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研究国内外地铁第三轨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地铁第三轨车载检测方法。利用固定安装在作业车轴箱支架上的测距传感器和线阵相机连续测量第三轨几何参数,以便快速、准确地探测到第三轨的故障隐患。  相似文献   

2.
概要介绍广州地铁综合检测车第三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结构、检测原理、检测系统信号流程图、检测系统数据处理以及显示、系统标定等。  相似文献   

3.
对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进行检测是地铁运营维护的重要工作,采用人工检测既费时又费力,运用大型轨检车的费用太高.为了便携快捷地检测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开发一种便携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应用研究.通过将激光扫描仪、轨距传感器、里程计和倾角仪等传感器集成到轨检小车上,设计配套的软件系统,构造了限界检测、轨距计算、超高计算、坐标系转换和里程计标定等板块.应用该便携装置对长沙地铁三号线侯家塘站至四方坪站进行检测,分析和验证了检测结果,检测装置最终实现了超限报警、图形及超限数据自动录入、轨枕自动识别及轨道几何尺寸数据自动采集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4.
第三轨中间接头安装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第三轨受流系统的可靠性.以武汉地铁某线使用的第三轨受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靴轨动态特性试验探究了靴轨动态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第三轨动态冲击来源.结合靴轨动态接触的特点,建立了含中间接头的靴轨冲击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冲击模型的计算结果;基于验证后的该模型,分析了中间接头不平顺激...  相似文献   

5.
第三轨供电列车高压母线电路拓扑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地铁车辆设置列车母线电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有国内三轨项目列车母线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国内三轨项目列车母线电路的分析,提出第三轨电压的列车牵引高压母线电路设计方案。计算和电路分析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很好地解决目前三轨项目车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无锡地铁2号线第三轨受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检测装置对其靴轨系统进行试验,并介绍了试验系统和试验原理。通过试验,检测得到靴轨之间的接触压力、受流器的振动、靴头位移等参数,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受电靴的动态性能,研究了受流器与端部弯头的动态接触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第三轨受流系统的实时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铁牵引供电的刚性接触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引供电接触网形式的变迁和用于地铁的第三轨式接触网,刚体悬挂技术与钢铝复合轨等刚性接触网的发展,认为钢铝复合轨与刚性悬挂技术在地铁更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虽然其一次投资费用稍高,但维护材料与人工费用少,远期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第三轨受流存在无电区的问题,从车辆牵引系统角度进行了分析.深入分析了无电区的准确检测及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剖析了检修线上目前采用的几种受流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蓄电池自牵引技术.介绍了洗车模式下车辆运行的控制方式.通过青岛地铁11号线的试验,验证了所选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小间距电分段保护,并对小间距电分段保护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为解决地铁第三轨受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大多数地铁系统都采用直流供电系统,把国家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提供给地铁牵引供电。如果采用第三轨供电,电压通常是在600~750V,而如果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那么电压一般可以达到1.5 kV。对于采用直流牵引电动机的传统地铁列车,只需要1套电流变换系统就可以了。对于采用交  相似文献   

11.
闭路电视系统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和防灾抢险的辅助通信工具,同时也可当遭遇突发事件时为公安部门提供有力证据。为此,对既有地铁八通线专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现有专用闭路电视系统和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部前端接入新的专用、公安合建闭路电视系统,共用一个通信传输网络,建立一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闭路电视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结构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列车运转产生的振动通过道床传到隧道结构,再通过土层向四周传播,诱发了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地面建筑物的二次振动。通过对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结构振动在地层中的衰减规律测试,初步研究了既有地铁列车运营过程中的振动对施工和建成的部分初期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外"地铁+物业"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站点影响范围、轨道线网密度情况,提出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发展结构及"地铁+物业"空间分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物业+换乘设施"三体合一的站点设计及规划控制要求,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金银潭站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某市地铁运营指挥中心大型基坑临近运营地铁车站及区间,其施工会对临近的运营地铁车站及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超近距离的基坑施工,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文章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大型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地铁安全性进行评估,并针对近接地铁施工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期为本地区类似工程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铁站域周边地下公共空间建设和利用呈现功能复合化、交通流线一体化、空间形态多样化、环境体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实地体验和问卷调查,对商业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办公聚集型这3类北京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业态布局、联结方式、安全防护、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体验性分析,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提出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下停车系统共享化、步行系统整合化、环境导向精细化四方面优化策略,完善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体系,使其朝着更加人性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既有4号线区间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地铁线下穿地铁既有线隧道施工的核心目标是保证在建线和既有线的安全。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既有盾构区间的矿山法隧道施工实例,从隧道支护机理出发,介绍了该隧道的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下穿既有线总体方案、具体施工方案、既有线加固、施工工序、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等。现场监控量测和施工实践表明,该矿山法隧道的施工方案获得成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北环电缆隧道南线下穿深圳既有地铁2号线岗厦北站-华强北站区间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新建电缆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地铁线路时对既有地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地铁的竖向沉降随着电缆隧道与既有地铁交叉角度的增加而减小;电缆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对既有地铁结构产生扰动,使其结构发生变形,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掘进掌子面后方15~20m;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趋势接近。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义和界定,通过分析占比较大的标准车站公共区常规布置模式存在问题,从客流特征和人类行为心理影响因素出发,得出影响公共区布局优劣的关键因素,在于增加有效进站点选择和提高服务水平,并提出针对较大客流、较小客流及较大进站客流这3种客流特征所对应的车站空间布局模式解决方案,从规模、空间、功能、结构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布局特征和优劣。尤其是针对目前国内地铁愈加普遍的安检要求,从运营安全出发,分析应具有的公共区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明确地铁标准车站通用标准设计应具有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在当前地铁大发展时期我国地铁建设、运营的资金筹措现状,以及当前我国地铁融资的几种模式,如PPP模式、BT模式、BOT模式等。通过分析香港地铁盈利的原因,对我国地铁管理模式的引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为使地铁盈利,在引进全新的管理模式时,应考虑怎样才能使之更好地本土化,以达到最佳效果;高效的运营管理是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盈利模式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内复制,首先要有科学、合理、可行的操作方案和认真、细致、深入的工作,才能使PPP模式在国内地铁行业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坑开挖对近接地铁隧道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危及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此外,隧道的存在也对基坑力学特征产生明显影响,从而改变基坑周边地层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行为。为此,结合某广场基坑工程实践,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分析近接隧道基坑开挖施工力学特征,重点探讨基坑开挖对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列车振动对基坑施工力学行为的影响,揭示基坑与隧道之间的静动力学相互作用机理,为以后类似地铁隧道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