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污物箱作为真空集便器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在列车运行期间收集和暂存粪便污水.因安装条件和使用环境对其有特殊要求,因此对污物箱的设计与试验检验十分重要,包括容积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模态分析、加热保温设计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动车组污物箱在低温试验室内进行了温度控制以及保温性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物理与数学传热模型分析了外部空气流动速度对污物箱保温性能的影响,为污物箱保温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剧烈振动对污物箱等车下吊挂设备及其安装吊座的结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在考虑箱体与液体的流固耦合效应条件下,对污物箱及其安装吊座的结构静强度及模态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三向冲击载荷条件下,车下污物箱安装吊座结构的静强度满足设计运用要求,又由于流体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真空集便系统的使用与安装技术条件,研制TKH-ZKWC型保持式真空集便系统,介绍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阐述真空发生、水增压、便器冲洗、污物箱设计及系统电控等关键技术,通过整体性能和主要部件试验检测,满足25型等旅客列车安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25 G(K)型客车加装集便装置结构进行分析,针对污物箱原悬吊梁结构的不足,对枕内、枕外污物箱悬吊梁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优化后的悬吊梁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管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防治隧道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我国寒区隧道数量不断增加,而目前隧道冻害整治措施中的保温防寒等被动性措施效果不理想,因此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主动工程措施显得十分必要。对利用自然能源加热隧道衬砌的热管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防治寒区隧道冻害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供了若干国内外工程实例。建议交通工程管理部门就热管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防治隧道冻害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形成定型新产品,制定生产安装维护技术规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进行高原应用研究,进行设备稳定性、安装方式、防雷措施、探头角度和抗风雪性能等方面的改进。主机元器件采用军极产品,增加保温机柜,机柜内增设新型温控箱,对主机系统进行自动温度控制,确保其在高原环境下正常工作。线缆连接采用插接方式,方便安装。对探测方式进行的研究表明,平探探测方式虽能很好解决大雪覆盖问题,但不适应冻土路基环境;通过对下探方式探头箱加装吹雪装置,对下侧探方式探头箱加防雪罩和箱体上表面局部加热,从而解决粘雪使探测口变小或堵住的问题。设备防雷和接地电阻采用串联方式,室内主机采用电源电涌保护箱防雷设备。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和减轻恶劣环境对维护人员造成的危险,提出加密探测点和在5 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及重要地点采用双机采时在线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污物箱高压冲洗设备的总体结构、自动冲洗装置的结构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了污物箱在与列车分离和悬挂2种状态下高压冲洗的工作流程。该设备能够一次性完成客车集便装置污物箱内污物的高压清洗、收集和排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上海动车段真空卸污系统工程施工与完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海动车段是铁路新建四个动车段之一,根据设计要求,固定式地面真空卸污系统布置在动车段工程运用检查场内,可抽吸、输送进入四线库CRH_1,CRH_2,CRH_3,CRH_5型动车组污物箱中的污物。系统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卸污作业效率高,卸污过程无异味、无遗撒。目前这套系统真空机组及监控设备各1套,安装在四线库52,53轴真空机组间,46个抽吸单元安装在南、北综合管沟一侧的设备井内,每条综合管沟设置23处抽吸单元设备井,满足460 m范围内卸污要求。1 000多m真空管道包括两部分:(1)平行卸污线的纵向干管,敷设于南、北综合管沟内;(2)连接纵向干管,敷设在横向综合管沟内,通向真空机组间与真空机组相  相似文献   

10.
由于铁路集装箱入箱品类复杂、混装货物较多,客户对装车质量要求高等因素,给集装箱安全管理特别是防超偏载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阐述上海铁路局集装箱超偏载问题概况的基础上,从检测装置的研发方面提出集装箱"设备保安全"方案,从源头对集装箱超偏载现象进行控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集装箱运输安全。最后从提高现场作业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和设备投入、完善专业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创建3个方面提出强化集装箱防超偏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材料的技术要求,分析了球墨铸铁中各元素的影响;采用低硅、低锰、低硫、低磷的优质生铁及纯净低合金废钢,通过采取合理设计化学成分、中频电炉熔炼、强化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热处理采用高温低温两段退火工艺等技术措施,满足了各项技术要求,实现了该类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俄罗斯铁路对新一代货车、转向架的技术要求。通过采用可靠性参数指标、提高轴重、加大车体尺寸等一系列措施,可明显提高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3.
按照尽头式车站的站场情况和靠标停车要求,根据动车组列车的制动特性、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规范和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格,研究提出了尽头式车站列控技术方案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对控车效果、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室仿真测试和实际工程实践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铁路项目投资控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结合铁路大中型基建程序,从目前占铁路投资比重较大的3种设计规范出发,归纳各种规范的主要工程措施和技术要求,在技术标准、项目因素、区域经济3个方面探讨影响铁路投资的控制因素,提出铁路项目投资控制的优化措施和建议,这些建议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为合理确定桥隧比例、准确选择路基填料及加固措施、规范桥梁设计、适当选用无砟轨道、优化“四电”集成设计方案、严控大型站房投资、恰当处理近远期技术结合、加强铁路施工组织设计。这些措施和建议为有效、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围绕确保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运输安全的需要,铁路计量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铁路计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铁路计量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加强铁路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计量人员技术培训,建立、完善提速安全和客运专线检测设备量值溯源系统,提高铁路计量技术水平,为和谐铁路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2009年铁路发展概况,总结2009年铁路标准化主要工作、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情况。从当前铁路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铁路科技和标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铁路技术标准工作要适应铁路快速发展和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需要,贯彻"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从科学合理制定2010年铁道行业标准计划、认真完成2010年铁路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一批高速铁路、重载运输急需的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国际化工作力度以及继续做好铁路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等5个方面,提出2010年铁路标准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长沙磁浮快线低置结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轨道梁结构和路基工程两方面内容,其中轨道梁的梁型、防错台构造、垫层以及路基工程的路基面宽度、基床厚度、线间排水等关键技术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技术缺陷、设计偏于保守、工程投资偏高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及结论为:(1)低置结构轨道梁宜采用U形梁,轨道梁节间伸缩缝处宜采用传力杆防错台措施,轨道梁基底宜设置碎石垫层,施工时可掺5%水泥填筑;(2)路肩宽度一般取为1.5 m,当两侧路肩有信号灯等站后设备时,可局部加宽路基面;(3)路基基床厚度可采用1.8 m,其中基床表层厚度为0.3 m,基床底层厚度为1.5 m;(4)线间汇水宜利用轨道梁上部梁体的节间缝进行排水,同时线间回填层顶面应做好防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综合桥上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的技术特点,桥上铺设无缝道岔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速铁路咽喉区和渡线道岔区特点,确定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变形及梁缝位置的要求,提出道岔区桥梁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以及典型道岔区桥梁布置以及结构形式。高速铁路道岔区桥梁设计以道岔与桥梁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轨道作用力的影响,通过车-岔-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俄罗斯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院通过对1996年--2007年俄罗斯铁路脱轨事故的调查,找出造成脱轨的四大原因,提出应在组织管理和技术设备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脱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