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带动效应计算方法,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安徽省汽车产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最后提出了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将智能交通检测数据资源应用于交通规划研究和管理决策以提高交通规划和管理水平,文中基于时空消耗法原理建立了车型换算系数模型,并通过选取10%的检测路段样本进行实际调查和对比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校正,解决了检测数据在车型划分上与实际交通情况不符的问题;采用所建立的车型换算系数模型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按照误差最小的原则,得出了检测数据车型与实际车型之间的换算系数,为实现检测数据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伟 《商用汽车》2012,(19):125-126
为提高物流公司的经济收入,降低燃油消耗是必要之举,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仅依靠几个节油小窍门是做不到真正节省燃油的,因为货车运输的燃油消耗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负荷系数、驾驶员、道路及气候条件等.虽然空气阻力、滚动阻力以及传动系规格也会影响油耗,但在同样车型、同样配置条件下,负荷系数才是导致每t·km耗油量差异最主要的因素.对运输公司来说,运输路线和负荷系数是影响燃油消耗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设备和设计也会对空气阻力有影响,从而影响燃油消耗;因此,新车采购时注意了根据业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车型,那么油耗就可以减少10%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冬梅 《专用汽车》2022,(11):19-21
效用系数UF (Utility Factor)最早由美国汽车工程协会提出,在SAE J2841中详细描述了其推导方法。首先简单介绍效用系数UF的推导过程;然后,对比中外主要地区的效用系数UF,通过同一台车使用不同地区的效用系数UF得出的能耗,量化分析效用系数的不同对燃料消耗量及电量消耗的影响,从而为出口车辆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最后,对国内轻型混合动力和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效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能耗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士铎 《公路》1992,(2):7-12
本文讨论在桥梁上是用活载冲击系数还是用动力系数?介绍各国桥梁规范中有关冲击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规定与对比。提出动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对拟定的车道荷载的动力系数给出建议值,最后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6.
黄开宇 《公路工程》2010,35(2):35-39
通过分析目前沥青路面在层间粘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规范设计计算方法中将沥青路面层间粘接状态全部采用完全连续不妥,并根据工程实际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粘接状态,提出了滑动系数取值表,并分析了考虑不同结构层层间粘接状态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沥青路面在层间粘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规范设计计算方法中将沥青路面层间粘接状态全部采用完全连续不妥,并根据工程实际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粘接状态,提出了滑动系数取值表,并分析了考虑不同结构层层间粘接状态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路桥梁冲击系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冲击系数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近似概率设计法的应用,公路桥梁冲击系数研究必然引进概率概念.从现场实测入手,采集桥上汽车荷载流对桥梁结构产生的冲击系数随机样本,采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公路桥梁冲击系数的统计规律,得到公路桥梁冲击系数的概率分布及量信度为0.05的冲击系数谱。对冲击系数谱的适应范围及其与国内、外冲击系数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车辆折算系数的分类及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熊烈强  李杰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7):128-130,134
提出了标准车的选择原则:车长等于约定的长度;当交通流密度很小时,以道路设计速度行驶;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定义了微观车辆折算系数:交通流全部由标准车组成时的流量与交通流全部由某种车组成时的流量之比。定义了聚类车辆折算系数:组成该类车型的所有自然车的微观折算系数与组成比例的乘积之和。定义了宏观车辆折算系数:组成混合交通流的所有自然车的微观折算系数与组成比例的乘积之和。计算了这三种车辆折算系数。  相似文献   

10.
