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亲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SO4和FeCl3为主要原料,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稳定的水分散性Fe3O4磁流体.再以聚乙二醇、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β-羟乙酯合成聚氨酯(PU)大分子单体.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以乙醇/水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通过苯乙烯与PU大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了两亲磁性聚合物微球.所制得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小,平均粒径约14μm;在磁场中的沉降速度为自然沉降速度的8倍,试验结果说明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磁性很强,磁性聚合物微球具有简便、快速的磁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Lin等提出的滴球技术制备了直径在1 mm左右的氧化铝微球.利用N2吸附、SEM等方法对不同酸条件下制得的微球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氧化铝微球为多孔材料,其孔径在介孔范围.随酸加入量的增加孔的平均粒径减小,BET比表面积及孔容则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Lin等提出的滴球技术制备了直径在1 mm左右的氧化铝微球.利用N2吸附、SEM等方法对不同酸条件下制得的微球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氧化铝微球为多孔材料,其孔径在介孔范围.随酸加入量的增加孔的平均粒径减小,BET比表面积及孔容则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载有盐酸四环素微球的多层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结构,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载药壳聚糖微球、凝聚相分离法制备复合载药微球、悬浮液热分散复合法制备复合载药骨修复颗粒样品,并对3种样品进行了显微分析.结果表明:用分子量为42.0万的壳聚糖合成出载药壳聚糖微球的形态呈球形,其均匀且易分散,复合材料颗粒能够包覆载有四环素的壳聚糖微球,载药多层骨修复复合材料颗粒断面空腔尺寸为100~200μm,有利于成骨细胞长入,适合用作骨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
生物降解高分子蛋白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聚-DL-乳酸-聚乙二醇(poly-DL-lactide-b-polyethylene glycol,PELA)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法制备,PELA包裹人血清白蛋白(HSA)微球采用溶剂挥发法双乳液体系(W1/O/W2)制备.微球球形规整,表面比较光滑,粒径集中在0.5-5μm.考察了在内水相添加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加氯化钙对蛋白包裹效率和微球性能的影响,并用染料结合法检测微球中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内水相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海藻酸钠加氯化钙,对蛋白包裹效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兔眼房水中环孢霉素A缓释微球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考察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兔眼房水中的药物代谢特性,为该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兔眼行晶体囊外摘除,左眼前房及囊袋内注射环孢素微球,右眼给予空白微球作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给药后4周内兔眼房水中环孢霉素A的浓度。色谱柱为反相C18硅胶柱,柱温为60℃,流动相为乙腈-水(67∶33),检测波长210nm。结果兔眼房水中环孢霉素A的浓度在0.13-1.25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51),最低检测浓度0.13mg/L,回收率95.91%,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5.0%。缓释微球的释药速率适中,兔眼前房给药后可在2周内维持较高浓度,高低两种给药剂量下,环孢霉素A的吸收半衰期(t1/2Ka)和血浆清除速率(CL)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Cmax)与剂量之间线性相关。结论环孢素A缓释微球在兔眼内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实验期内可达到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7.
以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硝酸为胶溶剂,采取溶胶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得到微米级尺寸的成球性良好的多孔氧化铝微球,并探讨其吸附性能.经研究发现,溶胶体系在pH值为3,固含量为25%时经喷雾干燥所得产物形貌最佳.通过对制得的多孔氧化铝微球吸附甲基紫实验结果可知,多孔氧化铝微球动力学吸附行为满足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是自发、放热且趋于有序的单分子层吸附行为,去除率可达96.44%.  相似文献   

8.
内养护技术是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耐久性的有效途径,高吸水树脂是一种与混凝土相容性好、吸水性优良的内养护剂.基于溶液聚合法和阶梯升温法,结合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方法,在全面分析各影响因素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基础上,研究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中和度70%条件下,溶液聚合-阶梯升温综合法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共聚单体占制备时水溶液总质量比值为25%,丙烯酰胺占共聚单体质量比为15%,交联剂、引发剂、共聚单体之间配合比例为1∶4∶25,优化后制备的高吸水树脂产品吸水倍率可达626 g/g.  相似文献   

