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广东省内河航道大规模航道整治工程的完成,有必要进行工程整治后水下地形测量验收工作,以检测整治工程是否达到设计的航行水深标准。本文结合东莞水道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整治起步工程第三方抽测的实施过程,探讨内河航道整治竣工验收测量工作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凯春  余帆  江凌  黄颖 《水运工程》2013,(2):111-115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源于山区或中小河流的浅滩整治经验,用于工程设计存在不适应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浅滩成因、归纳总结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整治参数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从浅滩航道整治的基本要求出发,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首次提出整治断面的概念,初步提出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内涵及确定方法,并结合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任成柱 《水道港口》2006,27(3):158-161
航道整治尺度的确定是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山区小流量河流,提出了水力计算法、滩情分析法、类比法,来确定合理的航道尺度。并以赤水河航道整治工程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和综合分析,工程实践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从9月1日在南京召开的长江口深水航道10米水深向上延伸工程现场办公会上获悉,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将延伸至南京,南京至浏河口段的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届时,从长江口到南京的364公里主航道水深将达到10.5米,困扰海轮进江的“咽喉要道”年内将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及10万吨级散货船,可直达南京港。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贺江白沙至江口区段航道一维河网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贺江航道进行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水库不同调度条件下贺江航道断面水深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贺江航道自白沙至江口区段的整体状况良好,只有在枯水期和中水期工况下在都平闸下存在不满足通航要求的区段,并且距离短、易整治.最后给出了不符合航道设计尺度要求的断面区间及其断面类型,对整体的贺江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刘礼勇  黄莉莉  刘柳杨 《水道港口》2005,26(Z1):159-161
针对中国面向21世纪的水运发展战略目标对山区河流航道管理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文中系统介绍了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空间分析功能和丰富的图形表达方式,认为该技术是山区河流航道中长期规划、整治开发等方面一种可视化的有效辅助性管理决策手段.文中还探讨了将GIS技术与视频技术、三维技术、GPS定位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为山区河流航道提供立体型、全方位管理手段.并对GIS技术在山区河流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祥飞 《水运工程》2012,(10):115-119
山区河流具有滩多流急、水位暴起暴落、卵石推移质普遍存在的特点,对整治建筑物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已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重庆河段、宜宾—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上游河流整治建筑物新结构新材料应用、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得出多项应用实例,在该河段航道治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这些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为其它山区河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熊锡林 《水道港口》2005,26(Z1):89-94
目前对丁坝应用于山区航道整治尚有不同看法和争议,现以工程实例为依据,侧重于丁坝布设、间距等问题、讨论丁坝在山区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及效果,并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顺超  李欢 《水运工程》2023,(S1):34-42
岷江下游沙卵石弯曲分汊河段较多,不同分汊河段的河势特征与碍航特征迥异,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不同的航道整治措施将导致整治点位水文条件、底质组成和河道结构产生明显不同的变化,对航道整治点位通航功能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采用1:100正态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和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岷江下游霸王滩滩群弯曲分汊型航道整治措施进行研究,对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航线选线、整治建筑物尺寸和间距等平面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岷江下游霸王滩群弯曲分汊型河段III级航道整治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航线布置并结合坝体调整、复式航槽开挖、下游布设潜坝或填槽等工程措施,可以实现增加水深、改善水流条件的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山区河流主要是石质河床,其中基岩河床最多,山区航道多以基岩滩险为主,坡陡、滩急、滩多是山区航道的特点.长期以来,山区航道整治多以炸礁和导治为主,而炸礁又多采用裸露爆破,这种原始的施工方法既耗费大量材料,且工作效益低下,整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贺江下游航道优化开发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江下游航道兼有山区河流和渠化河流的特点,枯水季节局部航道出浅,长期以来等级低下,水运发展缓慢,影响了航运效益的发挥。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研究枢纽调度运行条件下贺江下游航道的水位衔接问题、碍航浅滩的长度;并考虑山区河流枢纽渠化河段以及河口入汇自然河段的航道整治宽度、航道疏浚条件下水位的降落程度,分析了贺江航道适宜提高航道等级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最后将碍航浅滩的长度、航道整治宽度和水位的降落程度作为航道优化等级确定的参数,综合确定了贺江下游航道的优化开发等级为Ⅳ级。  相似文献   

12.
刘毅 《中国水运》2007,7(7):41-42
山区中小河流具有河槽狭窄、落差大、水位暴涨暴落等特征,航道整治工程效果有其特殊性,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整治效果进行探讨。实际工程项目,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州内河航道山区河流整治的特点,自行研制了适合内河航道整治的施工及配套机械。  相似文献   

14.
罗刚 《港工技术》2004,(4):11-12
结合黄骅港一期工程航道水深的设计.对在平缓海滩上建设的直线长航道设计水深各影响因素及设计水深综合确定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利用潮位变化提供的“附加水深”来满足浅水段的备淤深度和深水段的航行富裕深度。  相似文献   

15.
王诚  黄竹 《水道港口》2005,26(Z1):170-173
贵州省境内河流密布,分属长江、珠江水系.赤水河、乌江、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均属山区浅水河流航道,航道整治、疏通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道整治从早期的手工爆破发展到第一次使用水上施工机具,再到设备先进、科学实用的配套施工机具,一步步在发展、前进.贵州省对航道水上施工机具进行不断研究,在技术上不断加以革新、研制,建造出适合的浅水航道工程船,提高工程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初通,需对该河段进行航道整治。张家洲水道为其中一段,是长江中下游重点碍航浅滩水道之一。在已建航道整治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张家洲水道原型观测基础资料,分析6 m水深航道条件及其变化趋势,提出整治思路及原则。同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本水道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开展整治方案效果试验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整治方案的实施,本水道6 m水深航道条件基本能达到,仅少数不利水沙年份需辅以一定量的维护性疏浚。  相似文献   

17.
硬式扫床法在山区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床,是指对某一水位下一定水深的整个平面进行扫测,以确定航槽内能保证的最小水深.在通航航槽内的扫床检测,根据工程性质,可分为基建性扫床检测和维护性扫床检测两种,基建性扫床检测主要是指航道整治工程竣工后的验收扫床检测,维护性扫床检测主要是指用来经常性检查航槽内的最小水深和航槽内是否有碍航物.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航道整治设计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山区河流的特点,总结山区航道整治的设计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9.
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河航道工程的整治和维护,迫切需要实时准确地反映航道水深变化的航道水深地形图。而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迅速渗透到航道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是GPS-RTK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道水深测量的周期和精度。本文结合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航道测量中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使用的应用实践,探讨两者的优化组合能够快速、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文中结合汉江丹江口至襄樊段航道整原型观测结果,从整治工程实施后航轴线走向变化、航道尺度的变化、通航条件的变化入手,对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汉江下阶段及国内外同类河流航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