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李靓亮 《水运工程》2020,(4):162-168
近年来多座桥梁建设期间工程河段航道发生了明显变化。针对这一问题,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墩基础施工阶段为例,对比施工前后的实测水文、地形。结果发现桩基施工时搭设的栈桥、水上施工平台引起丁家洲边滩和南阳洲洲头发生较大改变,加速了局部河段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的趋势,说明桥梁基础施工对航道演变有较大影响。为尽量避免不利影响,在前期跨度研究阶段,应提前考虑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案对航道的影响。如果通过调整施工方案难以消除或者减小影响,必须优化桥跨和桥墩布置方案。分析成果可为后续桥梁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菊仙 《上海港科技》2001,(6):18-19,24
本文针对在水深、流急、现场缺土的不利工况条件下,为确保航道护岸干地施工,修筑施工临时围堰的实例。通过从经济、安全、工期等多方案比选,采用袋冲砂围堰应用于内河航道护岸施工的这一新方法。工程实践证明:内河航道护岸施工中采用袋冲砂围堰的施工技术是切实可行的。为在内河深水、缺土等不利工况条件的围堰施工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施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赵丽  范小晶 《水运工程》2017,(11):209-212
目前,维护疏浚已成为内河航道主要的养护方式之一。由于大多航道两岸的护岸建设年代久远,所以很难收集到完整的航道沿线护岸资料。为此,维护疏浚既要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又要保证航道沿线两岸岸坡稳定和建(构)筑物结构安全,成为维护疏浚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上海市2010—2017年已实施的近百条内河航道维护疏浚项目的工程经验,总结维护疏浚过程中岸坡稳定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考虑数字航道建设需求及长江中游航道维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数字航道建设下的航标维护、航道巡航、航道探测、航道测绘、航道疏浚等航道维护管理模式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初步建立数字航道运行下的航道维护管理体系提供了实施指导。  相似文献   

5.
现有长江航道尺度研究聚焦于枯水条件下航道最小维护尺度,对中洪水期航道尺度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基于三峡175 m蓄水运用以来水位及地形变化特点,提出以三峡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至2021年底当月最低水位作为可利用水位,叠加近年来中洪水期最不利地形的核查方法,筛查出重点水道并结合实测尺度,探讨航道尺度提升潜力。结果表明:核查方法对中洪水期航道尺度潜力分析的适应性良好,长江下游武汉—安庆河段在枯水维护的基础上,具备在中洪水期利用自然水位提升航道维护尺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张璠 《水运工程》2023,(8):157-162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近年的水沙条件变化,认为2022年汛期反枯水情将给航道养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近年的航道养护疏浚实践,提出了长江上游航道养护疏浚工作主要存在重点浅滩不利演变趋势加剧、碍航浅滩数量增加、碍航时间和维护疏浚时机高度集中、疏浚组织难度大等问题。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水文条件下多水道集中出浅问题,提出加强中长期水情预测预报、对重点浅滩进行精准设计、采取将航道养护疏浚和整治建筑物维修相结合的综合养护方式,可为航道养护和航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航道维护施工中耙吸挖泥船艕带泥驳工艺应用的可行性及工效,以某回淤量较大的深水航道为例,在结合工程实际选择疏浚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疏浚方式工效的计算与比较;进而对包括船舶选型、艕靠、挖泥装驳、离泊等在内的工艺要点展开分析,对耙吸船装驳施工工效、作业条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过程及结果可为深水航道疏浚维护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郭涛 《水运工程》2018,(12):21-25
航道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施工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航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的各个阶段,随着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趋提高,传统的实施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强度与精度要求。从航道工程和BIM的特性入手,探讨了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各阶段的应用。在保证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可通过BIM模型完成设计意图的表达与传递,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续维护阶段航道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杭州湾深水航道试挖回淤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日征 《水运工程》2002,(10):94-97,110
文章介绍1998年杭州湾深水航道东西试挖槽设计施工情况2年回淤观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水航道开挖可能性,回淤特性,风浪骤淤的可能性,并预估了航道深度10m,12m时的年疏浚维护土方量。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航道疏浚工程都是航道和港口建设的重要维护措施。由于疏浚工程属于水下作业工程,施工隐蔽性高,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本文将结合崖门某项目施工经验,对疏浚施工工艺作出探讨,以期为今后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航道边线与桥墩之间安全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合理地确定通航桥梁的最小净空宽度,保证船队航行和桥梁安全,是桥梁建设和航道建设均应重视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计算通航桥孔宽度的计算公式。当桥梁轴线的法线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偏角超过5°时,通航桥孔净空宽度应在一般航道宽度的基础上增加考虑水流产生的船舶横向漂移,并在桥墩和航道边线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利用PIV技术,获得桥墩周围流场的准确信息,从水流紊动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建昌 《水运工程》2019,(10):148-153