9.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合成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MOF-5晶体,实验结果表明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Zn2+/对苯二酸摩尔配比为2.7的混合液在130°C下水热反应4 h可得到规则的立方体结构的MOF-5晶体.XRD和FTIR表明制备的晶体为MOF-5晶体,且以桥式单氧单齿型配位模式.MOF-5具有较好的吸附N2的性能,但是在有氧气存在条件下会干扰N2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展一种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用于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的新策略。方法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动力学、等温、特异性吸附考察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吸附性能。结果所得聚合物可以在3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高达44.51mg/g,印迹因子和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50和2.92,对牛血中的牛血红蛋白质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论所制备的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及其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为目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详细研究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掺杂后对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介孔球形结构的TiO_2,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Py,并通过化学吸附法合成了PPy/TiO_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表面性质及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_2具有明显的介孔球形结构,微球直径约1~5μm,属锐钛矿晶型.聚吡咯的掺杂对TiO_2的晶型和形貌没有明显影响,适量聚吡咯掺杂可以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PPy/TiO_2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对苯酚和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PPy/TiO_2质量比为1∶50的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扑热息痛贮库式缓释体系,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用微机电技术制备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释放性能。本实验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0.8mL/min。结果载体形状不同,体外药物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外方内六边形扑热息痛植入剂缓释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扑热息痛多腔体贮库式植入剂制备工艺可行,载体的腔体形状对体外药物释放速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适用于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离条件。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囊液总蛋白提取物,观察不同的蛋白样品处理方法、IPG胶条pH范围和电泳上样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经ReadyPrepTM2-D Cleanup Kit处理的提取物上样量为400μg,在pH7~10范围的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可获取蛋白斑点较多、重复性较好的二维电泳图谱。结论建立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双向电泳技术及图谱,可为细粒棘球蚴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淀粉改性AM-DMDAAC阳离子絮凝剂,研究单体质量比、淀粉与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和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DMDAAC=5∶1,AM∶淀粉=2∶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硝酸铈铵时能得到絮凝效果良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5.
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淀粉改性AM-DMDAAC阳离子絮凝剂,研究单体质量比、淀粉与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和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DMDAAC=5:1,AM:淀粉=2: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硝酸铈铵时能得到絮凝效果良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6.
直接排放的偶氮染料废水会污染水环境,因此,寻找高效率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至关重要.采用本体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超吸附亚甲基蓝的聚丙烯酸树脂,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进行形貌及结构特征表征.系统研究了聚丙烯酸树脂吸附亚甲基蓝(MB)的最大吸附量、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特性.结果表明:其对MB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常温、中性条件下,聚丙烯酸树脂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3 400 mg·g~(-1),与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巴胺在玻璃纤维膜表面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薄膜的特性,制备了玻璃纤维/聚多巴胺(FGs@PDA)复合过滤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分析仪和接触角测试仪等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表面浸润性.以含甲苯、1,2-二氯苯和二苯醚的水包油乳液为模拟乳液,以含亚甲基蓝、甲基紫和二甲酚橙的水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FGs@PDA_(24h)分离水包油乳液和吸附去除可溶性染料的性能.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聚多巴胺修饰的玻璃纤维膜FGs@PDA_(24h)具有水下超疏油性能,与三氯甲烷液滴的接触角接近162°.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Gs@PDA_(24h)对含甲苯、1,2-二氯苯和二苯醚等模拟乳液的分离效率超过98%;对含亚甲基蓝、甲基紫和二甲酚橙等模拟染料的吸附去除效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预聚-扩链-中和-分散溶解法,一步合成聚氨酯水溶液,再用凝聚相分离法合成聚氨酯微胶囊.探讨了聚氨酯水溶液和聚氨酯微胶囊的合成条件,包括二异氰酸酯单体种类对微胶囊的影响,聚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微胶囊制备的影响,总单体含量对聚氨酯微胶囊形态的影响,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配比的影响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氨酯微胶囊进行表征,测出聚氨酯微胶囊直径2 mm,内腔直径50-500μm,膜孔直径20-100 nm.研究表明,合成稳定的膜孔径一定且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氨酯微胶囊的最佳条件是:预聚温度为60℃,扩链温度为50℃,中和温度为30℃;预聚和扩链时间均为2 h;预聚和扩链搅拌速度为500-600 r/min,分散溶解的搅拌速度为700-800 r/min.  相似文献   

19.
以正十九烷为相变材料,二氧化硅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正十九烷/二氧化硅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用SEM、FTIR、XRD、TG、DS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FTIR的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是二氧化硅凝胶和正十九烷的化学共混物,两者之间有化学相互作用.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正十九烷有新的晶相形成.DSC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正十九烷的相变行为相对纯正十九烷有明显不同,并且复合材料的储热能力较高于纯正十九烷.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非表面活性剂水热法、醋酸铵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微观形貌铁酸锰纳米材料,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的形貌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非表面活性剂水热法和醋酸铵溶剂热法所制备的产品均为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铁酸锰纳米材料,具有金属-氧键的红外特征峰,其微观形貌前者为棒形与块状混合,后者为纳米球.共沉淀法所制备的铁酸锰微观形貌为颗粒状,低浓度OH-([OH-] =0.5M、1.0M)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尖晶石型铁酸锰纳米晶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