准确度,最后采用正弦波和方波模拟双通道的输入信号,对该图像处理电路的功能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组合导航系统中包含了多种导通装置,以保障船舶在复杂环境下的航行安全,而常见的有基于惯性导航的多普勒雷达系统(DVL),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冗余特性,能够显著提高船舶导航的精确度。本文建立船舶组合导航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该模型的误差量,介绍硬件设计流程,对导航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研究,最后根据组合导航系统的要求,实现DVL惯性导航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水下航行器系统是包含主体、推进系统和其余附体的整体结构,其航行特性研究是水下航行器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为研究水下航行器系统的航行性能和航行时的表面压力特征和流场特性,基于CFD方法,使用重叠网格和滑移网格相结合的混合网格技术对某自主研发水下航行器系统模型进行直接模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系统在不同大小的推力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航行性能,通过推力-速度曲线可以插值得到不同推力下的航行点;水下航行器在来流速度不同时其所受表面压力大小不同,但分布规律相似,且具有相同的流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20.
在舰船搜索中,由于传统舰船搜索技术的搜索效率较低,拉低了海上搜救的整体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在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舰船搜索关键技术,将渐进式的目标搜索方法应用于舰船搜索中,建立一个以视频监控网络为基础的渐进式搜索框架,利用该框架进行舰船的信息特征匹配,再利用匹配后的舰船信息特征,并通过多层感知机进行相似信息特征的排序,从而实现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舰船搜索。为了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与基于图像增强的舰船搜索技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舰船搜索技术进行对比,得出该技术的整体搜索效率为84.4%。通过比较可知,本文技术搜索效率高于传统技术,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