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过程,采用电子扫描仪和X-衍射仪表征了制得的T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了TiO2膜亲水性的原理,通过照相法测量了水滴与膜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这种细致均匀、锐钛型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具有超亲水性,将其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有很好的防尘、防雾、防霜、自清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镀表面处理技术,在活塞环表面获得了多元多层纳米膜。利用视频显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涂层中的物相,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环表面获得了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多元多层纳米膜,其厚度为2-5μm,单层膜的厚度为100~230nm。多元多层纳米膜由TiN、Ti2N、CrN等物相组成,显微硬度为1400~2027HV。  相似文献   

3.
利用尾气分析浓度测试仪测量汽车所释放的尾气,通过分析仪测试所得到透水沥青路面光触媒涂覆层对汽车尾气降解,并对其渗水性能进行试验。探索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对汽车尾气降解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触媒溶液中只有纳米TiO2对汽车尾气有降解作用;随着时间的递增,这种材料的降解效率逐渐增加,并且在105分钟中的降解效率变化率最高;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在纳米二氧化钛/硅丙乳液为30%及其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涂覆量为30 g/900 cm2时,其降解效率最高;在透水沥青混合料表面涂敷这种材料,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工艺中的软氮化工序,多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及抗咬合性,对该工序的检验,一般考核化合物层厚、疏松、扩散层厚度等,国家标准中对氮化层外是否有氧化层未作任何规定;但是,我厂去年生产供某知名合资企业的同步器齿壳为井式炉热处理,齿壳表面氧化层导致跑车试验时齿壳磨损严重;由此我们开始软氮化工序中确保无氧化层的工艺改进,通过数十次试验攻关,最终得到外方中心实验室的认可,氮化工艺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推广运用使我厂其他主导产品的齿壳氮化实现了与国际水平同步。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了超疏水性涂膜.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得到了杂化复合溶胶.涂敷后,以表面凝胶化技术为手段,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膜.TEM和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膜表面发生,SEM和AFM观察到膜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该方法制备的涂膜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55°,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性功能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薄层结构黏结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的层间滑移、早期破损等问题,采用UHPC-TPO复合试件层间黏结强度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评估UHPC-TPO层间黏结性能。开展常温、高温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分析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试件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路面长期老化过程,测定UHPC-TPO老化后层间剩余强度;研究组合试件在受到水损害后层间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常温下UHPC-TPO的拉拔强度大于3.93 MPa,抗剪强度大于15.08 MPa;高温下UHPC-TPO的拉拔强度大于1.12 MPa,抗剪强度大于1.89 MPa;UHPC表面处理方式对层间黏结性能有明显影响,其层间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抛丸2、抛丸1、清除浮浆;模拟老化剩余拉拔强度为原值的76.9%以上,耐老化性能较好;冻融循环后,UHPC-TPO层间抗剪强度为11.55 MPa,拉拔强度为3.22 MPa,表现出良好的水稳定性;冻融循环剩余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呈指数关系,且剪切强度与拉拔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UHPC-TPO层间黏结性能优良,炎热地区、重载大交通、重要交通通道等对抗剪强度及抗滑移要求较高的工程,可采用UHPC表面抛丸处理,而对于一般工程可采用施工更方便的清除浮浆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强化技术,齿轮激光热处理克服了传统热处理的缺点,获得了理想的硬度和硬化层分布,齿轮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淬火变形微小,齿轮精度等级不受影响,齿面不需要研磨,可以代替渗碳、渗氦等表面化学热处理和感应热处理等传统工艺,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船舶、风能发电及工程车辆等多种行业各类齿轮的表面硬化处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CRC+AC)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传热学理论、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和分析了层间剪应力的临界荷位和影响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研究了基于层间剪应力的层间结构和材料及CRC层表面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抗剪强度不足会使CRC+AC结构层间出现纵向和侧向滑移;层间最大剪应力随AC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减小,且随AC层厚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更为明显,CRC层厚度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很小;通过计算分析并结合试验路修筑经验和检测结果,建议CRC+AC结构AC层的厚度不宜小于6cm;建议采用喷洒式结构对CRC+AC结构的层间进行处理,并选用SBS改性沥青作为喷洒沥青,采用裸化技术对CRC层表面进行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的合理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依靠工程经验和定性设计的不足,根据可靠度理论和效应-抗力概率模型提出了以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和层底竖向剪应力为控制指标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可靠度分析方法,并运用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蒙特卡洛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定量得到了在两种破坏模式下5种加铺层结构的可靠度范围.