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电力牵引用接触线(电车线)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析铜银接触线的成分均匀性和强度分布、平直度(小波浪)与工厂制线和架线、脆断与制造方法和内部缺陷、晶粒度与制造方法以及双沟形接触线的"沟角"精度与线夹等问题,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大量实验和现场检验指出,连铸—冷轧—拉制或连铸连轧—拉制法两种生产方法在国内外都适于生产铜银接触线,而且国产化的铜银接触线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随着电气化铁路进一步的提速,探讨了接触线的发展方向,其中有铜镁、铜锆铬和铜(或铜合金)包钢接触线。  相似文献   

2.
高速用铜镁合金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镁合金接触线近日研制成功,它可满足加大张力悬挂和京沪线300km/h高速电气化铁路可靠受流要求,其主要机电性能正达到德国同类产品水平。这项研究是在钢铝接触线、铜银合金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铜镁合金接触线的引进与技术自主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铜镁合金接触线技术特性和使用情况,对秦沈试验段的铜镁合金接触线和京津城际铜镁合金接触线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引进后在运用和检测中发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引连挤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新型铜镁接触线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牵引供电系统中直接影响列车安全及运行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接触线,因此研究高速铁路大张力接触线的制造技术成为高铁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传统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上引连挤铜镁合金接触线制造工艺,解决了高强度铜镁合金线材成型关键难题,使材料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不同等级的铜锡接触线的性能、应用范围;说明了铜锡接触线可以满足所有速度等级电气化铁路以及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要求;对铜锡接触线与铜银接触线和铜镁接触线在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制造成本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铁道部行业标准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铁动车所接触导线烧伤事故案例的分析,对比铜银合金CTHA、铜锡合金CTHS和铜镁合金CTMH导线性能,得出用于高铁动车所、既有线折返段、机务段等地对铁路接触网供电电流要求不高但对接触导线材质硬度要求较高的接触网导线选型。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与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电气化铁道》2006,(Z1):272-279
介绍了作为客运专线的高速铁路对接触线的技术要求,强调了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是主要努力方向.本文还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使用概况,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的技术途径和工艺方法,通过比较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接触线制造的上引连挤工艺方法;本文最后介绍了国内企业进行的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的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研制、试验情况.其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希望有志之士,为我国接触线产品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电气化铁路接触线材料用铜合金线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利用SCR连铸连轧法生产电力机车接触材料用铜银、铜锡合金线坯的开发,包括工艺技术参数、质量控制、合金线坯特性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刚性接触网与柔性接触网结构及其接触线磨耗测量方法的不同,阐述其刚性接触线磨耗的测量方法,以及Ris150铜银接触线磨耗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磨耗对比表,为接触线的安全运行和及时掌握接触线磨耗情况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地铁刚性接触网滑板和接触线异常磨耗问题,使用环-块式载流摩擦试验机.基于正交试验法,对4种浸金属碳滑板和铜银合金接触线的电滑动磨损问题进行了多参数影响试验.研究了电流强度、滑动速度、法向力和滑板材料等参数对滑板的磨损量和温度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直流电流是影响滑板磨损量和温度的最重要因素,法向力的影响次之,滑...  相似文献   

11.
高速电气化铁路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供电系统中直接影响列车安全及运行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接触线,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线制造技术成为高铁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在传统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先进的高强度接触线制造技术,可满足时速350km及以上高速铁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气化铁道用接触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生产技术总体上参差不齐,接触线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电气化列车运行技术的要求。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开发具有良好经济性、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新型接触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轮铁路建设的高潮,一条条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开通,已建成开通运营的项目,有的正在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笔者了解到,因为没有明确的方法与指导,多数项目竣工结算工作开展艰难。此文依据现行铁路投资管理模式、铁路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规定,论述铁路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方法及组卷要求,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邯郸供电段辖内连续三次出现的牵出线承力索断线故障,通过实地测量分析了牵出线机车取流时各支路间的电流分配关系,讨论了特殊情况下的接触网线索间的电位差,并针对设备现状提出了既有线通过增加门型电连接和增大交叉线索间接触电阻预防承力索断线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秦线2 亿t 扩能改造工程实际对接触线初伸长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国内外针对新承力索和接触线初伸长采用的方法,并提出了能使既有线扩能改造施工中新架设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初伸长一次基本出尽的有效方法,为今后既有线扩能改造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列车真空断路器(VCB)在列车运行中处于频繁开断的状态,开断过程中电弧反复烧蚀触头产生尖端、毛刺、金属蒸汽,扩散的金属蒸汽又使灭弧室真空度降低,首次提出了通过测量VCB在分断不同次数正常电流下接触电阻表征其电寿命的试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分断次数下耐受冲击电压和工频工作电压的特性.研究表明:VCB初期接触电阻随分断次数增加而增加,之后接触电阻基本保持不变;在VCB使用初期瞬态恢复电压不能导致电弧重燃,长期工作后可能导致电弧多次重燃,但即使长期工作后工频工作电压仍不能击穿灭弧室.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靠性的模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在大量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梯形模糊变量描述接触线、承力索和绝缘子的故障率和修复率,用三角形模糊变量描述接触网其他部件的故障率和修复率,将接触网系统的故障率、修复率和可用度等可靠性指标视为随机模糊函数,利用可信度理论实现了接触网可靠性的模糊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各部件故障率和修复率的大致分布,就可以较准确地计算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误差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列车高速运行条件下,保证弓网系统具有良好的受流质量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即保持受电弓/接触网接触副间有稳定的电能传输。但如何评价其受流性能,即根据什么检测内容、测试方法和评价准则来评估弓网动态及受流性能的优劣,是弓网关系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弓网系统动态相互作用及受流性能的检测,着重介绍接触压力、加速度、导线动态高度及燃弧等关键参数相关检测技术的现状、不足及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了上述关键参数之外的其他性能参数的测试技术,并对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