排水口工程因其持续向航道中注入水流而产生横流,是一种特殊的临河工程,其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对保障航道及通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区域内汤汪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改造后通航条件改变的问题,研究排水口工程涉及的航道选址和平面布置,利用MIKE21软件建立模型对航道通航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排水口类工程建设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排水口工程建设会对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优化平面布置、降低排水口高程、增大排水口管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横流流速,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奇峰 《水运工程》2019,(5):125-128
大马洲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受到河道入流条件、关键洲滩岸线变化的影响,近期出现了不利的航道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实施的已建航道整治工程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整治效果,但也存在治理时机滞后、关键部位工程缺失、动态设计调整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后续的航道治理和维护工作中,应建立跟踪观测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河道最新动态,利用数模和物模技术手段,预测后续变化并适时实施和动态调整航道治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选址在澄通河段中段南通水道进口处,该航段为Ⅰ级航道,此河段由于横港沙及通州沙等影响,河道变化复杂,深泓易摆动,并且桥区河段深水航道稳定对沿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桥墩布置方案必须结合深水航道上延需求,充分考虑航道条件变化及通航要求。在充分考虑水文、河床演变、航道条件、航运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桥墩方案,以最大限度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湖采用简易网箱栽植钢管栈桥码头的最优选择与实用性,明确了建设简易钢管栈桥码头的关键技术问题,指出了简易钢管栈桥码头营运维护应注意的问题。简易网箱栽植钢管栈桥码头成功经验表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穆森  吴志龙 《水运工程》2020,(12):141-146
针对界牌枢纽改建船闸工程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横流超标的问题,通过调整引航道分水墙长度与挂板高程,通过水流条件试验,得到合理可行的引航道平面优化布置方案;针对下游引航道地质条件突变、原设计采用的混合式结构不再适用的问题,通过进行重力式结构与重力墩+挂板结构的经济技术比选,确定更改方案。结果表明,重力式结构的抗船舶撞击能力强且施工简单,增加投资略高,可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曹波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33-37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通航,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为航 道水深保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分析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根据建设需求,对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 的功能需求、总体目标及总体框架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构想。结果表明: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功能模块应包含航道维 护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资产管理、航道智能监控、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对外信息服务等。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预 期总体目标是建成“三大平台,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进港航行,岛式防波堤堤头一般需设置导航灯,而作为导航灯桩的基础结构及其检修所需的通道设计暂无相关规范可以参考。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在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设计过程中逐步调整和优化,提出了一种合理可行的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综合考虑了导航灯桩基础在波浪作用下结构的整体稳定、导航灯桩基础对人工护面块体安装的影响、检修通道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现场施工的可行性等众多因素。该岛式防波堤导航灯桩基础及检修通道的组合结构可为类似港口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津中心渔港作为一个新建海港,航道的选线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及建成后的维护费用。为此,在充分认识中心渔港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对进港航道尺度进行了论证,进而对航道拟选线路方案进行了泥沙回淤分析。研究表明,选择航道长度相对较短、航道走向和水流夹角尽可能小的航线可以明显减小工程后泥沙回淤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