结果表明采用两层及以上沥青加铺层和层间处理方案,路面使用寿命较长,可靠度较高;可靠度分析方法比经验法确定沥青加铺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结果为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和方案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PDVF(聚偏氟乙烯)超滤膜为研究对象,通过凝胶动力学常数K、产生沉淀的聚合物层厚度的平方x2和凝胶时间t之间的关系、絮凝值的变化来反映SiO2颗粒对膜凝胶速率和膜结构的影响,并用膜凝胶动力学观测装置观察并记录成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铸膜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以使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凝胶速率减小,形成的膜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透层沥青养生工程实际,总结现有的工程经验,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基层顶面透层沥青养生施工工艺。通过湖南省几条高速公路的对比试验段施工,对透层沥青养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可节约养生费用0.8~0.9元/m2,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路对比养生结果表明:透层沥青养生具有表面松散程度更好、渗透深度更深、养生强度更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缸套较为苛刻的工况,采用离子碳氮/渗硫工艺对CrMoCu合金铸铁缸套试样内表面进行复合处理,将粒度为0.5μm的FeS微粒按1%~4%的比例添加到润润滑油中,在试验载荷为300 N时考查FeS微粒添加量对复合改性层耐磨性的影响,在载荷为20~300 N范围内考查复合改性层与复合油协同作用的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改性层主要由Fe3N,Fe2C,FeS和FeS2组成,较基体硬度提高了1.6倍;FeS微粒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5%,添加到润滑油中的FeS微粒可以不断地吸附到摩擦副表面上,形成吸附层并起固体润滑作用,弥补了渗硫层厚度较薄的缺点和润滑油单一润滑方式的不足;复合改性层表面渗硫层的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FeS微粒的吸附、储油和分子扩散等;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边界薄膜,提升了试样表面的减摩、抗磨能力;高硬度的碳氮共渗层可对渗硫层、润滑油膜、边界薄膜以及吸附层等提供有效支撑,延长其减摩抗磨作用时间;轻载时,吸附和留存在摩擦副表面上的FeS微粒数量较少,复合改...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西格段"应急"工程段为厚层盐渍土软土地基,因勘测设计时间短促,设计工作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设计采用土工格栅圆砾土复合层处理地基的方案.竣工并开通运营一年来效果明显,路基不均匀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文中介绍了处理方案的相关计算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从沥青、石料、级配和表面功能4个方面阐述了Thus-12极薄磨耗层的技术特点.同时,依托湖北襄荆高速公路Thus-12极薄表面磨耗层应用项目,进一步说明Thus-12极薄表面磨耗层的技术特点和表面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层车辆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耦合振动的角度出发,研究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层在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机制.将汽车等效为2自由度5参数模型,考虑桥梁表面不平顺产生的随机激励,建立车-钢桥面铺装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利用模态分析与时变系数常微分方程求解方法,分析钢桥面铺装在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布规律.定义由铺装层竖向位移、拉应力和拉应变表示的动力放大系数,研究车速、桥面不平度、铺装层开裂损伤和粘结层滑移等对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不平度、粘结层滑移是影响动力放大系数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时可考虑动力放大系数为1.5.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碳氮共渗是向钢中同时渗入碳、氮元素的一种表面强化处理新工艺。这种工艺与渗碳工艺相比,具有处理温度低、热处理变形小、耐磨性好和抗疲劳性能高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厂生产的红旗牌轿车后桥齿轮,由于采用了碳氮共渗新工艺,解决了齿轮拉毛和早期疲劳的关键质量问题。一九七○年以来,我厂对解放牌变速器齿轮进行了碳层减薄和碳氮共渗试验。在此基础上,由热处理分厂、设计处、工艺处共同组成的试验小分队进行了这次碳氮共渗第二轮试验。这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变速器齿轮合理的共渗层厚度及适合的金相组织。试验结果证明,选择0.7~1.0毫米的层深,在JT-60井式渗碳炉内,采用860℃对20Mn2TiB 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丁家山隧道流沙层塌方处理为背景,通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介绍止水注浆加固和空洞回填注浆的塌方处理方法,得到相关经验和体会,为类似的带偏压软弱围岩流沙层塌方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状况,对超薄磨耗层在内蒙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磨耗层的沥青集料提出技术性能要求,而后根据设计配合比成型试件,对磨耗层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冻性试验.试验表明,磨耗层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透层油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透层油的层间结合作用、对基层表面的固结保护作用和对基层封闭养生的作用,以及透层油的层间结合作用对于保证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层间结合性能、固结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作为透层油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道板离子氮化时化合物层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在确定了真空度、介质流量和氮化时间3个参量的条件下,研究了离子氮化温度对通道板表面化合物层深度和组成相的影响,通过工艺试验方法,确定了通道板最适宜的氮化温度,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对化合物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