规范推荐的沉降计算方法通常都是在分层总和法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ms,并未给出该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取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经验性。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认为,该系数可表达为体变修正系数和侧移修正系数的乘积,提出了体变修正系数和侧移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粤东地区3条高速公路若干断面的现场监测资料的分析计算,提出了该地区侧移修正系数的经验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JT 711-2008标准,补充匀加速油耗评价参数;建议用综合燃料消耗量评价时,至少要同时附上等速工况、匀加速工况油耗值及权重分配表,以使用户全面知情所购车辆的油耗特性。同时,根据实际分析营运客车在各种规定车速下的满载等速燃油消耗量权重系数与实际营运的差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掺量膨胀剂水泥浆作为锚固体的新型自膨胀高强预压锚固技术可显著提升锚杆抗拔力,为研究该技术在围岩侧限条件下的锚固性能,研发了模拟地应力条件下岩体锚固的装置及方法,并开展了不同围岩侧限等级、不同膨胀剂掺量条件下锚固体膨胀应力实时监测及拉拔试验,分析了膨胀应力演化规律、锚固破坏形态及抗拔力提升机理、锚杆界面力学特性及锚固系统破坏耗能规律。结果表明:①内界面应力存在随时间的损失效应,损失率随掺量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定义了协同应力,指出内界面应力峰值与协同应力峰值存在滞后时差,并从应力传递的角度解释了其力学机制。②拉拔过程中微扩头"卡"在锚孔内并不断上移形成了该锚固体系独特的"荷载平台效应",极大提升了锚固系统的延性及破坏极限耗能值,并绘制了该效应的力学机制图;建立了自膨胀锚杆的极限抗拔力预测模型,指出初始侧限应力值对极限抗拔力呈指数式影响,表明在工程运用中侧限约束强的围岩能大幅提升锚杆极限抗拔力。③引入自膨胀影响系数λ、围岩侧限影响系数k,建立了自膨胀锚固体系的锚杆界面力学公式及能量方程,并结合算例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得出0.7 MPa初始侧限应力条件下,ω=30%的锚固极限抗拔力较普通锚固提升了2.38倍,锚杆峰前位移量提高了1.08倍,锚固系统峰前耗能值提升了6.34倍。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由柴油机加装天然气供给系统改装而成的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a)随喷油提前角变化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率为0时,a过大导致热效率降低。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着火提前,燃烧得以改善,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提高,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降低。喷油提前角一定时,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随EGR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先降低后升高,EGR率为20%时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达到最低值。采用EGR技术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但HC,CO,CH4和炭烟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缸内柴油预混燃烧比例增加,HC,CO,CH4和炭烟排放降低。因此,采用EGR时应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14.
路面附着系数估算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路面附着系数估算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合叙述,并对其缺陷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范小彬  邓攀 《天津汽车》2013,(12):47-50
为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自适应控制性能,需要对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精确的识别或估算。鉴于附着系数估计的复杂性,文章综述了目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中的汽车动力学建模和轮胎/路面摩擦模型建模,重点讨论了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中传感器的直接检测估计法,以及基于车辆动力学、回正力矩和状态观测器等动力学模型的估计算法,并对各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对开发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和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轮胎半经验模型中摩擦系数切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种简单的摩擦系数模型(库仑摩擦定律、静摩擦力模型),并将其与轮胎统一刷子理论模型结合起来分析轮胎的摩擦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满足轮胎刷子理论模型边界条件的轮胎稳态半经验模型,给出了应用轮胎半经验模型实现摩擦状态切换的方法。通过轮胎在2种滚动速度下的侧偏试验,证明了轮胎半经验模型可实现2种速度下的摩擦系数切换。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主导因素,以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下卧层顶面的最大附加应力的应力系数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各因素对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主导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这可为设计确定浅基础埋深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涂旭炜 《隧道建设》2011,31(3):334-339
已运行的轨道交通通风空调设备,由于选型存在不合理因素,有些不能较好地适应系统的实际需求,而设备选型附加系数取值的合理性是重要原因之一。先对现行设计规范、手册、技术措施、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对设备选型附加系数取值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各种通风空调设备分析各参数需要修正的原因、各参数间相互关联对修正的影响;最后提出各类设备需要修正的主要参数及其附加系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关系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其中决策变量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周转量。该模型的目标为最大化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该交通效率不是简单的各种交通方式客运周转量的函数,而是由各种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和各种交通方式对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贡献率共同决定。同时考虑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满足的出行需求总量约束、可达性约束、占地约束、能耗约束、环境容量约束和各种交通方式发展规模约束等。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2007年公路交通量不均匀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交通量不均匀系数作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中样本OD资料扩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基年OD产生的精度。文章收集了广东地区2007年详细的交通量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按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对各种车型的周和月不均匀系数进行分析,找出不均匀系数的分布规律,作为公路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参数取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